制糖毕业论文(4篇)

个人学习 3 2024-04-16 12:27:09

制糖毕业论文 第1篇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标题或名称。论文标题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论文的形象与质量。在给论文拟定标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准确地把论文所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比如有一篇论文名称叫“电网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会计之友》,20xx年第12期下),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电网公司,研究的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再如“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xx年第4期),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研究的问题是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研究的方法是实证法。这样的题目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二)用词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写论文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比如有一篇论文题目为“只有建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才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可以,但作为论文的名称就不妥。因为论文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这个问题正在探讨研究中,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三)名称要简洁。

简洁是指论文标题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在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如“内部资本市场超额价值创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思考”.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要讲明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即有什么人研究过该课题,还是没有人研究过;如果有人研究过,他们研究的成果有什么问题或缺陷,为什么你还要研究该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等等,类似于论文的前言或引言部分。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的写法,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研究它有什么实际作用;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等。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例如“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的引言部分是这样表述的:

“财政部于20xx年11月2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并规定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证监会也于20xx年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因此在上海证交所与深圳证交所上市的公司自20xx年1月1日起除了要公开披露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之外,还要公开披露季度报告(其中包括季度财务报表),这就为我们利用季度数据来研究中国企业盈余管理---尤其是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尽管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上市公司管理盈余的情况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普遍都是基于年报中提供的年度财务数据而进行的,国外只有少数学者在其文献中谈到了盈余管理的季度分布情况,国内尚未有学者分季度研究盈余管理现象,本文希望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三、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一)课题的任务。

课题的任务其实也就是论文研究所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课题的目的及意义而言,任务必须是具体、明确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一一列出。只有任务清楚、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干扰。确定任务时,要紧扣论文主题,目标不能定得太多、太高,在用词上力求准确、精练、明了。例如某篇研究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课题的任务表述如下:

“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新时期会计电算化对实践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三、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内容(或重点内容)。

有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论文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毕业论文选题想要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加以介绍。例如某篇研究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课题的任务表述如下: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概述。

㈠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阐述新阶段会计电算化对实践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㈠新阶段会计电算化对实践的影响。

㈡会计电算化对实践的影响问题研究。

㈢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阐述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阶段---会计信息化,并论述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

㈠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㈡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前沿---XBRL.

㈠XBRL的含义及XBRL产生于存在的原动力。

㈡XBRL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及影响。

第五部分,本文的结论”.

(三)论文的实现途径。

指完成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在开题报告中,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在毕业论文中常用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功能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综合研究法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如经济管理类专业,调查法、归纳总结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综合研究法可能用得更多一些。

例如某篇研究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如下:

“本文研究以会计电算化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通过学术界关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影响的分析论述,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新时期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进而探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与XBRL,希望能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第三步,撰写论文提纲;第四步,撰写开题报告;第五步,写成初稿;第六步,论文修改;第七步,论文定稿。第八步,英文翻译。

四、进展计划。

即论文的写作进度,也就是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明确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而且要依据学校毕业论文安排时间来确定自己的进度安排。

例如:

20xx年11月15日之前选定题目。

20xx年11月16日——12月15日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20xx年12月16——12月31日拟定论文提。

20xx年1月1日——3月10日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3月11日——4月10日完成初稿。

20xx年4月11日——4月30日完成修改稿。

20xx年5月1——5月20日定稿。

20xx年5月21——5月31日英文翻译。

具体时间安排要按照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时间安排一般应尽量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五、阅读文献目录

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要列出参考文献,这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来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参考文献一般要求在10篇以上,其中应该包含外文文献1篇以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符合规范。

制糖毕业论文 第2篇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2、内容要求毕业论文的体裁应具有学术性。毕业论文包括目录、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参考资料,其中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与所给予的时间和学分相适应,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限于法学专业的范围内,一般以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为主要选题方向。

(2)要紧密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实际。

(3)选题避免过大。

(4)选题避免过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结合专业,学生自选两个题目,交指导教师平衡后,确定其中一个为你的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注明以哪门课程(法)为主。(5)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写的毕业论文不可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来使用。

三、成绩评定办法与步骤

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态度和论文的质量,提出建议成绩,学生经过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及答辩质量,写出答辩评语,经答辩委员会审核,确定最后成绩。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于当年补做一次。

四、组织机构:

学校设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下设指导组和答辩组,成员分别由学校领导、教师和校外专家担任(名单见附件一)。论文答辩设若干小组,每组由三名教师组成,设答辩主持人一人。答辩小组根据论文研究方向设立,本人的指导教师不担任该答辩小组成员。

五、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的工作职责: 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和收集资料,指导论文写作方法,介绍参考

制糖毕业论文 第3篇

一、实习目的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

能力,加强社会活动能力,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

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两个星期的工厂实习使我们对常见的PVC,PE等材料

以及PVC的流水生长线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日后学习高分子材料专业

课的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们获得了对橡胶,塑料材料的实际生产知识的认识

和技能的提升。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们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

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具体如下:

1、熟悉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流程、工艺设计、加工设备、加工方法以等,

了解橡胶,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用途等。

2、了解有PVC,PE,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加工的基本

设备。

3 、熟悉各种实习工厂的坏境,从而对工厂有一个更高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

1.听从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安排指导,有秩序,有礼貌,遵守工厂的相关规定。

2.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讲解介绍,有问题及时虚心提问,有意见建议要有礼貌地提出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3.认真学习橡胶,塑料,以及电缆厂的相关知识,包括橡胶,塑料生产流程,销售过程,企业的管理工作等,总结出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等,写一篇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

制糖毕业论文 第4篇

一实习目的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必要环节,是

毕业生综合运用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通过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学生有针对性的以比较长的时间参与化工生产过程及化工单元操作,使学生对设计(论文)方向的化工生产单元操作的理论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和熟练,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务: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选择的参与实习工厂化工生产过

程中的某些单元操作,了解和熟悉这些单元操作生产过程操作、工艺参数、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查阅相关设计资料,初步了解设计方法及步骤。

2 (1) 注意安全。实习期间不允许单独行动,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安全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带队老师报告。

实习期间要作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

(2) 不迟到,不早退,有事须向老师请假,敢于创新,勤于实践,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3) 学生在掌握化工理论和确定设计(论文)题目的基础上,深入生产一线直接参与设计(论文)相关的化工生产过程,进一步掌握与设计(论文)内容相关化工生产的规律,熟悉其流程、参数、设备及生产过程及配套设施。

(4) 了解设计过程,查阅设计文件(图纸)并收集有关数据、资料。

二实习基本内容

(1)合成氨、合成尿素等化工生产过程:

要求理解和掌握焦炉煤气净化、制氢、合成氨、合成尿素等生产过

程的开、停车、正常操作、事故处理等操作步骤。

(2) 化工生产控制:

要求了掌握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的仪表的工

作,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3) 化工生产工艺及设备:

要求进一步掌握焦炉煤气净化、制氢、合成氨、合成尿素等化工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主要工艺操作参数。

(4 )化工装置(厂)的设计:

要求了解焦炉煤气净化、制氢、合成氨、合成尿素等化工装置及

化工厂的设计过程(设计阶段及设计内容),初步熟悉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

实习内容:

一CO2压缩机岗位操作法

压缩机岗位责任制:

本岗位的任务是将由净化分厂来的纯度98%的CO2,加入体积的O(无O2时用空气代替),经压缩机把压力由100~400mm水柱加压至22MPa,2

送入合成塔,合成尿素;

按计划完成本岗位生产任务,严格执行操作法,使本岗位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按时准确填写操作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按时排油水;

维护和保养好本岗位设备,对本岗位设备必须做到“四懂”、“三会”。

1、生产流程

由净化分厂来的CO2气体进入本分厂界区后,经过通往安全水封的管子除去部分冷凝液,由装于CO2总管末端的手动防空阀控制压缩机的进口压力。

CO2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先与氧气混合。加氧是为了防止合成塔衬里腐蚀,氧气需要量为进料CO2总量的(体积)。在无氧的情况下,可用湿空气代替。由空分车间送来的的湿空气,经减压阀与加氧切断阀后管道连通。在加氧切断阀后的管道上装有气动薄膜调节阀,以控制加氧量。在氧和空气的管路上又分别装有压差孔板流量计,由控制室的二次表记录并指示加入氧和空气的总量。

2、工艺指标

各段填料温度≤70?C

各轴瓦温度≤60?C

各段润滑油位维持2/3~3/4

开车准备工作

1、准备好工器具:防护、消防用品和记录报表。

2、详细检查所属管线、阀门、法兰和各压缩机连接部位是否正常。

3、排除一段入口缓冲器、1~4段油水分离器内的积水,然后关闭。

4、联系电气、仪表工分别检查电气、仪表是否灵敏好用。

5、开下列阀门:

一段进口阀,一回一阀,四、五段放空阀,各压力表根部阀,入口总管手动放空阀,加O2主线切断阀,冷却水总管上下水阀,操作台各冷却回水阀。

(一)主机部分

1、机身:机身由本体、轴承、侧盖及顶盖等组成。

2、曲轴:曲轴有五档主轴颈四个轴拐。四个曲拐分为两组,互成180度,相对两拐成90度。轴体上钻有斜油孔。曲轴一段支承电机转子,另一端装有盘车用棘轮。

3、连杆:连杆是连接曲轴与十字头的部件,通过十字头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十字头的往复运动。

4、十字头:十字头用来连接连杆和活塞杆。

5、中体:中体用来连接气缸和机身,并提供十字头滑道工作面。中体上辟钻有油孔,进油润滑十字头滑根。

CO2压缩机流程图

分析岗位操作法

分析岗位责任制:做好系统运行时工艺液的监控分析,为系统生产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依据;

熟悉尿素生产原理、分析控制点和控制指标,按分厂规定分析频率完成当班分析任务;

第一 原料气中CO2、O2的分析

分析目的:了解原料气中的纯度可以掌握生产情况,控制加氧量,以达到设备防腐的作用。

用CO2快速测定器测定:

1. 分析原料

原料气通入定量管中,加入30%KOH溶液,根据减少的体积计算CO2纯度。加氧量由加氧前后CO2纯度变化进行换算。

2. 试剂及仪器:

(1)30%KOH溶液。 (2)CO2快速测定器。 (3)100ml平底烧杯。

3. 操作步骤:

将样气球胆与CO2快速测定器下部连接,打开下部活塞,经充分置换后,关下部活塞,将30%KOH注入测定器上部球形容器中,让碱性溶液自然流下,直至下部液面不再上升后记下读数。开放下部活塞,放出碱液,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4. 计算:

CO50-V

2% = 50 ×100 或CO2% = 100-2×V

式中:V: 未被KOH吸收上部刻度体积ml数

50: 快速测定器定量气体为50ml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1篇)
下一篇:单片机应用的毕业论文(6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