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精选6篇)

个人学习 8 2024-06-25 12:10:48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1篇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宅在家中,拜读了路遥先生的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以前看过电视剧,现在看书又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

当我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陶醉在这些美景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故事。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他们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我们:苦难与挫折是可以克服的,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行!”

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勇于进取,在经历扩大社员自留地、尝试承包责任制、扩大砖场被骗等重重磨难后,他凭着自己的毅力硬生生地闯了过来,最后终于走向了成功。弟弟孙少平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但他视野开阔,不甘于待在农村,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这对兄弟都有一颗善良、进取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坚强,人们常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才能取得成就。

书中的两个悲情之处就是贺秀莲和田晓霞的去世,让我潸然泪下,她们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真诚、对爱情多么的执着,然而生活并不是完美的,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是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人生也就是因为充满荆棘与坎坷才变得精彩。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奋斗的真正含义,奋斗不仅要能吃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执着,是不懈的坚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挑战,努力进取,创造出不平凡,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2篇

首先来说“孙少安”。孙玉厚的儿子,与田润叶青梅竹马,互生情愫,但因为家庭背景的相差大,孙少安外出寻亲,另娶她人。润叶被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李向前。孙少安的父亲孙玉厚渐渐老去,他承担起了照顾全家人的责任,除了供妹妹兰香和弟弟少平读书外,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和自己的妻儿。孙少安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勤奋善良,吃苦耐劳的农民形象。最容易在他身上看出的就是“仁”,在小说中他自己创业,当他成功时,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在面临村民的冷嘲热讽时,他选择原谅。这为他带来了大家对他的尊重,为他后期事业成功成为主任奠定了基础。再来说一点“忍”,在孙少安五六岁时,他能忍受家庭的贫穷,体谅父亲,初中时,原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他退学帮助父亲,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在他的创业过程中,经历失败,他忍了过去,被人指责,也忍受了。前文的种种难关,都为他的成功拟定了基础,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孙少平,孙少安的弟弟。在初中时结识了金波,郝红梅,田晓霞等伙伴。为了帮助哥哥照顾家庭,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黄土高原揽工,孤身在外本就不容易,他仍然坚持每月给妹妹兰香寄去10元生活费。他在“初恋”的失败后渐渐成熟。敢爱敢恨的田晓霞闯入了他的世界,他的视野渐渐拓宽。田晓霞的意外死亡在他人生锻造时造成了巨大打击。他没有放弃,在结尾完成了巨大的蜕变。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3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凝聚着路遥先生心血的长篇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展现了在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黄土高原上农村青年的奋斗史。初读《平凡的世界》,我就被荒凉粗犷的黄土高原和质朴、勤劳的高原农家人吸引,被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奋斗历程而震撼。

孙少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贫困的家庭使他过早的成熟起来,小学毕业后,十三岁的他便从父亲手中接过家庭的重任。他为全家人的生计奔波,一次次的挫折,磨砺了他坚强的性格。面对家庭的重重困难,他并没有像父辈般灰心丧气,而是咬紧牙关、奋力拼搏。贫苦的出身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在外务工时,他借住在简陋的废弃窑洞中,天不亮就要紧张的爬起来,到砖场去拉砖,他手上、脚上磨出了血泡。穷则思变,孙少安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办了一家砖场。但他一生似乎总离不开挫折,当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碎了所有的砖坯,砖场被迫停业了。平日的另眼相看变成了冷嘲热讽,他跌入了人生的低谷。面对迷茫的生活,他没有悲观,痛定思痛,吸取经验教训,终于在一九八三年底,他的砖场逐步进入了满负荷运行,他又一次站立了起来!

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低谷的反弹力”。

相比于孙少安,孙少平就好了些许,他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丰富了精神世界。毕业后,他回到家中,帮哥哥共同分担家庭的重任。他亲眼目睹了哥哥为生计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艰辛。他走出双水村,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他希望能够自食其力,独立生活,同时也希望给父母重修窑洞,为改善家中的生活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做矿工,经历了劳动与爱情,痛苦与欢乐,但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支撑他艰难曲折的生活下去。他在自己的奋力拼搏下,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但是,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正如孙少平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争取和奋斗!

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坎坷,有崎岖,但我坚信,只有奋斗才能创造自己辉煌灿烂的明天!奋斗吧,朋友,用奋斗奏一曲青春的赞歌!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4篇

《平凡的世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黄土地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路遥的笔下,我看到了坚强不屈的孙少安,恬静内向的田润叶,有追求,有理想的孙少平,出身于高官之家却正直待人的田晓霞。他们把平凡演绎成不平凡,把黄土地渲染成缤纷画卷。如果说黄土地为自己培养了孙少安式的农民而微笑,那它应该为孕育了孙少平式的有追求之士而由衷的欣慰。

孙少平,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却饱受命运折腐的男孩子,始终不屈,灵魂与身心处于高于常人的境界,我们看到了他面临困境不断探索,即使面临被开除甚至失去饭碗他还是救出了受人躁躏的打工女孩,即使知道中得到升华”于是他作为一个灵魂高尚的人被黄土地所厚爱。

孙少平,有着成熟思维,脚踏实地,重情重义,忍辱负重,不穿不亢的少年,那种不断追求上进以维护尊严,从不好高骛远的情怀也深深的打动着我。亦或是他拒绝加入哥哥的砖窑而迈入黄原谋生的年少轻狂,亦或是他不愿做干部女婿,在井下摸爬滚打数年的远大抱负;亦或是第一次将血汗钱寄给父亲时的热泪盈眶;亦或是坚持只用自己的工资为父亲打窑洞的决心,孙少平无时无刻都在用行动告诫着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奋斗。是啊,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加以奋斗,才会给予我们更多前进的力量。

孙少平,有着不同常人的拼劲,有着敢于坦然接受生活苦难的胸怀。他拥有着高中学历,但为了生活,他隐藏了自己,但他却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工作之余躺在被中翻看着从晓霞处借来的书,学习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这不正取决于他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吗?“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尽管矿井下无一处光亮,但他却像启明星殷自信且勇敢的照耀着他热爱的事业。从不落下一次下井工作的机会,我常常在想,假若他知道晓霞来到矿区采访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他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上井送她最后一程而懊悔。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的爱情和工作间注定不可相平衡,工作是生活,爱情是工作之余的补充,不能单纯的将某一方看得过重,否则只会乐极生悲。

一个平凡的人会感到被生活的巨浪所淹没,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曾在平凡中经历过绝望,我们是否也会被埋没?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沦!路遥先生曾在书中写道:“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但结局无论是悲是喜,值得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世上活了一场。”人要主动面对生活,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去把控生活,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安排自己的人生。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曾经努力争取过,无论结果怎么样,自己都无愧于心。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5篇

又一次领略《平凡的世界》的精彩,几千页的文字都展现不完它的魅力,有如一杯老酒,欲久弥香,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我惊叹于孙少安办砖场的艰辛努力,欣喜于孙兰香考上大学的如愿以偿,感动于田晓霞抢救他人的奋不顾身,钦佩于孙少平追求梦想的执着努力……在路遥笔下,这群黄土高原上的热血青年,甘于在平凡的世界里努力,敢于在不凡的生活中绽放……

孙少平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充实了我的内心。在他与田晓霞相差甚远的生活中,有那共同的约定,源于那份对读书的共同热爱。犹记得,润生家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了少平多大的惊奇;犹记得,在外打工的少平忍着伤痛,借着烛光看书的求知若渴……

不论贫富贵贱,不论男女老少,书是大家慰藉心灵的良药。那是知己,是灯塔,是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是这本节,带给了我在疲乏中继续坚持梦想的动力。

犹记得那年盛夏,忙于学业的我却被迫在眉睫的省舞蹈大赛压得喘不过气来。舞室回响着老师严厉的指责,地上承载着我如雨的汗,如珠的泪。那一刻,我想放弃。

回到家中,闷声不响的我一头扎进了正读的新书《平凡的世界》。蓦然间,我看到了孙少平搬石头的艰难。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浮现了那块摇摇欲坠的石块与那的血肉模糊的身躯……为了生计,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些,为了梦想,孙少平哪怕把牙咬碎,都要坚持。而身上没有石块,只是肌肉酸痛的我何言放弃?我看到了窗外如伞般的绿榕,在愈加粗壮的枝干下沙沙作响,似在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着我坚持下去……

站起来,我能行!这是我对孙少平与绿榕的回答。

又一次来到舞室。深吸口气,对镜中的自己微笑……抬手,绷脚,起跳,前翻……一次次地跌倒,一次次地站起,《平凡的世界》激励着我不断坚持……

舞台上的我亦如当上煤炭工人的孙少平,平凡世界中的努力带来了不凡的精彩,拿下了二等奖……

是《平凡的世界》,告诉了我那一路驰骋的日子终不会辜负沉潜的力量,教给了我平凡生活的真谛,带给了我一路坚持的动力……

愿《平凡的世界》如花般盛放于我心中,带来平凡的世界中不凡的精彩,前行路上,书香四溢……如孙少安般踏实勤劳,如孙少平般大胆敢闯,如田晓霞般开朗好学,在每一秒平凡的岁月中沉淀,在平凡的世界上活出自己的不凡!

平凡的世界毕业论文 第6篇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上演着平凡的故事。这故事表面上平平淡淡,但里面却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我合上了书本的最后一页,泪,早已浸湿了我的衣襟……。

感叹、伤感、感激、感动,百味杂陈说不尽,似乎自己也走进了那个丰富多彩的人生,自己最最难忘的那个人也久久回荡在心头。他便是我最敬仰的一个人物--孙少平。

第一部第一章出现的首个人物便是孙少平。跟着他的脚步我打开了平凡的世界的大门,我看见了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孙少平。

在黄原揽工的那些年,哪怕在四面漏风的破窑少平仍然执着于他的向往--书本是不可或缺的。在人们被贫穷束缚,在更迭的四季里屈服于无奈的命运时,少平一个人却始终没有走丢在人流中,他不甘平凡的在农村做个庄稼人,物质的匮乏使人的精神难以饱满,他不甘平庸的窝在小工棚里。和他一起揽工那些人不肯下功夫学技术,而且十分低俗、枯燥。他用读书积累的精神去工作,又用工作积攒的精神去学习。文化、素养这些是藏不住的,埋不没的,他的才华受到曹书记一家的赏识,受到田晓霞的青睐,受到世俗的刮目相看……比物质重要,他在乎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在书中他看到了更多难以言说的东西。一套关于苦难的学说,给他提供了精神的源泉,使他扛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他所经历的磨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正是这些磨难铸就了他勇于挑战困难和未知世界的胆识,他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孙少平对每个对他好的人都真心对待。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少平与晓霞间的纯洁爱情。少平仿佛于晓霞在精神里相恋,彼此钟情的两人在空间的维度里却无缘再见。再见面怕也是相顾无言,唯有千行泪。当读到少平去找晓霞却得知晓霞牺牲的消息时那一段,我再也忍不住满眼的泪水,两个本该幸福在一起的人,却叫天灾人祸打乱,只是,就算没有天灾人祸在那个背景下又怎容下晓霞,容下爱情呢?在书中,少平哭成了泪人。书外,我们何尝不是泪人。少平的爱情一直温暖着晓霞,也温暖着我们,这时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旅途中一路美好的风光。

人在世上,不要看你实际得到了什么,而是要看你内心是否充实,即使属于你的那个世界在平凡,也可透出自己的光芒。

上一篇:毕业论文摘要页码设置(11篇)
下一篇:美术教学设计毕业论文(精选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