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19
2024 / 07 / 23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1、前 言
2、是否所有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用作参考文献的问题
3、网址著录问题
总结大全
3·1 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3·1·1 著录内容的段落格式问题 思想汇报
有些人把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和其它所有的著录事项连续著录为一段,而有些人将责任者、题名等著录事项著录一段,将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另外著录一段。
3·1·2 网址组成字母大小写问题
有些人把“http:∥”著录成“HTTP:∥”或“Http:∥”,把“www”著录成“WWW”等。 思
3·1·3 构成文献出处项的内容及格式问题
有些人把网址中的“http:∥”省去,直接就写“www.……”。有些人对网址添加各种说明和前缀: (1)网址前加“URL”或“online”或“网址”等词语; (2)网址前加上中文网站名称或在网址后加上中文网站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 (3)网址前加上“见”、“参见”、“另见”等反映网络参考文献的印刷型文献源与其相应的网络出处互见关系的文字。(4)在著录网址时,使用“()”或“〈〉”或“[]”把网址括起来。
3·1·4 网址著录是用域名还是IP地址问题
有人建议著录时统一采用域名方式,因为IP地址尽管数字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和一定的层次,但若不是内行的话,很难获知其中的准确含义和信息,而且用域名地址能够方便用户识别和记忆。
3·2 存在问题的探讨
3·2·1 著录内容在段落格式上应统一著录成完整的一段,中间不作任何的段落断开,如不能在文献出处(即可获得网址)前断开,另起一段。
3·2·2 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著录要严格按照浏览器中地址栏所显示的网址的字母准确著录,不要随意改变大小写。
3·2·3 对于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的著录格式应为:网络传输协议:∥+主机号(即域名,有时需要指定端口号) +文档主机上的路径及文件名。不能随意减少著录网络传输协议这一部分,因为它指定了访问所需文档时使用的协议,网络传输协议有“http:∥”、“ftp:∥”、“telnet:∥”、“gopher:∥”、“wais:∥”、“file:∥”等。另外,作为网络参考文献的出处直接提供网址就行了,没有必要加前置或加上一些符号来说明表示这是网址或者用中文网站名称来对网址说明解释,因为这个位置著录的就是文献的出处,其它的文字都是多余的。
3·2·4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网站主页的“地址”有两种,即域名地址和IP地址。其实无论是著录域名地址还是IP地址都不是问题,因为它们都是网络文献出处的标志,读者不是靠是否看得明网址所代表的含义才决定是否打开来看的。而且有些时候通过超链接或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处输入实名进入某网站后,地址栏显示的是该网站的IP地址,那这时候又如何把这IP地址转化为域名地址呢,这确实有困难。因而即使有心想著录域名地址也没办法,只能是著录IP地址了。所以本人觉得浏览器显示的是哪个地址就用哪个,如果你同时两个都知道的话就用域名地址。
4、网络文献的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是否有必要著录问题
有些人认为:
(1)要在网络参考文献最后著上更新频率有助于读者作出是否在网上查阅此文献的决定。
(2)对于互联网文献资源,可视作连续出版物,由于在同一站点(地址)上有内容的更新,该网页的更新时间,可以视作出版时间。静态页面可以只著录其地址,而无需著录时间,动态页面则必须著录地址和时间。
(3)网上文献时间概念是很强的,故引用日期也显得尤为重要,从引用日期就可以大致确定文献在网上还存不存在。因此网址和引用日期著录在一起,构成文献的网上来源。
(4)在网址之前,则著录文献发表日期。对于纯电子版的只著录电子版发表日期,若还有印刷型的,则著录在电子版日期之后,中间用“/”隔开。
以上这些观点都强调了网络参考文献中著录发表时间、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对于读者是否选择该资源进行查阅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出疑问,如果作为文献出处的网址所指向的内容改变了,难道靠这些能找到当时那个被引用的网络文献吗?
(1)更新频率、更新时间哪里得来?它如果是动态网页的话,所著录的网址无论更新时间多短或者多长,那网址将来都不一定标志着参考文献中所引用的那个网络资源了。
(2)著录引用时间到底有着什么实际的意义。文章发表后读者根据参考文献中著录的网址是否仍能找到同样内容已经是未知数了,参考文献是否存在与它被引用的时间实在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下面是一个被强调要著录更新时间或发表时间与引用日期的举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即使这里著录了两个不知是发表时间还是更新时间与引用时间,但是网页打不开了。但是,对于网络文献的网络发表时间如果在文献中明确反映了,我觉得是应该著录的,网络文献既然以网络作为它的载体,其有在网络产生的时间,就如印刷型文献被引用时著录其被出版的时间一样。
5、电子文献类型标识及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的符号问题
《规范》对于参考文献类型、电子文献及其载体类型标识分类如下: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本人认为《规范》对于电子文献类型的分类分得太笼统了,如果电子文献类型结合表1中印刷型文献类型的分类,那电子文献类型就比较完善了,因为大部分印刷型的文献类型也有网络版、光盘版,我们要对它们表示区别分类,而对于声音、图像、动画等类型的网络资源的类型标识就需要制定新的文献类型标识了。
6、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
《规范》对网络文献著录项目的内容和格式已有说明。网络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大体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这些项目应尽量著录完整,确实没有的可缺省。网络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但是根据所调查的期刊论文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情况真是五花八门,见表4: 因此,本人认为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被学者所利用,各界的学术期刊应加强对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内容有个要求说明,逐渐推动网络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
本人在此就网络文献有相应的印刷型文献时应如何著录问题探讨。这时的文献的出处就有两个了,印刷型文献源著录于前,网络文献源著录于后,这样著录可以使用户在不能上网或网页已经更新时,去查相应的印刷型文献。
著录的格式应该是: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印刷型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出处。
一、目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in Chinese)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 论文集著录格式
摘 要:网络发展速度迅猛,人们大量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特色,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了解,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浏览网页和访问网站的方式。网站制作技术相对成熟。要把网站制作的吸引人,要有敏锐的新闻视点也要有成熟的制作技术。通常成熟的制作技术往往需要掌握一门高级语言作为前台开发工具,熟练掌握脚本语言,并且熟练应用数据库。本文主要介绍使用PHP脚本进行网站制作,介绍了PHP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并简单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PHP;脚本语言;数据库;网站制作
一、PHP简介
PHP的英文全程是”HypertextPreprocessor”我们通常翻译为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最早适用于开发源代码平台的一种语言,它编码形式灵活,可以于短时间上手,和C语言等语言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曾经出现过各种版本,现在使用一般选用以上版本。这里也提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建议,不要盲目追求最新的版本,真正的应用要求的是脚本语言使用便捷,提供服务完善,漏洞相对少相对了解。这样才适合实际的网站编程使用。PHP具有许多有点,首先PHP是一种跨平台性脚本,可移植性非常优越。这里指的跨平台指的是它不仅仅可以适用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平台,同时适用于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平台,不需重新编码就可以直接使用。而早期和PHP并驾齐驱的ASP就存在这个致命的弱点,移植性差。(当然随着技术发展,在系列也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PHP代码执行效率高,使得网站浏览时的速度得以提升,这也是PHP制作网站的一个明显优势。再进一步说PHP具有代码免费复制、浏览的特点,不需要向PHP公司支付任何费用,这使得PHP编程脚本语言发展的非常快。最后一点PHP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比如Oracle、SQL、DEBASE、MYSQL等数据库都支持PHP编程,尤其是MYSQL数据库,更是为PHP量身设计的。
二、PHP网站编程实际使用心得
(一)常用应用范围
也许是巧合,在当今网站制作中,南方城市使用PHP相对较多,北方城市相对较少,利用PHP实现网站变成,首先可以利用PHP里面涵盖了HTML语言,允许HTML语言的代码在PHP代码中进行使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简单的HTML语言实现一些外观效果也是常常采用的。而且PHP并不和高级语言变成矛盾,比如使用VC、VB这些高级语言编程,并不影响PHP的使用,所以初学者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弄混思路。
(二)PHP和数据库的配合
通常制作动态网站的时候实现对数据库访问,进行相应的增删改查等数据库操作时,选用直接在PHP脚本中使用PHP代码实现操作是可行的,尤其是MYSQL数据库,因此要使用好PHP必须要熟练掌握PHP对MYSQL的数据库操作语句。通常的操作流程是,首先要连接数据库mysql_connect(_地址_,_mysql_user_,_密码_),这里实现的是使用IP地址,来和数据库建立相应的连接。然后使用mysql_select_db语句去选择你需要的MySQL中的数据库文件。选择好数据库,一般要使用mysql_query语句进行简单的数据查询,来确认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和预想的查询结果相同。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你所需要的数据库操作了,比如数据插入等等。假设对应在论坛上,就可以是新用户发言的储存。
三、网站建设流程
使用PHP制作网站也有相应的流程,不能盲目进行变成。首先要确定网站的主题,也就是要制作那种网站,是个人网站、网上销售类网站、旅游类网站等等,换句话说要确定用户或者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想要制作什么。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对网站首页进行规划,包括网站的主题风格,相关选择有很多比如民族特色、古韵故香、现代流行等等。接着就需要划分具体栏目,这跟实际编程联系密切。涉及到你编程时页面的设置、字体的大小、颜色与背景的铺设。表面看与编程关系不大,实际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每个栏目都要对应相对的下一级分网页。在这些规划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初步的PHP编程过程了,编程实现网站效果,栏目划分、数据库动态连接以实现网站信息储存与网络用户的互动。这块我们在使用PHP编程时要认真关注网站的总体原则和具体的划分,可以说PHP是工程的实现,要按照设计的蓝图合理进行。当然在后期可能还要进行一些美化工具来进行网站美化工作,并且为网站设计一个独特的富有特色LOGO,这样才是完成了网站的具体建设。
四、结束语
PHP脚本语言,出现时间较早。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适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网站,可以和各种数据库配合工作,尤其是和MYSQL数据库的配合更为默契灵活。能够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网站建设中利用PHP脚本实现动态网站的制作,是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顾文兵,顾红菊.利用SERV—U实现学生个人网站[J].教育信息化,2005,17.
[2]张旭东,孙淑英.制作个人网站应遵循的几点原则[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02.
[3]李杰.《互联网上个人网站的建立》教学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1.
[4]韩宝玉,沙继东.浅谈个人网站设计[J].才智,2011,02.
[5]穆肇南.浅析教师个人网站建立及应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6]洪宝光.个人网站DIY全接触之首页篇――设计网页封面[J].信息技术教育,2003,04.
[7]侯秀峰.浅谈个人网站的建立[J].集宁师专学报,2004,03.
[8]韩旭,王瑞.个人网站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9]王莉莉.创建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博客)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J].网络财富,2009,08.
[10]潘见炜.论创建教师个人网站的现实意义[J].网络与信息,2008,04.
[1]叶新明.引文中伪引和漏引的机制[J].图书馆学报,1998,(1):72—74
[2]陈希南,孙天启.浅析参考文献的含义及其著录规范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1,(1):49—52.
[3]刘 青,张海波.引用行为初探[J].情报杂志,1999,(5):64—66
[4]李锡初.图书馆学论文文末参考文献所存在的[J].图书馆论坛,1999,(3):33—35
[5]梁春阳.关于文献引文分析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3):46—49
[6]刘献民.略论图书情报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J].情报,2001,(2):9—10
[7]刘 君.学术论著中的参考引文与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图书馆,1997,(4):37—41
[8]凌兴珍.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89
[9]刘君玉.引文分析的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87—89.
[10]林蓉辉.引文分析质疑[J].情报科学,1991,12(4):32—36
[11]_建.引文质量控制的理论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13—14
[12]梁春阳.社科文献中的反驳引文[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5)
[13]宋明亮.我国图书馆学引文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1993,12(3):9—11
[14]陈益君.期刊上中引文相关性的受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5,(4):18—21
一、参考文献数量
(1)篇均参考文献量5. 0条,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篇均7. 8条,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学院篇均3. 3条;
(2)未附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很少,物理科学学院有16篇、计算机科学学院有6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2篇、数学科学学院有1篇;无图书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36篇,占总论文数的6. 7%。无期刊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 076篇,占总论文数的53%。
以上数据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充分地占据了相关参考资料,部分毕业生不熟悉论文写作文献资料的查阅内容、方法。或者只重视图书、或者只重视期刊,文献的占有不是很丰富。本文调查的论文不排除一部分有用文献未被纳入参考文献之列等现象。
二、参考文献类型
文参考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价值、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文献资源建设。从表2可知:由于图书具有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引用量最大,占参考文献总量的61. 7%,如数学科学学院大部分参考文献均为图书参考文献;期刊因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研究面广、传递速度快、检索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位居第二,占参考文献总量的29. 9%;其他合计占8. 4%。在所有学院各专业调查中,只有化学学院的期刊参考文献数超过了图书参考文献,占本专业参考文献总量的69. 8%。以上数据表明:
(1)从整体看,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过程中,毕业生对于图书文献的偏爱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而对于相关的学术性期刊这一类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情报源的利用相对偏少;
(2)毕业生全面检索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馆对于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的宣传辅导等主动服务工作还需加强。另外,笔者对图书参考文献中工具书的数量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工具书的利用率较小。
三、参考文献语种
通过对参考文献语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校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文献信息的情况、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量最高,其次是物理、生物、数学学院,这说明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文献,具有利用英文文献的能力;物理、生物,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稍有对外文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意识。从表3看,我校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除了4%的参考文献为英文文献外,其余均为中文文献信息。外文参考文献偏少,语种单一的现象说明:
(1)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文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
(2)我校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阅读外文资料、检索利用外文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3)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文献信息的宣传和导读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