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毕业论文(推荐6篇)

个人学习 10 2024-05-09 19:49:49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1篇

临床医学检验已经成为疾病诊断、观察及了解被检者不良反应的重要辅助措施,为医护人员进行更好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由于检验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要全面控制并保证其高质量是有难度的[2]。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故本院进行此次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7月至20xx年3月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样品1500例,其中有525例为血液分析检验,488例为生化检验,300例为尿沉渣检查,187例为便分析检验。

方法:所有的检验样品均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无论是从检验样品的准备过程,还是到样品的分析都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如在准备常规的生化血液检查样片前,被检查者应在1周前便开始戒烟戒酒,不吃高糖高脂肪类的食物;在收取检验样品前两天开始食用流食;在抽血样品的前6h,被检验者要严格禁止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注意保持情绪稳定[3]。在抽取检验样品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保管、送检和分析检验样品,注意检验样品对光线和温度的要求,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判断标准。检验失误有3种情况[4]:

①检验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需要再次检验;再次检验的结果却与预期是一致的,进而验证了第一次检验结果是否存在失误;

②在检验样品从保存、送检及分析的过程中,只要出现样本丢失或污染,都被认为是检验失误;

③由于检验设备和检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情况等因素导致检验样品的结果失效等情况,也被认为是检验失误。

2结果

在1500例临床检验样品中,一共出现342例,占。其中以检验准备阶段的失误率最高,出现样品检验失误220例,占。其中又以被检者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准备为主要原因,共有213例,占。

3讨论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

①从研究结果可以了解,临床医学检验失误率为,其中以被检者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准备主要原因。被检者来自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于相关的检测要求了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5]。当医护人员没有对被检者进行足够的宣教,根据被检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就很容易导致被检者的理解误会,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如大多数人都认为去检查只需要早上空腹就行,对于较为特殊的检查并不了解。年龄较大的被检者由于记性不好、理解能力差,常常会忘记相关的准备要求。此外,不同体质对于检查结果也会产生影响。如新生儿各项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RBC、WBC和Hb的指标高于正常人,而男女由于体内激素不一样,其检查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6-7]。

②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部位与时间不对是导致医学检验失误率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占。导致这一原因是由于采集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作为医学检验样品的主导者,采集人员应该对样品的相关知识非常清楚。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各元素含量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机体的运动、饮食和作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8]。什么时候采集检验样品质量最佳,如果采集都属于采集人员应该知道的专业知识。采集人员若没有掌握好该知识,不仅会影响采集样品的质量,也会降低被检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③从研究结果还可以了解到,样品在保管阶段与检验设备也是造成检验失误的原因。检验设备无法使用,医护人员将样品与其分析数据弄错,没有进行良好的保管,导致样品出现污染、丢失或混淆的情况,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临床医学的检验质量。尽管其所占比例比较小,但仍应该注意控制。

有效提升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

①加大对被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作为医学检验样品采集的主要来源,被检者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到检验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对被检者的宣教工作,根据被检者所要进行的临床医学检验的种类,并结合其年龄、文化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如被检者为老年人,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向其讲解准备工作,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做好提醒工作。如果该被检者是要接收比较特殊的医学检查,准备工作比较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定期提醒被检者准备事宜,帮助被检者做好准备工作。

②注重提升采集样品人员的专业素质:采集人员要熟悉掌握采集的知识、技巧等专业知识,如此不仅有助于提升被检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也是保证医学减压质量的重要环节。除了院方要加大对采集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好采集细节的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采集前,采集人员需要了解被检者的情况及所需要检测的项目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采集中,采集人员可通过语言、动作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保证采集过程的顺利。采集后,采集人员要与保管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③做好样品检查过程与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工作:当样品进行检查前后,检查人员应再次确认样品的信息是否正确,如存在问题应立刻检查并改正。采用贴标记的方式区分不同时间、不同检测项目的样品,避免出现样品混淆的情况。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做好日常的保养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好问题,保证检测设备的正常使用。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2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其重要分支现代医学科技更是突飞猛进,迈人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初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更具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1现状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

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人才需求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和科研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设施陈旧,师资不足,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真正做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值得继续深入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福生.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xx,8(3):139-1421.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3篇

[摘要] 针对当前的检验专业专科教育的现状来寻找能够提高当前的教育成果,对现在的相关学科体系进行改革,以新时代需要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现代的新型人才。根据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目前情况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考虑学校一些新专业的现有状况,结合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结果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检验专业的教学质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医学检验;教学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专科教育,发展到目前,检验专业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上面也有了很多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检验专业专科教育也有了新的目标和理念,教育体系也变得多样化。这些改变都对现代检验专业专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的内涵和发展,提高医学检验的临床作用和实践功能,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基础是在深入了解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本质以及当前的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的,我们所有的教职工都投入到这样的一场改革当中,去创新和重新制定教育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找到了可以长期深入发展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培养模式,以科学的发展态度来发展医学检验专科教育。

1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过去的医学检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人才要求对于我们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来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纵观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学技术需求变化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目标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原则,构建学校与临床结合、教学与岗位需求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方面,为各级医院,主要是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实验室输送实验师(技师),为基层临床一线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3]。这样的教育体系对于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来说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这样的模式定然尤其优势,那么将来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仍然可以吸取这种模式的精髓来培养医学检验人才。

在肯定过去教育模式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得认清事实,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发展状态,一些缺点和缺陷开始越来越明显,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课程内容还是过于专注知识的完整性,忽略了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样的人才和当前社会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有所偏差。其次,过分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导致一些教学内容重叠化,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过多的重复内容会让学生失去重点,不能把时间放在一个地方,分散了时间的利用率,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实验教学

科学改变世界,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现代医学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是全能的,在实际临床检验当中,手动检验还是必要的工作,一些项目只能借助检验仪器,手工操作无法避免,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和地位。

手动检验属于实践性的内容,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不少的学生只会书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为零,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上动手能力很差,以至于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却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工作。目前自动化和智能化检验设备相继问世,固然给检验人员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本来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现在自动化设备代替的手工,在学生实习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弱化,这样与医学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是相违背的。而相关单位在对人才录用的同时,又非常的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是相矛盾的地方。

2 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通过对当前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加上对于医学检验教育的现代人才要求解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目标到课程体系再到教学内容,可以说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进行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有针对性的,并且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改革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了,让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确立培养目标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本来就业问题就非常的严峻,加上近年来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了高学历人才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医学专业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为主要方向,让学生经过学校的几年教育之后能够胜任相关专业岗位,可以在社会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这是所有高等院校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以现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现状为基础,深入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内涵,结合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医学检验基础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以学生的未来为己任来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的改革。

构建课程体系

我们在对过去的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有打破传统局面的决心,把过去的四类课程变成五类课堂群: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各课程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没有关联的,我们以系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将各课程群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和渗透,始终秉持着医学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各课程群的交融,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基础教育,重视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过去是十年一变,现在基本上年年都在变,因此知识的教育始终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怎么样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学习,自主去学习的能力。未来各专业领域的渗透和交互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因此除了注重现有内容的教育,教育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其他学科也必须兼顾。

强调检验专业特色,精选主干课程 医学检验学科需要其他的医学学科来作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其他医学学科知识是学好医学检验学科的基础,在对医学检验学科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要重视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在对医学检验学科的核心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其特色,检验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检验学科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因此一些比较偏向于纯理论的类似于基础化学、药理学、高等数学等可以进行弱化,相对的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则是其核心学科。并且我们不能单独的只关注检验学科的教育,检验学科要以其他医学学科为基础,临床学科相关知识能够为检验学科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除了要把握好理论性的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课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这才是专业课的主要目的。首先,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知识还需要具有前瞻性,融入当前的高新技术,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程度。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以创新和动手为主要目标来进行教学。其次,加大实验课的课程比例,医学检验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将来的工作岗位也是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的状态。立足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之上进行教学。

坚持整体优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前面提到将过去四类课程体系变成五类课程体系,划分之后要注重各体系之间的关联系,保持教学的整体性,内容上既不能过分覆盖又不能有漏洞产生,因此需要体现出个课程群之间的渗透和交互。以教学的整体性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学科的妥善设置来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顺畅。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可以说是医学检验的精髓,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并且最直接的提升就是现代学生普遍缺乏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国教育部在20xx年的时候就有了针对学生实验课的一些要求,这说明很早之前我国就开始注重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学科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去不断的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设置,通过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功能。

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性内容非常的多,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的操作方式,但是学生始终只是停留于听的阶段,没有亲身接触过,因此要想真实的感受和参与实验内容还是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进行,而且实验课程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来进行记忆的加深以及细节的把握。

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 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了专项强化训练档案设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培养来进行临床检验操作能力的提升和达标。我们将实验室进行了完全的开放,有相关教师进行管理,其操作流程都规范化,对学生进行组织训练,在一段时间之内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基本操作项目,结束之后接受考核,然后开始下一项,这样进行循环,将所有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项目全部完成。针对学生的各种项目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以体现考核的公正性。

在考核方面我们也不是单纯的只注重学生的一次性实验内容,把学生的实验成绩分为平时、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以更加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水平,这样的考核也更加的公正。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实践的作风去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 我们开展各项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而各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是独立的,尽管有渗透也很有限,那么如何真正的`将教学的各项内容进行融合呢,我们就采用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实验,或者让学生进创新实验设计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泌尿系统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特点及结果分析,前清蛋白试剂制备及透射比浊测定方法的建立等实验内容。

3 结语

医学检验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医学检验学科学生进行培养时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略了动手实践内容,通过对现有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状态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进行,为学生的将来负责,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能够经得起考验,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这才是我们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文莉,涂植光.康格非,等.对目前高等医学枪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xx(1):5-6.

[2] 朱建军,尹一兵,冯文莉.医学检验;专业成人专升本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xx(2):29-30.

[3] 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专科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xx,7(2):66-67.

[4] 陈芳梅.对医学检验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xx(81):172-173.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4篇

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药学与医学检验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为例,关于如何根据各实验室的不同功能,合理摆放实验室实验仪器和器材,以及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做以分析探讨。

1 合理安排实验室的整体布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在教学楼A 区五楼实验室,分别由6 间实验室构成,实验室编号为: 529、530、531、532、533、534。这几间实验室彼此相邻,以满足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和紧凑性。

2 实验室的具体安排和设计

2. 1 529 实训室( 仪器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仪器分析学、仪器维修。

( 2) 实验室配备。实验室的四面墙均设有电源,分别摆放供实训课程常用的临床仪器: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沉分析仪、血象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实验室中间摆放由附属医院提供的示教仪器,包括: 不同品牌的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沉分析仪、血象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其中包括希森美康的各型号仪器,如: SYSMEX R - 500、SYSMEX SF - 3000 、SYSMEX UF - 50、SYSMEX KX - 21、SYSMEX F -B20 、SYSMEX AD - 270,这些仪器按照型号排列摆放,相当于此品牌仪器在临床上的一个发展史的展示。实验室配备冰箱1 台,供临床学检验和血液学检验专用,用于存放一些血液标本、血液实验试剂盒和仪器校准试剂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验、尿液分析仪结构、调试、使用、维护等。

( 4) 特点。此实验室是由原来的教师办公室改造而成的,所以已具备空调,可以为实验仪器提供适宜的运行温度,但是电源插座设置不是很充足,水池只有一个符合办公需求的小水池,有待改进。

2. 2 530 实训室( 采血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

( 2) 实验室配备。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3) 主要实训项目。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验等

( 4) 特点。房间较小,相当于正规实验室面积的一半,且模拟临床实景操作,配备采血窗口,以采血窗口为界将实验室划分成两部分。学生可以在采血窗口模拟临床的采血过程,然后运用采血窗口后面区域的常规临检仪器,直接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采血室与其他实验室配合使用,在校医院的监督下,可完成每年新生的体检工作。

2. 3 531 实训室( 显微镜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学。

( 2) 实验室配备。水浴箱、离心机、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实验室配备冰箱1 台,供微生物学检验专用,主要存放微生物菌种、血平板和微生物生化管和药敏纸片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球菌检验、培养基制备( ss·胨水·KIA·MIU) 、肠杆菌科检验、非发酵菌检验、真菌检验、线虫、吸虫、绦虫、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镜下观察、复染色法、单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生长性状观察及接种技术、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菌种保藏、微生物生化试验( 糖、蛋白质、酶) 、常见致病菌鉴定( 编码技术) 、细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菌体、菌落、芽管、假菌丝)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酵母菌) 、平板菌落计数法( 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

( 4) 特点。标准的显微镜室,配备45 台显微镜,能够保证实验学生每人一台显微镜,为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提供可靠保障。且实验室两端有水池,适合微生物和临检、血液等较复杂的染色操作。

2. 4 532 实训室

( 1) 承担课程。免疫学检验、仪器分析学、细胞生物学。

( 2) 实验室配备。722 分光光度计、水浴箱、离心机、水浴箱、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等。所有玻璃仪器按照名称、规格、数量分别储存在12 个靠墙的柜子里面,抽屉、柜子分别加锁分类储存各检验专业课程的常用实验器材。配备冰箱1 台: 免疫学检验专用,用于储存免疫学试剂盒、标本、标准品、仪器校准试剂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免疫凝集实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甲胎蛋白的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胶体金法对血HBsAg和尿HCG 的检测、抗体提取纯化实验、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离心机结构、调试、使用、维护等。

( 4) 特点。标准的实验室,具有大量的储物功能,相当于医学检验专业的一个小型库房。且实验室一端有水池,具备标准实验台,实验仪器齐全,可以完成很多复杂实验的前处理阶段。

2. 5 533 实训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学。

( 2) 实验室配备。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箱、离心机、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等。配备冰箱1台,微生物学检验专用,主要存放微生物菌种、血平板和微生物生化管和药敏纸片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血细胞计数板使用、RBC计数、WBC 计数plt 计数、血涂片制备、WBC 分类计数、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查、RH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BM 正常形态阅片、贫血阅片、白血病阅片、球菌检验、培养基制备( ss? 胨水? KIA? MIU) 、肠杆菌科检验、非发酵菌检验、真菌检验、线虫、吸虫、绦虫、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镜下观察、不染色法、单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生长性状观察及接种技术、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菌种保藏、微生物生化试验( 糖、蛋白质、酶) 、常见致病菌鉴定( 编码技术) 、细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菌体、菌落、芽管、假菌丝)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酵母菌) 、平板菌落计数法( 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4)特点。标准的显微镜室,配备45 台显微镜,能够保证实验学生每人一台显微镜,为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提供可靠保障。且实验室一端有水池,适合微生物和临检、血液等较复杂的染色操作。

2. 6 534 实训室( PCR 实验室)

( 1) 承担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 2) 实验室配备。PCR 仪、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漩涡混匀振荡器、低温冷藏冰箱、药敏细菌鉴定仪、超净台、摇床、DNA 测序仪、酶标仪和洗板机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乙肝病毒定量、丙肝病毒定量、耐多药基因表达、HIV 抗体。

( 4) 特点。PCR 实验室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分为试剂制备、标本制备、扩增产量分析四个区域。各区域应完全独立分隔,无任何的空气直通。空气流向应由室外向室内,可通过在室内设置的通风、排风设备达到空气流由室外向室内流动的要求。

3 结语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的整体设计和合理布局是实验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总之,现代化的管理,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仪器,以及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为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同时适应社会需要和善于面对挑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5篇

血液检验作为患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果检验出现了误差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又称为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2]。本次选取我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采取血液标本后进行检测,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xx年1月-20xx年12月的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血液指标进行监测。男性为111例,女性为89例,年龄为15-80岁。

仪器和试剂:Sysmex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方法熟练采取静脉全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的血常规真空管中,立即轻轻混匀静置。将200份血液标本放在22℃的室温下分为两组,每组100份,分别在22℃和6℃条件下,放置4h和8h的后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

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检测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室温(22℃)条件下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比较在室温条件下,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改变程度逐渐加大,且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放置4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放置8h时,红细胞为(±)×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P<)。

低温环境下(6℃)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比较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标本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放置4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放置8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P<)。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是数据结果准确保证的基础,所以在临床血液样本采集过中,需要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3]。

采血人员在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前,需要对采血管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产品而影响检验结果;采血人员需要对检查指标的生理变化完全掌握,在最合适的时间内采血,避免时间不当而影响结果[4]。

检测的环境温度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影响比较大,血液分析仪计数的最适温度为18℃~22℃,保持稳定,才能有效保证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结果有影响。

加强宣传教育与指导:在抽血前检验人员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抽血的注意事项,加强血液检测知识的宣传,并要求体检者不进行剧烈运动,停止服用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药物,并一一核对服务对象的身份信息[5]尽量避免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检验误差。

提高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科室需要严格规范采血和检验的过程,牢记各类检验所需的采血量,并能够熟练指导服务对象采用正确的体位采血。检验人员需要避免在已经输血、输液的部位再次抽血,需要选择对侧肢体,止血带要根据患者情况对松紧进行调节,避免长时间对血管进行压迫,采集到真空管内的血液应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而发生凝血[6]。采血人员应该多熟练抽血技术,快慢适宜,防治发生溶血。尽量避免因检验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的血液检验误差。

每日开机后,应先做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室内质量控制是质控的主要环节,它能够保证仪器测定值的稳定性;室间质评可以解决准确性和参加室间结果协调一致的问题,这是保证成批测定标本不会产生明显误差的重要部分。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想取得准确的数据,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进行严密控制和监测,尤其应大力提高对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判断、表达及计算能力,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才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6篇

【摘 要】实验教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对我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院的实验教学师资短缺,实验内容陈旧,实验器材相对落后,要培养出适应当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是专业课的重中之重,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1]。但是随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对医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的师资短缺:由于专业课程和授课班级较多,导致我系专业课师资数量严重缺乏,而新进的年轻教师一进校园就直接授课,缺乏教学经验。

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教材都是多年前编写,跟不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造成影响。

实验器材的滞后:虽然近几年学院添置大型仪器,但是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与临床实际工作接轨。

2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师的培养:对新进的教师安排第一年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准备和实验授课;课余时间进入临床进行临床实践,适时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

根据临床发展,适时更新实验内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造成了教学与临床的严重脱节,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检验人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淘汰一些老化的实验内容,增加一些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2]。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当前检验医学技术前沿动态,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建设网络化虚拟实训平台,将大量仪器虚拟化,学生通过虚拟软件训练,即能很好的解决与临床一线接轨问题,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且不增加实验成本,又不需要后期维护成本,是解决实验成本高的良好途径。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必备5篇)
下一篇:统计学毕业论文(热门6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