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25
2024 / 07 / 23
一.信息技术的引用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否则对教育效果是无效的。例如:因特网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帮助的,学生没有节制的上网,不懂得分辨好坏,那将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学理念中去。教育部门为了迎合教育心理的变化,结合新的信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新的思想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转变,实现教育心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二.信息技术给心理学带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毫无疑问的扩大了学生可学习的范围,但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对教育心理带来影响,挑战着以往的教育心理理念。追溯到以前,信息技术一直都在影响着教育、经济等一些领域。但是,在教育方面要特别注意,信息技术能被充分的利用,必须要依靠教育的理念。目前来说,信息技术发展过快,已经远远超过了教育心理的发展,信息技术甚至对儿童都有所影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教育却远不及它。教育的历史很悠久,但是依旧没能挡住网络对学生的诱惑,学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心学习,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中,将计算机作为聊天的中介。现在的教育理念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新的技术发展固然是好,但同时也要通过教育理念来进行规范。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加深了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计算机等工具中了解到新的知识。但是,不能忽视面对面的交流,这依然很重要。没有任何的工具,可以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来进行工作。在别的方面,信息技术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进行网上练习,指导学生学习等等。这种功能让学生更加乐于在网上学习,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追求快速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追求持久的改变。因此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
1.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是不是必须要使用?
2.如果学生本身没有花心思去学习,那么信息技术能达到这一改变吗?
3.启示在最初引入信息技术时,是希望能对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相反,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得到的效果和最初的想法有了差距。例如:原本老师是想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更加沉迷网络,专注于游戏聊天等,忽视了学习,违背了老师原本的初衷。建构一个新的环境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将精力都花到学习上来。但在同样存在问题:
1.实践证明
学生在课堂上比在网络上学习要专心的多,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很重要的。
2.在课堂上学习时
学生有很好的约束能力,但是在网络上,学生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还是需要一个有约束有指导的环境下去学习。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已经很好的结合作用,产生的效果对教育来说也很大。信息技术在很多方面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比如:数据的搜集、虚拟的交流。所以,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要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就。
一、文题
1.忌千篇一律:题名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千篇一律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观察”、“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命题材可有多种类型,除以上以外还可以目的命题、以对象命题、以方法命题、以结论命题等。
2.忌体
例不符:医学论文文题的命名最基本的2种表达方式是前瞻性研究论文体例和回顾性总结论文体例。前者强调研究结果,文中必须交待随机、均衡、对照、可比性等研究内容,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效果观察”;后者注重经验总结,常见题型为“χχ(药物、方法等)治疗χχ(疾病)χχ例”。题型必须符合论文的体例,与之相一致,不可混淆。
3.忌题目过大过小:题名应紧扣文章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述研究范围和深度,不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可缩小研究范围,以偏代全。
4.忌过于冗长:题材名应简短、精炼,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节一切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英文以10个词以内为宜。要尽可能少用副标题。
5.忌术语不规范:题名就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过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题名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略语、符号、代号、公式、商品名。
6.忌用词不准确:题名应准确反映文章的特
定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故用词应贴切、准确,不能含糊其词,以免产生歧义。
二、论文结构处理
论文结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一般情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前言或引言过长
文不对题
缺乏基本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欠妥
三、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语法修辞问题
科技论文发表出来,主要在于交流。使人看过之后,能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为此,必须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不能随意采用习惯用语和方言更不能自造字、词,让人揣摩不定或误解。以下就来稿中常驻见的语法修词问题作一简析。
(一)常见的语法错误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语言中常见的毛病,多属于逻辑性不合理,部分是语意含混或语法结构不当。
患者腕部的创伤逐渐恢复。
这句话也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也很常见。“恢复”有还原的意思,“病好了”,只能说“健康恢复了”,不能说“病恢复了”。此句的“恢复”可以
改为“好转”。
2.成分残缺:句子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衙或谓语。
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的因素。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是一词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可造成类似的情况。
3.位置颠倒: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会产生歧义。句子的修饰语位置颠倒是常见的,谓语和宾语颠倒的例子也不少。
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改成“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就顺多了。
4.非类并列: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词或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使整句的意思含混。
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和遗传,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
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同使用谓语“成为”,
无论从语法上还是语意上都是不严谨的,必须重新调整句子结构: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1]叶新明.引文中伪引和漏引的机制[J].图书馆学报,1998,(1):72—74
[2]陈希南,孙天启.浅析参考文献的含义及其著录规范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1,(1):49—52.
[3]刘 青,张海波.引用行为初探[J].情报杂志,1999,(5):64—66
[4]李锡初.图书馆学论文文末参考文献所存在的[J].图书馆论坛,1999,(3):33—35
[5]梁春阳.关于文献引文分析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3):46—49
[6]刘献民.略论图书情报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J].情报,2001,(2):9—10
[7]刘 君.学术论著中的参考引文与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图书馆,1997,(4):37—41
[8]凌兴珍.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89
[9]刘君玉.引文分析的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87—89.
[10]林蓉辉.引文分析质疑[J].情报科学,1991,12(4):32—36
[11]_建.引文质量控制的理论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13—14
[12]梁春阳.社科文献中的反驳引文[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5)
[13]宋明亮.我国图书馆学引文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1993,12(3):9—11
[14]陈益君.期刊上中引文相关性的受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5,(4):18—21
一、目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1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xx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2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方式对每一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其中男31人,女85人。由调查员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
调查内容及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大于,内容效度指数为。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用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无法确定(一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非常符合(非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分,专业认同度一般。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认同(50~<100分)占,其中专业认同处于高度认同(100~<125分)占,无不认同学生。
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年龄17~21岁,以女生居多,为85人(),男生31人(),女生专业认同大于男生专业认同;学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户口在农村64人()略高于户口在城镇的52人(),家庭月收入低于20xx元的家庭占,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可能较大,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录取方式方面,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较多78人(),其次为第二志愿录取学生(),且专业认同得分第一志愿[(±)分]大于第二志愿[(±)分],大于第三志愿[(±)分]大于其他方式[(±)分];在校担任班干部人数占,普通同学占,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其次是好找工作占,仅有是因自己喜欢而就读。
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自己喜欢高于父母意见、好找工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且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专业认同一般,高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比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男生专业认同总分低于女生,与李志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一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对专业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工作等这一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女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农村户口的学生仍然较多,占,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家庭月收入低于20xx元的家庭占,说明20xx级新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依然较大。而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可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更珍惜入学机会,均比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生活比其他学生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比其他家庭收入组的学生高。新生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自己喜欢大于父母意见大于好找工作大于其他原因。虽然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仅占,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方面却均高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内心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还有的学生是因父母意见或好找工作而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人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而选择专业,导致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目选择而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新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小学生能有自已的发现吗?当然有、只要是通过自已的眼睛,自已的双手,经过自已的思考而找到的一个答案,一个解释,一个推理的论证,都是属于你自已的发现,不管其中你是否曾经问过老师,查过资料,请教过别人,只要它已经转化为你自已的认识,你自已的智慧,你自已的方法,都属于你的发现。因为你从这次发现中得到了快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积极参加科技小活动,能培养自已的科学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培养自已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能提高自已的科学素养。只要你积极参与,学会探究,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有新的收获。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科技小作文与一般的作文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这种作文,写作前必须先自已动手动脑去观察,去实验、去考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然后,运用抽象思维,从大量事实中清理出来自已的想法,观点。最后,再用条理清楚、生动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科技小论文。
如果你不会写,不妨看一看,读一读,这次获奖展出的小论文,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再自已试着去做,——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去考察、去查找资料,去问老师、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笔写下来你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你就会成为小小的科学家。
范文: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在家里的阳台上做作业。突然,门“哐当”一声被打开了,原来是爸爸买了一袋大米回来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楼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进门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将米袋搁到了厨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见他又突然弯下腰,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现象。我知道老爸是个科学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学现象迷住了而在仔细研究呢。
果然,过了一会儿,爸爸兴奋地喊我:“敏敏,快来!我给你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极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心想:真是的,我还有家庭作业没完成呢!只见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对我说:“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没有被米盛住,但在这个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却为什么粘着许多大米粒呢?”我不以为然地说:“那是因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须是在受潮了以后。而这大米是由晒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粘性的呀。如果这样潮湿的话,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呢?”我被爸爸这话问住了,只得哑口无言了,但又不甘心,还是追问说:“那又是为什么呢?”只见爸爸神秘地一笑,举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还没等爸爸的手指接触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纷纷快速逃离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这时,我被看得惊呆了。
为了探个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给我看一次。爸爸笑着答应了,只见他把米袋一个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劲搓了两三分钟,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来,展现在我面前的情形让我大为疑惑不解——有许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还没有接触的时候,那些粘在米袋内面的大米竟像着魔似的纷纷逃离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连不断地往下“逃跑”。我连忙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经过你的摩擦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爸爸笑笑说:“这是静电。”“静电!”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老爸娓娓动听地给我介绍了有关静电的知识,使我大开了眼界。原来,只要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摩擦就会产生电,驻留在物体表面的电我们就叫它“静电”。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之分,并且当同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排斥现象,当异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吸引现象。而人体有时也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静电。当老爸将大米从楼下背到四楼上的过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断地与袋子进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产生了不同的静电,所以将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当人体所带的静电与大米所带的静电属于同种电荷时就发生了排斥现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们一大一小两只手轮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驱赶”大米粒的本领,玩得不亦乐乎。煞是有趣。我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开心,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