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24
2024 / 07 / 23
摘要:近些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以适应市场发展对其质量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监理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意义,同时说明了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而论述了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以期和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市场的标准,建筑企业要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所以监理工程师要重视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监理工程师不但要落实到位自己的建立工作,同时要合理的控制不同类别材料的质量。此外,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有效的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其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1.1建筑材料的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导致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管理人员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检查购买材料的质量,导致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此外,建筑企业忽视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从而会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
1.2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会随意的堆放建筑材料,材料的乱摆乱放,使得建筑材料容易遭到破坏的行为,从而其质量会受到影响。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往往缺少专门的人员负责建筑材料的堆放,建筑材料堆放方式的不正确,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1.3建筑材料施工不正确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施工,进而会导致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作用,没有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
2.1监理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
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首先要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化。建筑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应该要将材料的生产商的有关资料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生产商的实验数据、生产商的样品等等,监理工程师认真的检查生产商之后,准确的判断生厂商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建筑企业才可以在该生产商购买建筑材料。如果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则需要更深层次的对生产商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了解,例如:生产商的运营水平、生产商的制作水平等等,从而确定生产商是否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材料购买之后在进场时,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的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并且按照质量保证书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第二次检查,监理工程师要坚决不同意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场,从而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2.2对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要重视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工作,从而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根据样本的质量,严格的审查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全面检查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如: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外观尺寸等,要在监理的监督下,现场取样,进行复检。如果发现进场的施工材料和样品质量有差异,则应该及时的施工方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保障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监理工程师还需要监理建筑材料的堆放工作,防止乱堆乱放的现象。监理工程师要保证材料的堆放符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从而避免施工过程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监理工程师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堆放符合以下几点,分别是:分类别、分场地、分时间,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全方位的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就需要及时的停止施工,防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隐患。
2.3对新材料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在监理新材料的质量时,需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首先,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材料是研发单位的正式产品,其质量有相应的规定,并且新产品的质量满足质量标准。同时,研发单位或者开发商要具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新产品的质量;然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通过试验和鉴定。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必须要通过规范性的实验进行证明,标准的鉴定进行判断,从而确保新产品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最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有书面的认可材料,如果没有书面材料的新产品,监理工程师要坚决的拒绝使用。
2.4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监理工程师为了保证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理的效果,就需要制定建筑材料的监理细则。目前,建筑材料的监理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是有些规定只是照搬国际的标准和国家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现有的建筑工程,所以监理工程师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工程,了解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监理程序,并且考虑施工方的具体想法,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制定材料监理细则,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并保证各方的利用协调一致。
2.5规范监理程序,提高监理素质
监理工程师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则是由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决定的。所以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建筑工程对其工作质量的要求。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监理工程师还可以接受技术培训,保证自己有相关的从业,从而提高自己的监理质量。此外,规范的监理程序是提高监理素质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建筑工程需要不断的完善监理程序,保证监理程序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3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建筑材料,一旦建筑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但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情况,监理工程师有必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理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产品,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其质量规定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监理工程师要建立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施工人员因为判断错误而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要素较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和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4结语
总而言之,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建筑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给施工人员的材料选择带来了难度,建筑施工的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监理工程师合理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振岳,脱红勇,罗星.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和手段[J].建筑技术,20xx,42(9):827-829.
[2]杨少军.监理工程师对建筑工程质量细节的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5):86-87.
[3]谢文,普源.监理工程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资讯,20xx(28):36.
[4]靳鹏飞.监理工程师对建筑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xx(9):67-69.
毕业设计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设计的一次锻炼。通过毕业设计,我不仅温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对四年来所有培养和关心我的各位尊敬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指导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本设计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辅导老师。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给予我精心的指导与帮助,为我们的设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很多细节问题很模糊,导致每个阶段的设计,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疑问。但经过唐柳丽和郑文静老师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指导和点拨,加上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所有疑问都得以一一解决,现在的知识才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唐xx和郑xx老师在毕业设计上给予我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他不但使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学问,做工作的道理。此外,对同组同学给予的帮助与支持也深表感谢,在这段日子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让我感受到深刻的友情。
最后,谢谢论文评阅老师们的辛苦工作。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朋友,以及同学同事们,真是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此论文。
[1] 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 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3] 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 徐伟,陈东杰,模板与脚手架工程详细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 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__,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xx),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8]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9] 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11]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2] 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1版.,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4] 青岛市建委,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xx
[15] 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北京,__,20xx
[16] 严微.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8] 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9] 重建工,同济,哈建工,建筑施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2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2] 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3] 邢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4] 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5]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LD/T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做工程造价,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公路工程造价毕业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重中之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我们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依据,对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科学管理
当前,我省道路运输业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诸多机遇,特别是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必然要求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道路运输与之适应,单纯的数量上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加快培育现代化、多样化、人性化的道路运输成为当务之急。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范围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合理确定,有效控制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在工程项目伊始,就能确定一个科学的、一成不变的造价。而是随着工程的开展与深入,使造价趋于合理,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完成的。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是公路建设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公路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公路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
公路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并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
(二)、以设计为重点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必须突出重点。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应该说,在项目实施阶段实行监理制度后,不但在工程质量、进度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使用权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阶段。但在我国,项目的前期阶段尚未实行监理制度,故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成果的造价也因经验、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差别较大。另一方面设计思想的保守,又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盲目追求高标准高品质又是导致造价高的另一因素。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制度
这是控制设计阶段造价的另一有效途径。实际上这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问题。按结构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将资金错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制的额度进行设计。通过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及造价,同时还可以确保重点项目的重点分项的资金投入。为推行“限额设计”必须解决设计中的技术总是有经验的设计师设计的成果往往经济而又实用;而没有经验的设计师的成果往往能用而不经济。
2、重视多方案比较
日常生活中,顾客购买商品都要货比三家,然后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同样,设计成果的满意与否,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在目前的工程设计界,往往只对重点工程的重点部位进行方案比较,而忽略了其它部位的比较。对于那些政绩工程、长官工程,则连设计单位比较的权利都被子剥夺了。在公路建设资金相对贫乏、投资又相当大的今天,如何从技术上控制造价,确实值得我们设计人员去思考。
(三)、组织、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造价有专人负责。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严格检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等。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技术人口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财会、预算人员往往只根据财务制度办事,由于不熟悉工程技术,也较少地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往往单纯地按财务制度来审核费用支出,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四)、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
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
公路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是动脉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造价变更。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总是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胡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
三、综合评价,科学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除了建立健全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制度,采取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造价工程师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的准则,涉及和运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很好的修养外,还应懂设计、懂施工技术、懂项目管理、懂经济法规法律、懂计算机应用等,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知识的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批为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造价工程师。
(二)重视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我们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依据,对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内容包括估算指标、概预算定额、各项费用指标的制定;确定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建材的价格信息和有关的价格指数系统的建立与定期发布;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对历史造价的分析与整理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通过建立必要的行政法规,明确责任,使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纸型、页面设置、版式和用字。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
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论文封面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摘要: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自我定位和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极强的实践课课程,故而其考核方式不能简单地像其他类学科一样只需结课考试或者撰写结课论文,并以其分数或者等级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积极思考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独有的实践考核及理论结课考核并举的考核方式。当然,此两者的权值的合理分配及实践考核具体方案的制订,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探讨了实践考核和理论结课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的合理性,并详细探讨了实践考核的具体方案,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工程测量实践考核方案,以培育出工程实际所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考核方案 土木工程 工程测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一般包括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院校,应用本科高校是以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测定和测设的基本方法。同时,学生还应掌握各种常规工程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学习该课程,能让学生胜任今后的测量工作。
故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测量考核应采取实践考核和理论结课考核并举的考核方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施工现场的测量技术人才。在此,重点探讨实践考核方案的制订。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实践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以点名方式或者只看测量实验报告,忽视了过程考核与测量技能培训效果的结合,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进而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一流的测量技能的接班人。
(2)课内实习往往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受到学校仪器数量限制,小组人员往往会过多,造成人员过剩,难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仅仅根据测量实习报告会让部分在实习过程中不认真的同学跟小组其他成员取得一样的成绩,不利于实践成绩考核的公平公正。
二、 探究与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实践考核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并且在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和工程管理15级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
1、坚持随机点名方式。
为防止部分同学不参与实习,成为漏网之鱼,必须坚持不间断的随机点名方式,督促所有同学来到实习现场,熟悉实习过程,这对于那些想取得好成绩的上进同学有较好的督促作用。同时在点名的过程中,备注哪些同学在测量实习中最认真,哪些同学仅仅是敷衍了事,初步进行成绩判定。这在工程管理15级一班中得到很好体现,尽可能地调动了同学测量实习的积极性。
2、强调测量实践实习报告的正确性。
一份正确的实习报告才能说明这一组测量人员的充分付出和过程中的认真态度,试问,连测量实习报告都不正确,怎么能说明这一组在实习过程中很好地处理有关问题呢?如果发现实习报告不合理,及时采取措施重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实习报告满足测量实习要求,以培养出学生认真的态度和工程验收合格和不合格的验收意识。
3、给学生挑战测量实习考核成绩的机会。
为了避免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出现差错和不合理现象,在满足前两项的前提下,给学生挑战测量实习考核成绩的机会。如果缺乏前两项的保障,就会造成部分同学缺乏团队意识,不积极参与小组测量实习,难以取得正确的实习报告,这不利于测量技术人员的培养。只要随机点名都在,该小组实习报告正确,可以给学生挑战实习成绩考核结果的机会,比如增加现场仪器操作考核和相应成果计算考核过程,只要挑战成功或者部分成功,可以给予优秀或者良好的成绩,否则挑战失败,维持原来成绩。这样更能公平、公正、公开地给出合理实习实践成绩,让他们觉得只要他们全力投入,最终的成绩是由他们自己说了算,而非老师说了算,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测量实习中来,这在土木15级三班和四班的测量实习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获得了同学的肯定。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实践考核改革应当立足于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测量实习中去,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全面娴熟地掌握测量技能,同时会处理测量的相关技术问题,让他们毕业后能快速从事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方能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
参考文献:
[1]肖鸾,陈凤年,陈海胜。工程测量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xx(3):110—112。
[2]晏红波,卢献健。工程测量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4):113—115。
[3]鲁玉芬,檀秋芬,连芸。建筑工程测量课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改革[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26—29。
[4]陈佰忠。《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成绩考核改革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xx(21):208。
[5]周青,韩美莲。常规测量实验教学考核点的设置[J]。测绘通报,20xx(11):127—128。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跃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建筑施工工作复杂工序繁多、管理方面特殊等特点,导致了施工中难度加大。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施工管理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必须具备一定技术装备与技术条件,而这些条件则需要依靠企业的施工组织管理来支持并实施。
2、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涌现出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工程超向结构复杂、功能特殊、装修新颖的方向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需要,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安全生产观念不强, 责任事故频发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指在保险、防护、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操作错误、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品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不安全装束等。安全生产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指设计本身的缺陷、未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现场工作缺乏指导、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等。
2、劳动力投入众多,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建筑现场施工时往往投入较多劳动力,难以对每名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个别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非常普遍。此外,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物料的投入一般较多,难以实现全面控制。同时,施工过程所用的沙石等材料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进入控制不严。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纠偏的难度和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
3、管理体制落后
任何工作都需要管理体制,它是决定施工管理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现在的管理体制存在太多缺陷,造成施工单位出现大量分包干的现象,由于各个单位都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都希望相关单位承包更多的工程,这样就会造成在工程上存在着一些人为问题的复杂性。
4、人员素质底下
有些项目经理学历不高,缺少系统培训,他们多单靠工作经验管理项目,管理粗放。
有些项目经理的人选通过不正当渠道决定,而非其真才实学,出现了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
后勤人员安排混乱,分工无序,责任人不明确。
5、材料管理不妥善
不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购买原材料,欺瞒业主或监理。
进场的材料没有或未按规定检验,不合格材料被用于现场施工。
储存材料时疏忽大意,使材料性能大大下降,致使材料质量远远低于要求。
不按规定使用材料,或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材料堆放混乱,造成错用或滥用,导致工程实体实际性能与设计不符。
6、进度管理的缺陷
建筑工程规模庞大,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不能一味追求进度,而忽略了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带来大量的返工并频发安全事故,这样反而影响了施工进度。
三、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1、施工前充分准备
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一定要在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前提下做好施工准备。切忌盲目工作。首先要了解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要组织专家进行图纸会审,在充分熟悉设计要求及细节的前提下,明确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的设计,包括施工顺序和方法、采取的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等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在掌握整个工程运作的基础之上,全方位地做好工程项目的现场勘查工作。通过这些施工前的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管理,做好本职工作。
2、加强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教育,政府应勇于挑起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企业和下层分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发生事故或安全管理不善,按照《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表》的内容,给予工资浮动。
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高空作业,高空坠落、塌方、特种气体等。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通知现场作业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动或拆除,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安全动态,危险源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更改。
3、建立完善责任制度
完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首先配备足够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确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与岗位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制定出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工程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组建项目部后要对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制度培训和交底;建立沟通协调制度,要求相关岗位人定期与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与协调,沟通施工措施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对于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问题的隐患。
4、培养技术工人队伍组件高素质团队
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一批自己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在技术性强的工种方面,可以巩固自身的技术基础。
技术管理理念深入工人队伍内心,技术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项目团体所有成员共同组成了指挥整个工程的中枢系统,因此,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极大,对其进行实行奖罚分明地优胜劣汰,对于工作人员具有激励作用。
严格开展项目经理的任命指派,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担任项目经理,提高带头模范的作用力,促使工作人员的有序工作。
5、严格控制建筑原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师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控制材料质量,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对主要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设置样品,严格按样品进货,严格检测和验收。另外,应当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抽查,有问题及时处理。在工程的初期就告知各承包人关于材料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要求承包人明确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必须保证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说服承包商尽量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坚决杜绝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
6、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划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要素,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他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标准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等诸多方面。随着建筑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相信通过不断的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可以有效的达到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小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xx(7).
[2] 马纯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