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完整版(实用10篇)
44
2023 / 11 / 24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比如,对于临床护理专业,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
①要结合学习、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②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作为选题;
③论文写作选题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借鉴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专业设计: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
②统计学设计: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③写作设计: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也就是说,当你的论题已经确定以后,第一,围绕着立论去占有材料,多多益善的去看。有的论题是来自老师已经拟订好的题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自己确立论题的,先积累材料,再有论点。一旦立论确立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去占有材料。在占有材料方面跟我《基础写作》里讲的有相通的地方。第一要占有材料,占有研究对象的真实的材料。比如你要研究某个作家,某个阶段的几部作品,就将这几部作品拿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进一步来确定自己的论点。如果你的论文是报告类的,不是纯理论性的,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的形式来写论文的,那么你的调查材料、实验材料也要占有。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增长潜力与空间最大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尝试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估测黑龙江省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与浙江省税收流失规模作了比较,发现虽然两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但税收流失的相对规模趋同,从而证实了税收流失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税收流失的原因,发现分类所得税制强化了税收的收入功能,削弱了调节功能,造成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将工薪阶层推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体,税收相对负担较重,这与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相违背的。而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因素加大了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难度增加了税收成本,税收流失进一步加剧。
因此治理个人能所得税税收流失在我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入手,减少工薪所得税的累进级数,以混合课征制为过渡,缓解收入分配机制的扭曲。同时迅速建立起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三号统一(身份证号,纳税识别号,社会保障号)的个人信用平台,配合税收征管制度的强化提高征税效率。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使公民知法守法,从而逐步减少税收流失。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书中刻画了众多性格非常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贾宝玉的偏僻乖张、薛宝钗的圆滑冷漠、王熙凤的两面三刀、贾迎春的懦弱怕事等性格特点在广大读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黛玉作为《红楼梦》重点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对林黛玉的性格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的解读《红楼梦》的深刻内涵。下面,将对林黛玉的善良纯真、尖酸刻薄、多愁善感、幽默聪慧等四个性格进行剖析:
一、善良纯真的性格
《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林黛玉善良纯真、胸无城府的性格,同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的圆滑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书中第二十七回写到,林黛玉因夜间失寐起来迟了,听说一众姐妹在花园中作饯花会,立即准备前往,走到院中忽然回头告诉紫鹃,“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林黛玉身在贾府处处小心,在早上起迟了唯恐他人说自己痴懒的前提下,还关心大燕子的处境,可见她是多么善良。书中第四十五回,薛宝钗以伪善的言辞对林黛玉进行关心和爱护,林黛玉立即引咎自责,认为自己心胸狭隘,觉得自己平日里对宝钗的种植乱珊偷幸舛际亲约旱墓恚梢钥闯鲼煊裥愿裰械拇空妗T俸罄矗艿“金玉良缘”说辞的影响,痛苦万分,但是当宝钗向她袒露自己内心的痛苦时,黛玉又为宝钗担心和感慨,于是写出“子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扰,况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向宝钗表明自己的赤诚之心。上述种种事迹,都展现了林黛玉的纯真善良、诚挚忠厚的性格。
二、尖酸刻薄的性格
《红楼梦》中,林黛玉纯真、善良、柔弱、多愁善感,但是她也具有尖酸刻薄的性格特点。林黛玉尖酸刻薄的性格和她的凄惨的身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林黛玉作为贾明和林如海的独生女,自小便具有非常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尊心,母亲去世后她就被接到贾府开始了寄居生活,在贾府的地位非常尴尬,父亲去世后她更觉得自身无依无靠,是一个“不正经”的主子,当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她的尖酸刻薄就体现了出来。书中第四十二回写到:李纨笑话惜春说她“社还没起,就有脱滑儿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探春也打趣道是刘姥姥惹起的,大家的本意是打趣惜春,黛玉确说刘姥姥得是个“母蝗虫”,将刘姥姥阿谀奉承、曲意逢迎、饭量大等特点都生动的呈现了出来,刘姥姥为了生活不得不到贾府装傻充愣讨老夫人和小姐们欢心,黛玉想到了自身的处境非常难过,用“母蝗虫”来讽刺刘姥姥,着实有些过分,言语间也充斥着尖酸刻薄和冷漠[1]。
三、多愁善感的性格
林黛玉父母早逝,再加上她从小身体单薄,在功课和礼教妇德上没有受到严格的熏陶和教育,形成了林黛玉纯真的性格,也造就了她我行我素、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她的这种性格与贾府格格不入,贾府处处充斥着冷漠、心机和险恶,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她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失落,但是她偏偏又遇上了一群关爱她的人,贾母、宝玉、紫鹃、史湘云等人都给予了她无尽的关爱和呵护,但是她与宝玉的爱情受到封建势力的破坏,贾府内其他人的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又让他感到寄人篱下的痛苦和无奈,种种因素,让林黛玉形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通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诗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林黛玉寄居贾府感受到的无助、威胁等心理。剪断风筝放掉晦气是一种习俗,但是她觉得自己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随处飘零、无依无靠、无家可归,不忍让风筝和她一样。连剪风筝这样的小事都牵动她的内心,足以看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2]。
四、幽默聪慧的性格
很多人想到林黛玉就会浮现柔柔弱弱、多愁善感、尖酸刻薄等形象,但是林黛玉本身还有着贾府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幽默和聪慧。《红楼梦》第二十回写到林黛玉和贾宝玉闹别扭,刚刚和好,史湘云就来了就笑话他们两人:“二哥哥, 林姐姐, 你们天天一处玩, 我好容易来了, 也不理我一理儿。”林黛玉同样的对史湘云进行打趣:“偏是咬舌子爱说话, 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 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回来赶围棋, 又该你闹‘幺爱三’了。”通过这样简短的几句话,既消除了史湘云的误会,也转移了自己刚才有所失礼的事实,这样亲密打趣地的说辞也加深了姐妹间的情谊,也将林黛玉的聪慧和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属于典型的悲剧人物,这与她的性格不无关系,她的一言一词都体现了她多重的人物性格,林黛玉最终凄惨的死去,也正应了“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谶。
参考文献:
[1]张敏.身世相近,命运迥异——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万国栋.环境·性格·命运——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59-60.
在xxxx所学习和生活的两年,我犹如冬天里的一粒种子,理解着阳光瑞雪的恩泽,等待春天里的含苞,夏天里的绽放或是秋天里的收获。在学习上,所内授课教师教授了我们丰富的专业课知识,教务处教师给予我们学习备考上诸多的便利;在生活上,所内为我们供给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后勤教师对我们予以悉心照料,并且各位同学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友谊之手,对于以上种.种,我发自内心的表示感激。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对我专业知识学习分析本事的综合考察。经过将近4个月的时间,在我的导师李明教师的指导之下,我完成了这篇论文的撰写。真诚的感激李明教师,感激他在我的论文选材以及写作过程中耐心的指导和帮忙。
研究生毕业是我学校生活的结束,但并不是我学习知识的终点。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我的导师以及所内其他教师的教诲,时刻坚持学习的热情,及时了解学习新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改革的方向等,不辜负各位教师的期望。
最终,再次真诚地感激尊敬的导师,亲爱的家人,和真挚的同窗们。祝福母校孕育出更多的人才,祝福教师,家人和同窗们一切顺利!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论文写作是一个一边思考和一边探索的过程,难免也走了一些弯路,我蓦然回首,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还记忆犹新,深有体会,下面谈谈对论文撰写的几点体会:
一、选题要准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写作也是一样,选题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题目。如我所处的浙江地区,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身边发生了不少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影响还没消去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我选择了将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我们不断地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犹豫不定,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有科学依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战斗行动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例如在本文中从分析事物的一般顺序出发,先描述了现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再到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由表及里的确定论文的思路。
三、论据要充分。论文论文,重在论证。论文的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可以不完整,但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把道理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论据一定要充分,在论文中我们深刻探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先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中进行探讨,这样论据充分了,我们的论文才显得丰满,论点才能站得住脚。
四、文中脚注和参考文献要全面。在论文写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过论文写作中要标注出来,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
1、首先我们肯定要选着一个自己熟悉的题目,且要准确
有句话说的不错,看菜不误磨刀工嘛。毕业论文写作都是一样的道理,选一个自己熟悉的题目,在写论文会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选题的时候,我们不关熟悉就可以啦,还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既要符合理论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一定的创新,也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考验。在选题时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论证,有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确定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没有谁会一气呵成,不关有还是没有,反正我是不信会有的。我们只有面对困难,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信念不坚定,不敢下手,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经过深思熟虑,跟访考虑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2、思路清晰
题目确定了,我们就题目进行深入的论述证明,要确定好思维导图,这样就会有明确的条理。毕业论文写作,思路决定你的写法,是按什么顺序,这根据自己论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围绕主体开展论述,这也是从总体上对论文的一个把握,不会让论文写作偏离主题,我们可以列出论文的各级标题。
3、论点要言简意赅
毕业论文写作中,要善于用简明扼要的话总结自己的观点,就是在论文下级标题对自己的观点要有所体现,切忌把观点隐藏在正文中间,要做到导师看了你的纲目,就知道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不要把自己观点藏起来,别人都看不到,谁知道你写的什么?
4、论据要充分
毕业论文,重在论证。把道理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论据一定要充分。举例子进行论证,只要是发生过存在的,都可以用来论证,论据充分了,我们的论文才显得丰满,论点才能站得住脚。
5、合理借鉴和引用他人的成果
叫借鸡下蛋,也就是说借势,让自己论证有着坚实的后盾。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一般要遵循一个原则,引用了人家的论点,就不能引证人家的论据,引用了论据,就不能引用论点,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6、文中脚注和参考文献要全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过要在论文中标注出来了,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但一定要有下注,要标明文献的出处,具体到页码,不然很容易有抄袭的嫌疑。一般在引用中,不能出现大段的引用,最好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才能通过论文查重,不然你没标注,就会检测出你的论文是抄袭的,所以标注很重要。
7、论文的总结范文
在新年前夕终于把毕业论文草稿搞定了,也许是这段时间最值得高兴的事儿。论文写作大约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从开学到十一,我完成了原来提纲的前三章,共计三万多字。之后屁颠屁颠的给老师看的时候很悲惨的被驳回重写。十一假期结束以后,痛定思痛,重新修改论文大纲。中间经历过一段非常纠结、痛苦的时间,实在无法下笔写下去。但是,仍然坚持了下来,我想这对于我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论文草稿字数共计七万五千字。在我看来这已经非常多了,谁曾想今天拿给导师看的时候,他拿着打印稿,看着我,随意的说:“才这么点啊。”我滴脑门儿顿时滴下了三粒汗珠。
论文的失误地方有很多,而且写的很干,与我原本想的洋洋洒洒上万言大不相同,磕磕绊绊的有的没的。按照习惯,现将论文总结备案如下:
1、在写作论文之前,资料一定要准备充分。对于原始文献资料一定要滚瓜烂熟,比如我写南北朝道教造像,一定要把南北朝道经的目录先整理出来,伪经要先挑出来,不能作为参考资料。还要把道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开来,以兹进行线性对比,更能让你对某些词汇有一定的敏捷性。如此才来由此及彼,进行广泛性的探讨。对于图像,一是要找考古报告翻阅,编号;二是要对图像的细节部分做到烂熟于心。如此方能掌控图像特征。
2、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暂且放下,该干嘛干嘛。我论文中遇到过很多坎,很多时候都越不过去,不要老纠结于一点。写吧,只有写才能让论文更加丰富。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一路写过去,一路改过去才是正常情况。
3、资料的积累不是正道,只有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出奇制胜。在我开始写作论文的时候就不愿意落入俗套,想要尝试以多个视角去阐述问题,当然,事实上我是做的不够的,但是只有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摘要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实施就业教育创新已成为必然。在承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方法基础上,针对当下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改革汉语言文学教育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必经之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可归为两大类:一类为教师方向,另一类则是文秘方向,本文就这两个方向的就业教育创新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就业 教育创新 师范 文秘
一、 师范类方向就业教育创新
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决定生产的方式和数量。消费促进生产,如果把学校培养出学生比作生产的话,那么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就是一种消费。时代在前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生产出逢时对路的“产品”、产学结合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来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就当前中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看,更重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很大。相对来说语文教学等实践方面则被忽略了。很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课程,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困惑——学不能致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提倡创新性课程设置。身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他们是对后代人影响最早,也是最久远,最深刻的群体,中国的人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教育观念非常重要。高校汉语言专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观念,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一批预备队员,以便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习下去,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必须对传统的“一听到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封闭,很多同学都带着“熏”和“浸”的意识在听课,当然,这种听课方式可以好好的感受大学教师的学者风范,体会他们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讲述,但是,很多同学听完后脑子里面什么都没留下,也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样去让自己以后的学生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把学生纳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熏”、“浸”之后的“刺”和“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它的人文性,学生不仅在本专业可以学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本专业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生将来步入教师队伍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增强课程设置的人文性同时也是为了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当下小学和中学教学都提倡人文教育,对小学生、中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给学生减压,所以,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人文性元素是对同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二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只要带“两只耳朵”去上课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把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同学,让同学们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提一个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具有建设性。
2.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要通过理论性的课程汲取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作为一个教者,他必须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懂得实践,就有“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的感觉,学得再好,不懂得教,也不是一个好老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势在必行。老一套的实践方式无非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出去实习一个月,这种方式可能对某些同学有用,但是它只是给同学一个实践机会而已,并没有在观念上给学生们一个实践的转变,有很多同学并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等到自己适应老师的角色之后实习已经完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从观念上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有老师的观念在他心中,在大学四年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
二、文秘方向就业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