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毕业论文作品(通用6篇)

个人学习 21 2024-02-09 08:12:19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1篇

1.强化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观念

美术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可以使学生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添加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情趣与活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审美能力提升,从而整体改善和提升社会的内在品质。

2.完善美术教育设施

美术教育设施完善是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完善美术教育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发展美术教育,让中小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能见到或触摸到同书本中相应的实物,不仅仅能从书本上看到物体,更能在学习中真切感受物体。这样就把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3.提倡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设法把课堂多样化,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目前部分中小学课堂美术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要变只能在教室里进行教学为多样化教学,把学生从教室内引向室外、从校园内引向校外。校外的美术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艺术创作源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限于甘州区中小学目前的环境条件,想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极有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广泛地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美术资源。张掖市是一个多民族城市,有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如裕固族的服饰、藏族的唐卡等。张掖不仅有来自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如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康乐草原、国家湿地公园等。教师可以把地方的美术资源带到课堂上,开发民间美术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受乡俗之趣,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教师不仅解决了因缺乏教具而无法进行美术教育的问题,而且可以让美术课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4.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理论知识素养

中小学是美育阶段重要的一个时期,要求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这与实现美术教育目标有着重要关系。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爱好兴趣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观念客观化、理性化,并通过一系列的媒介物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念。”①教师要让学生在制作物品和图像过程中,独自或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2篇

1.了解水彩画的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知悉水彩画是用大量的水和透明颜料在水彩纸上进行绘画的,水与色彩的透明感是它的特点。水彩画讲究用水,调配得当可以在纸上形成透明且爽朗的艺术特色,给人一种特别整洁纯净的美感,同时也要注意水用多了,画面水迹太多,颜色游移,得不到所需要的形体和颜色,反之则没有润泽与透明,使得颜色脏而干。水在水彩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懈的练习与结合驾轻就熟的笔法才能逐渐掌握与适应。

2.运用技法与特殊技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彩画技能。比如:干画法、湿画法的不同运用与不同效果。干画法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多层叠加,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不过这种画法多次的叠加会使画面变得脏污、浮色和呆板。湿画法顾名思义是在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着色的方法,也就是在画第一遍色未干时再画另外一种不同的颜色,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美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干画法与湿画法的结合上,指导学生干画法与湿画法要恰到好处,胸有整体,并从局部画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掌控水与时间变得容易,两种画法并用合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能降到最低。画出的效果爽朗流畅,运用自如,就能于对比手法中出现丰富生动的效果。

3.大胆实践,张扬个性,培养审美、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尝试用一些特殊技法绘画一些肌理。如:酒精、盐、松节油、菜汤的喷溅,塑料包装物的肌理,有规律的印章刻印法,用蛋清或蛋黄调色加厚处理,利用丙烯和树胶调色,等等。开始动笔时一些学生胆小,怕弄脏画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典型示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绘画。例如用松节油、菜汤喷溅在纸上,一开始在白纸上喷溅或在画过颜色的纸上喷溅,再用水彩颜料覆盖,画面出现排斥第二层颜色的斑点露出第一层的颜色,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丰富的颜色对比和所需要的肌理。通过水彩画学习,指导学生用特殊技法作画,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开拓题材,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利用使得生活和学习水x交融,使学生更容易发现美,强化创造美的意识。四、结语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须学习的课程,作为美育的一项,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独特的'特点。使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会使得作品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与美感。要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彩画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水彩画创作,在水彩画创作中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3篇

美术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体验轻松快乐,在轻松快乐中产生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要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等。多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欣赏美术作品,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提高视觉审美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理解并感悟生活中的自然美。通过美术教学,学生能在图像视觉方面正确地反映现实,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培养对造型与色彩的喜爱,增强学生绘画才能。在欣赏作品和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感和评价美的能力得到大大发展。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4篇

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多种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构建艺术环境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绘画与创作,促进思维、情感、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技术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养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把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绚丽多彩、有滋有味的美术活动中,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注意营造艺术学习气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通过美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充分发展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度、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5篇

1.课例问题

纵观人美版教科书中的中国画内容,给人留下一个强烈印象,就是中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中国画是运用笔墨在宣纸材质上表现的一门艺术样式,这显然与中国画的真正内涵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为了认识和体验中国画,以及培养学生树立爱护传统美术的意识,并不是肤浅地了解和尝试,而是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在实践、欣赏、评述、探索中真正理解中国画,显然此套教材与此目标尚有些距离。

(1)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其一是课程内容单一,前后内容似有重复之嫌。如在5册第15课《彩墨游戏(一)》和6册第8课《彩墨游戏(二)》,这两课都是体会和尝试水彩和墨色的渗化效果,但并未呈现出递进的学习内容。而有关墨色渗化的技法及对宣纸材质的认识,在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和第4课《笔墨的情趣》中又再次出现,虽与前面要求有所递进,但内容较为单一。其二是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画从表现形式来看,有写意、没骨和工笔之别,此套教材主要关注了写意画而忽视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中国画的全面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在第四学段(7~9年级)完全可以安排工笔画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拓展学生的中国画表现能力。同时前后课程间缺乏系统性的建构,教学目标并不清晰,难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画的能力。在教材中有多课是使用水墨材料来表现,但未涉及任何有关中国画审美和造型特点的内容,诸如7册第12课《娇艳的花》、8册第8课《用彩墨画鱼》和9册第7课《动物的脸》。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清晰和课例中的图例选择不当有关。

(2)知识点有待商榷。教材中传递的知识点应是经过反复考证后形成的认识,因此,对知识点的表达必须慎重,但教材中的某些表述显然值得商榷。如在16册第3课《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编写者把中国画的形式美归纳为四点,并在“章法之美”中谈到了中国画的形制,在图例中也展示了各种不同形制的中国画,显然编者也意识到中国画形制的独特性,但把形制置于“章法”之中似乎并不妥当。章法是指表现物象在画面内的构成方式,而形制则是画面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装帧方式,显然“形制美”也是“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把它从“章法美”中独立出来更合适。在16册第4课《用电脑画山水画》中编者写道:“在空间处理上,中国山水画运用散点透视,‘以小观大’,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形成了完全不同于风景画的独特的画面效果,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来绘制山水画。”其中“散点透视”一说值得商榷。“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意即“看透”。透视学即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所以透视的基本特点是拥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这一原理源于西方,“散点透视”的提出者想借用西方古典绘画中“透视”这个科学名词,来形容中国画中局部纵深的空间表现手法,但又苦于在画面上找不到固定的消失点,因此,臆造了“散点透视”这一概念。若细究其理,中国画不仅在局部组织上,即使在单个元素,如一树、一石上也是找不到消失点的,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未以固定视点来观察物体,而是采用了“游观”的观察方法,也就是画家并不限于一时一地的“目之所见”,而是“目识心记”后对自然的整体观照。可见,西式“定点透视”与中式“游观”的不同观察方法体现出的乃是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而“散点透视”说法的产生乃是对自身文化特色不自信的表现,虽然此说法沿用了多年,但此说中的不合理性应引起编者的重视。

(3)课例中文字内容不贴切。课例中文字说明不多,有些说法流于空泛,很难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如14册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课例,探讨的是有关“真”的美学问题,编者在图例上虽然选择了中西不同的绘画作品,但却未对西画作品进行评述,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中西艺术中对“真”的不同观念。而文字说明和图例间的关系也不密切,有些文字表述上显得语焉不详。为了更加准确地传递课例的主题内容,有必要精炼文字,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文字说明的比例,或可增加图例的文字说明,以此提高文字和图例的相互联系。

2.图例问题

教科书中的图例是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图例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图例进行探讨。

(1)古代与近现代图例比例失调。人美版教科书共选用中国画作品73幅,5幅重复,重复率为7%;古代作品23幅,占33.8%,近现代作品45幅,占66.2%,可见古代与近现代画家作品在比例上严重失衡。中国画历经了1 000余年的演化发展至今,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孕育着不同的时代风尚,其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近现代中国画的变迁。近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而近现代的中国画也多表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在图例中以近现代为主,会使中小学生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有所偏颇。

(2)图例选择面较为狭窄。在此套教材中,齐白石作品共选用10幅,占图例比例的14.7%,可见编者对齐白石作品的偏爱。教材10册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选用齐白石作品无可非议;而14册第1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则完全可以选用别的图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图例的重复在此套教材中屡有出现,不禁让人联想教材编写者看待中国画的眼界似乎有些狭窄。

2019毕业论文作品 第6篇

什么叫美术?美术就是美的艺术,美不等于画画,但画画也是美术。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追求人文性和情感。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自然生成美好天性的最佳方式,也是自然形成生命质量、健全人格的最好途径之一。人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不可能天生就具有艺术的欣赏和接受能力,常言道:“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人,都是有缺陷。”美术教育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境体验、启迪感悟等途径实现“健全人格”的教育,使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艺术化地生活,进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1.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发展现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各种艺术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艺术魅力,不断丰富审美体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爱因斯坦的美学修养非常突出,他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和谐美,比如时间和空间、物质于运动的关系、中子星成双绕轴转动等,世人把广义相对论看做“伟大的艺术品”。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践表明,美术教育具有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健心的功能,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激情、直觉、意志等智力因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感知、体验、想象能力,有利于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美术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艺术最重要的途径和最有效的载体。从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华文明就传承在了艺术的宝库中。无论是响彻世界的敦煌文化还是创造奇迹的长城文明,它们都熔铸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持久的因素。通过美术教育,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薪火不断、世代相传,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3.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领导和帮助学生点亮人生、润泽生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美术主要用形象表达思想,以丰富情感和培育想象为基本特征。它的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升华心灵境界,激活学生爱美、审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智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选拔几个美术苗子,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不能像买卖一样当场兑现,立竿见影,既看不到,又摸不着。

上一篇:采矿工程毕业论文ppt(合集6篇)
下一篇:环保毕业论文(精选10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