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19
2024 / 07 / 23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的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医闹”现象的发生:患者家属围堵医疗机构,殴打甚至杀害医护人员,甚至在医疗机构滞留患者的尸体或者设置灵堂等等。 医患关系本是鱼水共存、唇齿相依的关系,医患双方的利益应该是统一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种种暴力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对于减少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强、争议大、矛盾突出,是司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所以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解决这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法谚有云:“举证责任分配是民事诉讼的脊梁。”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自然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医患双方实体权利能否实现,关系到医患双方在诉讼中的胜败,因此,如何在医患双方之间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如何让医患双方公平的承担举证责任,是医疗侵权诉讼的焦点之所在。
所以,我选择了“医疗纠纷制度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作为我的论文主题。对于此篇论文,我打算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只有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才能公平公正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对于本文,拟从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入手,比较国外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找出我国现在实施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 提纲如下:
一、我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举证责任由患者承担
(二)第二阶段: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
(三)第三阶段: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二、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一)过错原则——专家责任体系
(二)“说明责任”分配
(三)过失大概推定原则
(四)表见证明规则——生活经验法则
三、现阶段我国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1.学理上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立法上不同归责原则下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二)不同医疗纠纷类型下举证责任的划分及其缺陷
1.医疗技术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2.医疗伦理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3.医疗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损害纠纷举证责任的划分及缺陷
四、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制度
(一)举证责任缓和制度的充分适用
(二)专家辅助鉴定制度的建立
(三)降低医疗风险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一)我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之前的“谁主张,谁举证”阶段;
第二阶段, 20xx年4月1日以后至 20xx年6月30日以前的“举证责任倒置”阶段,医方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及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第三阶段,20xx年7月1日 《_侵权责任法》施行以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一般由患者证明医方存在过错,医方在特定情况下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进行举证。就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实行区分类型确定举证责任的制度也存在着学历上的分类与立法上的分类的分歧,以至于在举证责任分配上也存在分歧。
(二)外国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
外国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使用比较广泛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欧洲大部分国家将医疗行为责任归入专家责任体系。专家责任的核心要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专家责任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技术性被赋予了高于一般人的注意义务;
另一方面,专家只负过程义务,而不负结果义务。
2、目前英美法院主要采用“说明责任”分配法则。在事实说明自己法则之下,原告无须对被告的过失行为举出直接证据,仅需依据情况证据,基于普通常识判断,即可推论被告过失存在及被告行为与原告之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令被告负责。
3、在日本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程序中,司法实务中经常引用“过失大概推定”原则作为医患双方举证责任分配的指导原则。
4、德国的医疗纠纷诉讼程序中一般适用“表见证明”理论来分配举证责任,其主要源自英美法上的“事实本身说明过失”原则。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合理的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为目的,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发展以及外国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问题的建议。你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同根据下我国医疗纠纷类型的划分
2.现阶段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 3.如何完善我国区分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外国关于此问
题的一般研究及规定,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以期待达到公平公正的解决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本文多采用调查法对我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分配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外国关于此问题的一般研究及规定做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现阶段区分医疗纠纷类型划定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研究,大量掌握相关知识,为提出完善建议提供了知识基础。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1周(20xx年2月24日—2月28日)开题答辩并完成开题报告。
2、第2—12周(20xx年3月3日—5月16日)完成论文一稿,并于20xx年4月25日(第九教学周)前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
3、第13周(20xx年5月19日—5月25日)完成论文二稿。
4、第14周(20xx年5月26日—6月1日)完成论文三稿。
5、第15周(20xx年6月2日—6月8日)论文定稿。
6、第16周(20xx年6月9日—6月13日)论文答辩和毕业鉴定。
七、参考文献
1、陈聪富:《美国医疗过失举证责任之研究》,载朱柏松等:《医疗过失举证责任之比较》,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xx 年。
2、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
4、强美英:《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分担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年。
5、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庄敬华译
6、杨立新:《改革医疗损害责任的成功与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xx 年
7、彭秋红:《我国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研究》,山东大学 20xx 年硕士学位论文。
8、代全喜:《医疗纠纷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xx 年硕士学位论文。
为了飞行安全和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飞行管理部门对飞行人员疲劳问题非常重视,各_航或民航都在进行有关疲劳方面的教育,分析成因和研究对抗措施,尽可能减少或缓解飞行疲劳,提高飞行质量,消除飞行事故隐患. 在引发飞行疲劳的逐多因素中,工作负荷、睡眠、情绪等是常见因素.
飞行负荷过重飞行负荷,通俗地讲就是飞行工作量. 它决定于飞行时间、飞行任务的难易、技术是否熟练、情绪是否紧张、航线上的气象条件、跨越时区多少和座舱的环境条件等. 如飞行时间相对过长, 部分耐力差的飞行人员就可产生明显的或过度的疲劳感[6].
睡眠和休息不足睡眠和休息不足,容易产生飞行疲劳. 如长途飞行, 跨越时区较多, 飞行时间长,作息制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干扰正常的睡眠过程, 这样就容易产生飞行疲劳. 如飞行前睡眠不好,起飞时就有疲劳感的飞行员,在空中对缺氧、加速度、颠簸等的耐力低于正常水平, 容易产生错觉.
不良情绪情绪稳定的飞行员,在飞行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飞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 反之,就会因情绪波动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致使动作忙乱,导致不能发挥正常的飞行技术水平. 而起飞、着陆时的紧张情绪则可能增加飞行负荷, 导致飞行疲劳.
在众多损害飞行人员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因素之中,睡眠不足是最普遍、影响最严重的因素之一. 航空环境中导致睡眠不足的几种最主要的原因,即工作的需要对睡眠的限制,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精神紧张和似昼夜节律的'扰乱.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毕业设计总体功能总算完成了,虽然上个学期交了一稿,但系统的有些功能还是没有完成,这个学期开始又一直在外面,没有时间做,四月份回学校以后总算有时间来完成它了。
我选的毕业设计是基于论坛设计与实现,其实网上开源的论坛多的去了,也不在乎我多写一个,由于是毕业设计,功能就不是做得很强大,要不然完不成就不好交差啦!~
论坛架构基于三层架构,什么是三层架构,三层架构:底层的数据操作层,中间的业务层操作和呈现给用户的界面(表示UI)层。表示层的作用是和用户的操作产生可见的交互,主要是些UI元素,像HTMrip,比如呈现数据,比如收集数据。业务层从数据操作层中获取并组织表现层要呈现的数据,处理表现层收集过来的数据并传递给数据操作层持久化,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在业务层。
数据操作层把业务层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一个持久地数据库中和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绐业务层。层间数据的传递运用业务实体类,业务实体类是一些代表了软件世界需求的剥离了行为的类。没有了行为,这些类自然就是一些数据的集合,而他们的作用,自然也是传递数据。在分层的架构中,使用业务实体类来传递数据更加的有意义。表现层中使用自定义控件和继承自B皮肤控件达到用户换肤的目的。业务层中在客户端使用jt配合正则表达式和在服务器端检查用户的输入来完成对用户输入的验证。数据操作层负责和er数据操作层主要是调用er储过程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运用三层架构,可以让降低各层之间的偶合,比如,我们开发的时候用的是据库,但用户中途说改换er库,假如没有分层的话,或是在各页面都用的是Odbc连接数据库的,这样修改起来非常麻烦,运用三层架构,我们可以在配置直接对数据提供类分离,这样需求变了,只要再写一个数据提供类就可以了!
分层也更加有益于团队开发,在团队开发的时候,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和研究的方向不同,有些人注重页面设计,有些人擅长开发逻辑业务,有些人对数据库操作和存储过程非常了解,如果我们先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先定义好各层接口,各层开发人员对其它层的工作不用担心其实现,调用定义好了的接口就行了,这样就能高效率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其实分层就是用到了设计模式!至于哪种我也不太清楚,或许用到了很多种,设计模式单看书很难理解而且是枯燥的!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按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完成他,以致到现在都还有些理不清头绪,不过大体是按照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实现来的,因为没有分析和设计而盲目的编码是没有意义,到头来只是白干一场!
WEB程序员比以前轻松的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绐客户端呈现的元素都可以在服务器端通过编程来控制,甚至Http请求也封装好了一个类供我们调用,在以前这是办不到的,我们可以通过实现IHttpModu事件和数据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IHttpH理HttpReque
的UI呈现模型中,所有标有Runer”的元素都可以通过编程加以控制,甚至文本也不外如是。而且也表示我们所请求的一个页面也是P可以在中加上tr来跟踪页面请求处理所产生的控件树。UI呈现模型一改以前WEB程序员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模式,WEB程序员可以自己开发自定义控件或复合控件来呈现更加丰富的UI元素,来达到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通过读取文件我们还可以在读取自定义的节点来配置应用程序,比如数据连接字符串,或数据提供类。
还有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角色认证,来对不同权限的用户的UI和操作进行控制。
还有会话,状态机制,让用户在无连接HttpReque交互式的体验。
缓存机制让WEB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性能。
而现在最新版本构升级,其设计是为了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但改进了代码模型来减少冲突,而且还扩展了编译过程以为编译和部署序提供更广泛的选项。框架的扩展性再次通过新的uTPH显示,它们支持建立在,包括个性化、母版页和管理站点。缓存已经改进以允许数据库依赖项和缓存后替代。从内部来看,版本的显著改进;这些新实现结合了许多开发人员驱动的实现,同时沿用了业界的最佳做法。流的台,该平台是为处理复杂的企业序开发而构建的。而新增的'将使用程序绐用户带来像桌面应用程序一样的UI体验。
通过在学校的最后一段时间的编程开发,让我更加熟悉掌握了其相关技术,让我更加对Micro难以言喻的崇拜感!而且为了了解最新的技术,还看了些英文文章和英文书籍。虽然我英语是那么的差,呵呵!
在毕业设计开发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所谓鸟击指的是,航空器与鸟类发生相撞事故。在飞机发展历程中,鸟击事件一直存在,给航空运输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轻则导致航班延误,重则导致机毁人亡。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鸟击事件出现在飞机的起降环节,所以,重视和做好机场鸟击防范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1963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鸟击会议,相当部分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是,音响设备是防范鸟击的唯一有效手段,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生态学因素及其方法,因而成效并不显著。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学知识在鸟击防范中的应用,且取得了较明显的研究成果。我国鸟击防范工作尽管起步偏晚,然而国家民航总局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国内大中型机场均先后启动了鸟类生态学和鸟击防范工作,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所谓生态管理技术指的是,在充分把握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人类的普遍期望,关注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管理策略强调立足于措施所对应的阶段性结果,同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对管理方案的及时、有效调整。
鸟类的食物源治理
喷药灭蝗。直翅目蝗虫不仅体型大,而且数量多,再加上捕捉难度不大,因而成了一些鸟类的.捕食目标。建议以机场飞行区草地为对象,每年均设立样方以实现对蝗虫情况的准确调查,然后邢璞乌海林以调查结果为参考,实施针对性的自主喷药灭蝗措施。2-3月大蝗虫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这是灭杀蝗虫的一个良好时机,能够大幅降低捕食蝗虫的鸦科等鸟类的出现概率,从而防范和减少鸟击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在冬春季节,应对场区内的枯枝败叶进行有效清理,从而实现对虫卵以及越冬幼虫等的有效清除,如此一来,能够明显减少第二年虫口密度。
灭鼠。建议在每年的5月与10月,对生活在机场飞行区草坪中的鼠类展开调查,然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具体方法是,于机场飞行区草坪内选出3处观察到鼠类活动的地方,并将其当作样方,各个样方均划出2hm2的供调查面积,通过铗日法以实现对捕获鼠类的有效记录。然后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确定适宜的投放毒饵的方法,从而实现对飞行区的有效灭鼠,这样能够大幅降低以鼠类为食的隼类等猛禽的出现概率。
鸟类的水源治理初春和仲秋时节,鸟类便会依据习性进行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地表水将会对鸟类产生较大吸引力。为削弱机场飞行区水源施加给鸟类的吸引力,机场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对飞行区土质区范围内的那些凹坑进行平整碾压,防止积水;对生长在排水明沟中的淤泥以及杂草进行有效清理,避免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上述做法能够减轻水源对鸟类产生的吸引力。
鸟类的栖息地治理
清除鸟巢。在春季鸟类进入繁育期之前,机场应制定合理的鸟巢清除计划,对机场内及附近树木上的鸟巢情况予以调查,然后通过人工、机械有机配合的方法以实现对鸟巢的有效清除,同时做好对巢材的回收工作。在鸟类进入繁育期之前清除鸟巢,能够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削弱其繁殖成效,同时还能够降低机场飞行区鸟类的活动频率,如此一来,能防止鸟类在机场及附近的繁殖,也不会给鸟类繁衍带来过大影响。
割草作业。机场应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对飞行区范围内草地的管理工作,对草高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不超过30cm。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助航灯光等重要设备周边1m范围内的草地,应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通过机械、人工相结合的办法清除杂草,防止鸟类在附近活动,给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20xx年1月8日办公楼514办公室
教师对我们进行了集中教学和分别指导,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对我们进行了论文选题方向的指导,每个人都确定了大致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方向。
2.对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资料要求和引用文献的要求以及格式要求进行了简要说明。
3.为我们推荐了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提议我们在先阅读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论文和权威文献,开阔眼界,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
4.提议我们思考论文所采用的具体题目与研究设计,以便下次交流指导。
疲劳的监测主要从睡眠状态、生物节律、脑电图、心电图、体温、脉搏和血压几个方面进行监测. 关于疲劳的评价主要从主诉、量表和飞行日志等进行分析评价.
1992年,澳大利亚Snell等[7]人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生理学测试,试图从血液测试中判断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和身体中铁的代谢状况,以此监测慢性疲劳的程度. 1991年美国Coen等根据个体无氧阈来控制长跑训练,以利于更好地消除疲劳. 同年,意大利的French等[8]对优秀长跑运动员运动至疲劳时通过摄入咖啡因来缓解和消除疲劳. 有研究表明由于长途飞行疲劳的飞行员的警觉性时常减低,甚至在应急状态下也是如此,因此,Cabon等[9]应用飞行员活动电子监测仪(the electronic pilot瞐ctivity monitor,EPAM)对飞行员的警觉状态进行连续监测,并限制困乏状态如打盹以预防睡眠惯性,并用脑电图、心电图和心率等生理参数进行监测,以证明EPAM监测飞行员低警觉期的能力,结果表明是可行的.
1987年最早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订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诊断标准,并于1994年加以修订完善[10]. 该标准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金标准.
用瞳孔的遮闭状态来判断疲劳 . 通过对眼动仪瞳孔模块输出视频的图像处理,由此推断瞳孔的遮闭状态,计算出用于疲劳判定的眼睑闭合度值. 主要观察指标:从图像采集卡中采集的图像反应了被试者瞳孔的开闭状态. 计算出用于制定疲劳的眼睑闭合度值,推断被试者的疲劳程度[11].
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的提出. 分析阐述了用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评价心理疲劳的可行性以及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提出了采用不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不同层次与性质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设想与思路,如用内分泌激素等生化指标检测评价负性情绪性心理疲劳,用ERP等生理指标检测评价认知性心理疲劳等;提出进行相关研究时应特别注意检测手段与指标的检测效度、敏感性、适用条件、综合评价、个体差异等,以避免研究工作走向歧途[12].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改变. 通过设计一种高输入阻抗,低噪,抗干扰性强的前端表面肌电信号(SEMG)采集器将驾驶员的腰部肌肉疲劳信号采集到DSP处理器上. 实现疲劳状态在DSP处理器上的定量描述. 从而实现疲劳驾驶检测[13].
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 徐先慧等[14]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方法检测16名北京—美洲、北京—澳洲和北京—欧洲航线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另外检测10名国内昼间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作对照组. 结果发现跨时区飞行使飞行员HRV 谱成份的昼夜周期节律显著降低.
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 飞行疲劳可以使飞行人员操纵能力下降,造成错、忘、漏,是导致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开辉等[15]应用 JD/PW25型高级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对 49例飞行疲劳的空军飞行员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达到了消除飞行疲劳的目的,收到较好疗效.
付兆君等[16]探讨睡眠剥夺条件下服用咖啡因对情绪情感状态的影响. 实验中服用咖啡因后,POMS量表(取自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中的指标有力-好动高于安慰剂组,疲惫-惰性、困惑-迷茫得分低于安慰剂组,表明服用咖啡因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剥夺引起的不良情绪 ,提高积极的情绪要素水平 ,降低主观疲劳程度,使人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