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毕业论文(热门5篇)

个人学习 5 2024-02-24 10:24:25

医药 毕业论文 第1篇

摘要: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集应用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纷杂的医药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满足了当前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要求。这对于我国当前培养应用型的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应用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融医学、药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一门课程,主要讲授在市场营销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医药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医药营销活动等知识内容。众所周知,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一门理论课,它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当前的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任课老师如何把乏味的医药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这一直是老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它通过在课堂上对典型营销案例的分析讲解,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进去、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1]。因此,研究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运用对于当前我国培养具有应用性的医药营销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当前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现状

1.1授课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老化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任课老师在讲授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时,没有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照本宣科,严重地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医药市场营销学的老师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电”,除了具备医药方面营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课程知识[2]。同时,老师们还要不断地进修和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2重理论和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在课程设计上仍然是理论大于实践,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营销案例,甚至还出现一味的理论灌输,让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处理好课本知识、社会实践和市场环境之间关系,必将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将大大折扣。若教学理念不进行更新,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充其量也不过是掌握了一些市场营销技能的_营销匠_而已[3]。

1.3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学存在偏见

众所周知,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主要开设于医药学类院校,其授课对象比较局限,主要是一些医药类学生。对于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的学习范围之中,主要学习医药学专业知识,很少接触相关的人文学科,如果让他们立刻从临床或实验研究转入到学习人的心理、行为等知识,通常会他们会表现得排斥或抵触,缺乏学习热情,难以融入到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学习过程中去。另外,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作用,毕业以后可能用不上,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出现逃课、旷课等现象。这种错误的偏见必将影响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作用

医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决定了该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营销活动中的典型事件进行现场模拟、情景描述,让学生参与进去,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进而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事实上,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于市场营销学。早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就已经使用管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并由此开辟了案例教学的先河。在1912年,市场营销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大纲要求精选一些成功的营销案例进行分析,鼓励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中,从中分享成功的营销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任课老师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引入一些与营销有关的新观点和新问题,营造模拟营销环境,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营销环境中掌握营销的技巧和和方法,彻底实现从说教式的“一言谈”到共同参与的“群言谈”的“华丽转身”。在医药营销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为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4]。

2.2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多项性互动过程。现代行为心理学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较单向和双向交流具有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潜能。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案例教学通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根据案例基础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碰撞、互相切磋,最后在组内讨论、组间学习,最终达成一致观点。案例教学另一个最重要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的医药营销情景,迫使同学们积极去思考、去分析和讨论,进而帮助同学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和锻炼,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实施和应用

3.1认真挑选优质营销案例

调研发现,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所选教学案例的质量。一般来说,成功的教学案例一般会具备时代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因此,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精选优质案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医药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紧扣教材大纲;二是所选案例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最好能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实现情景再现;三是所选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所选教学案例要难易适中,篇幅不能过短或过长,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否则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3.2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老师应根据班级的人数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各组之间要分工明确,保证分组合理化。老师把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分配下去,各小组认真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观点。同时,各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最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价。对于一些同学们提出的过激观点或结论进行修补和更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对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和补充[5]。

3.3加强案例教学的管理机制

学校除了在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方面配置相应的师资资源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保障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由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案例较多,学校可以设立案例库,成立专家组,对这些的教学案例进行筛选和评价,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进入案例库并进行立项资助。同时,学校每年还要不断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和补充、形成多维度、多层次案例教学评估机制,主要从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以及案例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完善,从而形成可持续、健康的、有效的案例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6]。

4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药方面的营销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社会必需、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一线从事医药营销学的教师,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学校应鼓励老师们走入社会进行实践锻炼,或者进行培训或进修,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各高等院校要在案例教学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然而,当前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医药 毕业论文 第2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验技术开始增加,这也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检验科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能够对多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数据。文章对现有的基层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高;思考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能为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提供最有力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1]。因此,浙江省慈溪市长河中心卫生院就如何提高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了探讨。

1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检验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医学检验名义上是作为一个医院的辅助科室,但它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却是必不可少的科室。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但工作人员思想上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对于检验质量一事缺乏关心。在日常工作中,若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不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爱护与交流,因此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难以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老资历的检验人员,对于出现的新专业知识不加以学习,原有的专业知识开始旧化,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操作水平不足,降低了检验水平,增加了在操作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医院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培训,供大家交流学习[2]。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意识也严重不足。现代医学对于医学实验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标本采集、化验,为了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预防或者对人体的健康指标进行评估,而是要求实验室能够对所得出的结果做出合理解释。临床科室之间也应该增加联系,以便对病情进行了解,来确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1.2临床检验标本采取不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的高低,而全面质量监控则分别包括三个阶段———实验之前、实验中和实验之后,实验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误差,而实验前的误差占据总误差的68%,这也使得在实验之前采集临床检验标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医检人员由于自身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在采集标本时,不能根据不同的项目选取最佳采取时间。如果医检人员不能意识到而选择错误,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医检人员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取对应的抗凝血管,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方式来采取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验收标本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规范措施验收,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按照拒收制度退回,并做好记录。送检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应该按要求保存好[3]。

1.3不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在实验之中需要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而在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因为检验方法、人员职业素质、仪器设备状况、医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然是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试样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测,也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样的结果,这说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是存在误差的。但是部分检验人员在实验之中却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使得误差范围大大增加。检验人员需要详细掌握检验的注意事项和检验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并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加强制度管理,保证管理有章可循,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监管,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实验环节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高检验人员的个人能力。特别是一些检测成本不高的检测,这种方法值得应用[4]。

1.4阶段性质量监控不能保障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好,在排除多种因素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之后,再对采集和处理的标本进行重点监控。认证了解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同一时间还要参加_门临床检验核心部门的测评。工作之前要对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查看并做好维护工作,务必要把实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对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好,出口管要进行认真的执行检验,检验结果要反复核对,切不可因为医检人员自身因素而不对检验结果进行核查。医检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也要做好保障,如果不能相互协调,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

1.5实验报告不能及时登记或者忽略

在实验之后,要及时将结果进行登记并把报告送至患者或者相关科室。若实验报告不能够及时送达,很可能造成治疗时机的延误。部分医院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忽略或者不重视,因而不进行登记。其实从实验结果来看,登记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询问,一方面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得出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便于研究[5]。

2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

2.1提高效率

医药 毕业论文 第3篇

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药学与医学检验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为例,关于如何根据各实验室的不同功能,合理摆放实验室实验仪器和器材,以及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做以分析探讨。

1 合理安排实验室的整体布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设在教学楼A 区五楼实验室,分别由6 间实验室构成,实验室编号为: 529、530、531、532、533、534。这几间实验室彼此相邻,以满足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和紧凑性。

2 实验室的具体安排和设计

2. 1 529 实训室( 仪器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仪器分析学、仪器维修。

( 2) 实验室配备。实验室的四面墙均设有电源,分别摆放供实训课程常用的临床仪器: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沉分析仪、血象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实验室中间摆放由附属医院提供的示教仪器,包括: 不同品牌的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血沉分析仪、血象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其中包括希森美康的各型号仪器,如: SYSMEX R - 500、SYSMEX SF - 3000 、SYSMEX UF - 50、SYSMEX KX - 21、SYSMEX F -B20 、SYSMEX AD - 270,这些仪器按照型号排列摆放,相当于此品牌仪器在临床上的一个发展史的展示。实验室配备冰箱1 台,供临床学检验和血液学检验专用,用于存放一些血液标本、血液实验试剂盒和仪器校准试剂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验、尿液分析仪结构、调试、使用、维护等。

( 4) 特点。此实验室是由原来的教师办公室改造而成的,所以已具备空调,可以为实验仪器提供适宜的运行温度,但是电源插座设置不是很充足,水池只有一个符合办公需求的小水池,有待改进。

2. 2 530 实训室( 采血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

( 2) 实验室配备。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3) 主要实训项目。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验等

( 4) 特点。房间较小,相当于正规实验室面积的一半,且模拟临床实景操作,配备采血窗口,以采血窗口为界将实验室划分成两部分。学生可以在采血窗口模拟临床的采血过程,然后运用采血窗口后面区域的常规临检仪器,直接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采血室与其他实验室配合使用,在校医院的监督下,可完成每年新生的体检工作。

2. 3 531 实训室( 显微镜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学。

( 2) 实验室配备。水浴箱、离心机、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实验室配备冰箱1 台,供微生物学检验专用,主要存放微生物菌种、血平板和微生物生化管和药敏纸片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球菌检验、培养基制备( ss·胨水·KIA·MIU) 、肠杆菌科检验、非发酵菌检验、真菌检验、线虫、吸虫、绦虫、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镜下观察、复染色法、单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生长性状观察及接种技术、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菌种保藏、微生物生化试验( 糖、蛋白质、酶) 、常见致病菌鉴定( 编码技术) 、细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菌体、菌落、芽管、假菌丝)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酵母菌) 、平板菌落计数法( 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

( 4) 特点。标准的显微镜室,配备45 台显微镜,能够保证实验学生每人一台显微镜,为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提供可靠保障。且实验室两端有水池,适合微生物和临检、血液等较复杂的染色操作。

2. 4 532 实训室

( 1) 承担课程。免疫学检验、仪器分析学、细胞生物学。

( 2) 实验室配备。722 分光光度计、水浴箱、离心机、水浴箱、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等。所有玻璃仪器按照名称、规格、数量分别储存在12 个靠墙的柜子里面,抽屉、柜子分别加锁分类储存各检验专业课程的常用实验器材。配备冰箱1 台: 免疫学检验专用,用于储存免疫学试剂盒、标本、标准品、仪器校准试剂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免疫凝集实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甲胎蛋白的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胶体金法对血HBsAg和尿HCG 的检测、抗体提取纯化实验、甲型肝炎病毒IgM 抗体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离心机结构、调试、使用、维护等。

( 4) 特点。标准的实验室,具有大量的储物功能,相当于医学检验专业的一个小型库房。且实验室一端有水池,具备标准实验台,实验仪器齐全,可以完成很多复杂实验的前处理阶段。

2. 5 533 实训室

( 1) 承担课程。临床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学。

( 2) 实验室配备。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箱、离心机、移动式紫外线杀菌车等。配备冰箱1台,微生物学检验专用,主要存放微生物菌种、血平板和微生物生化管和药敏纸片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血细胞计数板使用、RBC计数、WBC 计数plt 计数、血涂片制备、WBC 分类计数、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检查、RH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BM 正常形态阅片、贫血阅片、白血病阅片、球菌检验、培养基制备( ss? 胨水? KIA? MIU) 、肠杆菌科检验、非发酵菌检验、真菌检验、线虫、吸虫、绦虫、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镜下观察、不染色法、单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生长性状观察及接种技术、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菌种保藏、微生物生化试验( 糖、蛋白质、酶) 、常见致病菌鉴定( 编码技术) 、细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菌体、菌落、芽管、假菌丝)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酵母菌) 、平板菌落计数法( 土壤中细菌总数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4)特点。标准的显微镜室,配备45 台显微镜,能够保证实验学生每人一台显微镜,为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提供可靠保障。且实验室一端有水池,适合微生物和临检、血液等较复杂的染色操作。

2. 6 534 实训室( PCR 实验室)

( 1) 承担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 2) 实验室配备。PCR 仪、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漩涡混匀振荡器、低温冷藏冰箱、药敏细菌鉴定仪、超净台、摇床、DNA 测序仪、酶标仪和洗板机等。

( 3) 主要实训项目。乙肝病毒定量、丙肝病毒定量、耐多药基因表达、HIV 抗体。

( 4) 特点。PCR 实验室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分为试剂制备、标本制备、扩增产量分析四个区域。各区域应完全独立分隔,无任何的空气直通。空气流向应由室外向室内,可通过在室内设置的通风、排风设备达到空气流由室外向室内流动的要求。

3 结语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的整体设计和合理布局是实验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总之,现代化的管理,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仪器,以及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为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同时适应社会需要和善于面对挑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医药 毕业论文 第4篇

血液检验作为患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果检验出现了误差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又称为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2]。本次选取我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采取血液标本后进行检测,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xx年1月-20xx年12月的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血液指标进行监测。男性为111例,女性为89例,年龄为15-80岁。

仪器和试剂:Sysmex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方法熟练采取静脉全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的血常规真空管中,立即轻轻混匀静置。将200份血液标本放在22℃的室温下分为两组,每组100份,分别在22℃和6℃条件下,放置4h和8h的后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

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检测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室温(22℃)条件下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比较在室温条件下,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改变程度逐渐加大,且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放置4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放置8h时,红细胞为(±)×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P<)。

低温环境下(6℃)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比较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标本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放置4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放置8h时,为红细胞(±)×1012/L、白细胞为(±)×109/L、血红蛋白为(±)g/L、血小板为(±)×109/L,(P<)。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是数据结果准确保证的基础,所以在临床血液样本采集过中,需要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3]。

采血人员在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前,需要对采血管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产品而影响检验结果;采血人员需要对检查指标的生理变化完全掌握,在最合适的时间内采血,避免时间不当而影响结果[4]。

检测的环境温度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影响比较大,血液分析仪计数的最适温度为18℃~22℃,保持稳定,才能有效保证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结果有影响。

加强宣传教育与指导:在抽血前检验人员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抽血的注意事项,加强血液检测知识的宣传,并要求体检者不进行剧烈运动,停止服用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药物,并一一核对服务对象的身份信息[5]尽量避免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检验误差。

提高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科室需要严格规范采血和检验的过程,牢记各类检验所需的采血量,并能够熟练指导服务对象采用正确的体位采血。检验人员需要避免在已经输血、输液的部位再次抽血,需要选择对侧肢体,止血带要根据患者情况对松紧进行调节,避免长时间对血管进行压迫,采集到真空管内的血液应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而发生凝血[6]。采血人员应该多熟练抽血技术,快慢适宜,防治发生溶血。尽量避免因检验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的血液检验误差。

每日开机后,应先做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室内质量控制是质控的主要环节,它能够保证仪器测定值的稳定性;室间质评可以解决准确性和参加室间结果协调一致的问题,这是保证成批测定标本不会产生明显误差的重要部分。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想取得准确的数据,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进行严密控制和监测,尤其应大力提高对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判断、表达及计算能力,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才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医药 毕业论文 第5篇

【摘要】以我国当前的医药营销人才为例,从我国的医药营销人才身上体现出了素质普遍不高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医药企业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行培养,已经是成为了我们现阶段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现状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医药营销人才。

【关键词】医药营销人才;现状;培训建议

1.医药营销人才能力培养的的原则

战略导向原则

现今企业战略性任务已经包含医药才的营销管理,营销人才培养建立在企业的需要和发展战略上,因此,此文认为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应该遵循战略导向原则。

绩效导向原则

医药企业的价值要想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重视与人力资源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提供附加价值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提高岗位绩效,有助于有效的培养行销人才。在岗位绩效的导向下,使医药企业有效的关注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向。

“以‘学习’为本”导向原则

医药市场的竞争与日俱增,为了能使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企业必须注重医药营销员工的培养。通过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使员工用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弥补自身的不足、发扬自身的优点。

2.医药营销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存在的现状

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通常把医药营销队伍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依靠自身经验型;第二种是医药专业知识型;第三种是营销为主型。营销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由多元化的人员组成造成的。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统计,营销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并且绝大多数人把营销工作片面的理解为“卖东西”,并不了解“营销”的真正内涵,因此片面的认为不需要专门花费时间学习营销知识。这也是导致很多企业中营销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强调医药企业,忽视员工

目前,国内的许多医药企业主要把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营销技巧视为重点。随着医药企业的不断扩大发展,进而安排强制性的培养内容,这种做法虽有助于员工的工作,但却忽视了员工自己的意志。因此,一味的强调医药企业并不能解决企业长期发展,只是解决暂时的问题。

3.医药营销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培养手段单一

目前,“课堂十实验”的培养方式是多数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常用手段。但是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其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全与社会实践脱离的。即便一些院校能够有条件建立一些专业实习课程,但大多也是流于形式。

忽视评估

医药企业的培养没有达到员工期望,的员工对企业的培养还不够满,这主要源于企业自身原因这,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收获的额成效与付出却不成正比,这主要归结于医药企业缺乏在营销人才在培养上的评估。

4.加强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的建议

重视高校教育,推进优秀营销人才培养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体制都有待改革和创新。高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是重点,除此之外,专业教师的学历、经验以及科研能力也十分重要。国家方面也需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给高校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而创造出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还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把医药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组织起来,共同促进,不断进步,这样才能使医药营销人才的规模不断壮大。

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

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专业课教师根据医药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所达到的效果也同样重要。例如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既要有专业的医药知识又要有出众的口才,这就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实际的技能。

开展医药营销实验室教学。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营销专业是全面的,并没有针对性,只有少数的医科类院校才开设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的营销专业,所以,这些医科类院校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与营销相关的客户关系教学、电子商务教学相结合,这样就形成一个属于医药营销专业的实验室教学。

采用分段式实习模式。医药营销专业十分注重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寒暑假实习计划,重点是一定要进行分段设计,每个学期的实习计划都要根据本学期的学习课程来制定,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制定适合的实习计划,设定好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方式。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职业培训。虽然学生进入大学最基本的是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定期的职业培训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就业方向的明确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职培训可以根据岗位的需要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管理人才,注重客户管理能力、整体策划意识、团队管理能力等的培养是目前职业培训的重点。第二层次是基层营销人员,对于基层销售人员,应该注重其市场开发能力、药品专业知识、客户服务能力等的培养。设计一套完善的系统化的培训管理体系,激励有效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培训。小结医药营销人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医药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医药营销行业能否积极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医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重要因素。医药产品要想充分体现出价值,必须要借助于医药营销人才的宣传能力,才能让医药消费者了解医药产品,从而进行消费,最后促进医药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对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医药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银媛.我国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方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14:116.

[2]肖晗,朱民田.浅谈我国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中国市场,20xx,09:47-50.

上一篇:河南自考毕业论文(热门11篇)
下一篇:毕业论文设计属性(优选8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