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完整版(实用10篇)
44
2023 / 11 / 24
1、内容清晰、重点突出
一般的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与特色、预期成果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已有基础、研究进度安排、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等。
其中已有基础包括: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关于人员分工:因为是项目申请开题,要附加说明负责人和成员的成绩(如学习成绩,是否为优异生,参加实践活动、比赛的经历和成绩、特长等等)
经费预算:主要用于资助项目实验费、材料费、书籍费、论文版面费、调研差旅费等研究费用。
对于大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的,够复杂的!但毕竟是国家级的项目,要做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了,一定要认真对待。
2、控制好时间
在规定的答辩时间内,把问题,特别是重点讲清楚。事先要演练一下,控制好时间。
3、关于回答评委提问
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如果是不会、不清楚的问题,还有陈述中存在的错误、漏洞等,如实说明,是没有考虑、还是忽视了,不要罗嗦一堆理由,纠缠不清。
如果想让评委和自己都满意,事先一定要成分准备,围绕项目的相关问题、评为可能会问及的问题等等。充分准备了与没有准备肯定是不一样的。
4、充满自信,声音洪亮
不管是讲的时候,还是回答问题,都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时间仓促,说得不周与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补充、批评指正。
一、毕业论文答辩组织机构
(一)答辩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与组织协调。成员如下:
组长:张敦力
副组长:王华
成员:龚翔王昌锐彭艳陈波王征徐欣蒲文燕
秘书:王芹
(二)分散答辩
1、分散答辩工作组
学院统一安排7个答辩工作组,负责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具体实施,答辩对象是通过学院第一批答辩资格审查、成绩评定为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学生。
2、分散答辩小组
教研室统一安排答辩小组组长及成员名单,分组安排将在论文系统中进行查询。
(三)集中答辩
学院统一安排该类答辩,第一批集中答辩学生为通过学院第一批答辩资格审查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简称推免生)、指导教师评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
(四)推迟答辩
第二批答辩的学生,学院另行安排,具体等学院网站公告。
二、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的安排
(一)各分散答辩小组人员构成,见附件
(二)答辩期间
1、第一批分散答辩期间
答辩期间为5月3日— 5月12日。分散答辩利用老师无授课任务的时间进行,具体时间、地点由分散答辩工作组的负责人、各小组组长与学生协商确定(如需借用会议室,请提前找党政办徐会超主任借用)。
2、第一批集中答辩时间:4月26日——4月28日。答辩分组安排见稍后通知。
3、第二批答辩资格审查时间:5月12日(指导老师需在5月11日之前完成定稿评阅),第二批答辩时间另行通知。需参加第二批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为:
(1)第一批答辩资格审查未通过的学生;
(2)毕业论文第一批答辩未通过,但可修改的学生。
4、学院本学期只组织两批答辩,如第二批答辩资格审查未通过或第二批答辩未通过,延期至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一起答辩。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材料准备
(一)答辩前的材料准备
1、提交的材料清单:答辩前,答辩学生需提交如下材料:
(1)毕业论文(定稿):3份。
2、提交方式和时间
(1)参加集中答辩组的学生,论文需隐去指导老师姓名,但需用铅笔在封面写上论文指导老师姓名,材料于4月25日(周一)上午11:00前直接交给会计学院文泉楼南307王芹老师。
(2)参加分散答辩组的学生,3份论文交指导老师,转交答辩小组,提交时间由答辩小组通知。
(二)集中答辩、分散答辩中的事宜
1、学生答辩结束后,学生自行登录论文系统,录入答辩问题和答案,再次提交修改后的论文定稿。
2、集中答辩、分散答辩的答辩小组组长完成成绩和答辩意见录入。
(三)答辩后的材料准备
论文答辩完成后,以班级为单位提交的归档材料包括: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1份(由学院统一导出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来学院拷贝,学生自行打印)
2、毕业论文(初稿):1份
3、毕业论文(定稿):1份
4、《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过程控制表》:1份(由学院统一导出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来学院拷贝,学生自行打印)
5、《本科毕业论文自查表》:1份
6、《本科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1份(只需打印含有姓名,重复率的页面即可)
以上材料请一并装入毕业论文牛皮档案袋中(论文资料袋的书脊上由上而下写上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5月18日前由班级统一交给教学秘书。
四、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1、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小组成员组成,简要介绍答辩流程;
2、学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研究结论以及创新点或研究收获,时间为5分钟。集中答辩的学生必须制作PPT,无PPT汇报,则答辩成绩不得高于80分。
3、答辩小组成员提问,每个老师至少提2个问题,共6个问题;
4、学生回答问题,应简明扼要,时间为3-5分钟;
5、答辩小组进行评议;
6、形成答辩决议,并评定论文总评成绩;
7、向学生公布答辩结果;
8、答辩后,在系统中录入答辩成绩和答辩意见。
具体流程以答辩小组的安排为准。
五、成绩评定
各答辩小组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成绩和答辩实际情况,综合评定毕业论文的总评成绩。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分散答辩小组分数的评定
分散答辩小组,评定优秀毕业论文应从严把握。分散答辩小组评定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原则上不得超过90分。除非该毕业生答辩前,有3名以上本专业的教授联名推荐该生毕业论文为优秀论文。
(二)集中答辩组分数的评定
参加答辩对象主要是推免生、推荐参加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学生(即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分90分以上),答辩小组可以根据答辩实际情况,综合评定毕业论文的总评成绩。无PPT汇报,答辩成绩不得高于80分。
上午好!
我是xx专升本xx班的xxx,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x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恶心竞争;
二、战略规划缺失;
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
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
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论文答辩既是个体研究功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表现的艺术。
论文答辩最重要的环节是陈述,即对你论文所做的工作的介绍,但这不是把你论文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都做原原本本地进行介绍,因为那样是罗嗦的,也是令人生厌的,当然效果也是不好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有效时间是固定的。所以,陈述最关键的是考察你的概括力。
概括,需要你站在一宏观的、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你的论文。你必须突出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构架及你的研究结论,必须提及你的研究方法和你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你对你研究的局限性的认识,这样你的研究才是逻辑清楚的、结构完整的,缺乏这些就不是一个科学论文。
为了突出你研究的意义,你的陈述一定是从问题出发的,即证明你的研究针对性是非常强的,不是进行一些无稽之谈,不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为此你要从问题的缘起进行考证,对问题不解决将产生的后果进行一个预计,自然而然,这样就衬托出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及现实意义了。在这里,你的工作要点是要使你所认定的问题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就是说你所研究的是一个真问题,不是一个假问题。不能证明这一点,你的研究可能就是徒劳而无功。
陈述最忌讳的是冗长的叙述,最忌讳的是对你所持的观点或理论的乏味的解析。陈述,要求你使用的是简练的语言达到传达意蕴的效果。为此你的PPT不可以是拥挤不堪的,你的语言不能是抽象的晦涩的,因为你不是在上课,在做一个学术报告,或是在阐述一个新原理或新命题,而是要揭示你的新观点或新发现的来龙去脉。做到这一点你就是成功的,否则你就是失败的。
如果你的陈述是前后重复,逻辑不清,那说明你是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的。所以,陈述中的条理清楚是一个基本前提。如果条理不清,说明你对你所研究的课题并没有真正掌握,同时也说明你的研究还没有完成,此外也说明你的研究有重大缺陷,换言之,说明你不具有申请相应学位的资格。所以,报告陈述务必做到逻辑清晰。
报告陈述当然也是对你的工作过程的展示。你必须能够清晰地告诉别人你是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才得出来的结论,这其中既是说明你的功劳,也表明即使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的。同时也说明,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成功的。
陈述中一般都会对自己论文的亮点加以展示,这是应该的,但是否应该作为重点来进行呢?这是有争议的。中国人比较讲究谦虚谨慎,如果你讲的多就会有吹嘘的嫌疑,这是招人嫌的。所以对这部分的介绍要简略和平淡,不要大肆渲染,否则就会效果适得其反。
这些都是进行陈述的旨要。下面谈谈答辩的旨要。
答辩一定要针对问题进行回答,不要试图回避问题。如果真正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实事求是地讲自己没有考虑成熟,这也不是什么过错。甚至还可以请求答辩委员进行指教。千万不能胡乱答对,这样就会让人产生你是不懂装懂或在进行狡辩的印象。
答辩应尽可能地简捷。在这里你不要以为你知道的很多,可以借机会进行卖弄。这正如俗话说的那样:不要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如果那样就会给人一种你为人非常浮躁的印象。
答辩还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答辩就是要展示自己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迁就答辩委员的意见,所以答辩中可以出现不同观点。当然对待分歧可以运用比较技巧的语言来回答,如这个意见对我有启发……
在答辩中必须镇静,不能慌乱,语调尽可能地平和,特别是遇到有不同意见时要格外冷静,不能有什么不满之色。这是基本的尊重,也是基本的为人之道。因为答辩委员会自有公论,你不必过分地维护自己的观点,要相信真理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不是仅有你一个人才认识真理。
答辩中的谦虚、礼貌都是必须的,决不可太张狂,那样是自讨没趣。
(1)确定结构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有何重要作用?
(2)确定计算模型应考虑哪些因素?你的模型有何特点?
(3)选择内力变形计算方法时应考虑哪些要求?你选用了哪几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4)结构概念设计的含义是什么?有何重要作用?怎样进行?
(5)结构布置的作用是什么?对结构性能有何影响?怎样进行?
(6)抗震概念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怎样体现?
(7)钢筋混凝土柱为何要控制轴压比?怎样控制?
(8)地震作用怎样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9)框架剪力墙结构有何结构特点?框架与剪力墙怎样共同工作?怎样计算?
(10)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代表什么物理概念?怎样确定?
(11)框架抗震设计为什么要遵循强柱弱梁、墙剪弱弯的原则?怎样实现?
(12)延性系数的物理概念是什么?怎样计算?
(13)荷载组合的目的是什么?怎样选择最不利组合?
(14)荷载折减的作用是什么?按什么规律折减?
(15)楼梯梁板配筋有何特点?
(16)钢柱是否需要控制轴压比?为什么?
(17)柱脚构造设计怎样保证实现计算模型的`假定?
(18)钢结构节点设计有何特点?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19)基础方案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怎样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
(20)怎样保证结构整体性能?整体与局部有何辩证关系?
下面是关于一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 》,请参考阅读;
1.指导教师与评阅老师宣读该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宣布该生可以进行答辩。
2.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简要情况(时间为15至20分钟)。
报告的内容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毕业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3.答辩小组老师提出问题,问题不能太少(各系视具体情况而定),并由答辩小组秘书作好答辩记录。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4.学生答辩。
学生对所提问题必须正面回答,可以查阅资料,允许思考5分钟,但必须在台前独立完成,准备时不能请教老师,也不能与其他人员讨论,但能查阅有关资料。
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约20分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叫XX,是XX级XXX学本科专业学员。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基于环境认知的灾难纪念型景观设计研究--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为例》,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的杨柳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杨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
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人类希冀世界和社会永远的和平与和谐,然而天灾人祸带来的危机、动乱、死亡古今相随。21 世纪之始,世界经历了 “911”恐怖袭击、印尼海啸、海地地震,我国也历经浩劫。从“非典事件”、汶川“5·12 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到雅安芦山地震,面对这些惨痛教训的史实,面对这些世界或者我国灾难史上的黑暗一页,我们该怎样看待已成为历史的灾难,是召开纪念大会以示重视?是确立纪念日以示警戒?还是复建新城抹去灾难的印迹?我们该如何纪念?纪念是一种精神活动,诉诸人的情感活动,纪念的物化就形成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是使人回忆,联想或传承历史的景观场所。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设计类型,纪念性景观因其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主题性特征成为社会性思想传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对灾难事件的记录,缅怀逝者、教育等需要促使了灾难纪念景观的兴建。
我的论文全文分为四部分。
①灾难纪念性景观的基本设计问题
②环境认知理论背景下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关注的设计要点
③汶川地震灾区纪念性景观的空间体验与意象元素调查
④基于环境认知的灾难纪念型景观的设计优化
论文首先从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基本概念入手,追溯其精神含义,历史脉络,类型模式,空间特征,归纳它一般性的设计规律。然后对灾难纪念型景观涉及的认知理论分类进行阐述,找到空间设计和认知理论背景下对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关注重点,针对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各类空间进行认知体验分析,发掘现状各设计模式在空间体验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外,在此理论构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等手段获得认知度较高的汶川灾区三种纪念场所的整体感知,意象要素,认知体验评价,归纳出不同类型的纪念场所的意象要素特点,绘制整体场所意向图;探讨意象要素与场景的组织关系。其次,通过意向度量化、综合评价指数量化绘制的知觉矩阵图,总结灾区纪念性景观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整治对策。
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学识浅薄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但由于识识能力的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有些观点是幼稚的;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以上种种,垦请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无论如何我将继续努力。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谢谢大家!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
优秀(>90)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扼要地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时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为优秀。
良好(>=80 &&<90)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恰当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良好”。
中等(>=70 &&<80)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中等。
及格(>=60 &&<70)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能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但条理不够明确,对某些主要问题的回答不够恰当,但经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及格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20xx集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20xx集锦。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精选:
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