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必备9篇)

个人学习 6 2024-03-12 22:37:3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1篇

一、毕业设计主题:

基于B/S的全数字化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主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如今,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体检业务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业务。在检查前的准备、检查期间的检查和检查后的服务的每个过程中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手动操作既耗时又低效。有些医院几乎没有可供人们选择的体检系统。例如,安徽省医院只提供几个体检包。但是,用户只需进行在职体检,包括五种肝功能、五项乙肝、尿检、心电图和胸部x光检查。然而,其他不相关的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脑电图等。也需要为包装选择。因此,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可选的体检项目。此外,系统还可以在线查询体检项目,并显示每个体检项目的具体位置,方便用户体检,而不是每次体检前询问医生,提高了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该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B/S的体检管理软件,其核心功能包括体检文件的录入、体检报告的输出、体检文件的统计查询和对比分析。该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体检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体检档案管理更加准确、全面和完善,可以明显提高体检业务的竞争力。该系统还利用了当前基于开源软件的网页开发的趋势和趋势。体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体检的统一规范管理,是体检工作系统化、科学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系统采用MyClipse+SqlSERVER开发环境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用户、医生和体检项目体检结果的维护、查询和打印功能。这些关键技术的使用具有简单易用的优点,克服了以往人工操作带来的缺点,保证了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真正实现了数据共享和无纸化操作。系统使用Struts构建MVC模式框架,用Hibernate完成数据持久化,方便数据库操作。

关键技术:

该开发是一个基于B/S架构的动态网站。开发工具选择目前流行的MyEclipse,并使用框架技术。

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MVC架构的真正实现。它合理地分离了模型层、控制层和视图层,能够更好地解决业务逻辑和视图层之间的耦合问题。

2.休眠技术——这是一种实现底层持久性的流行方法。其目是使程序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来处理数据库中读取的所有记录。这些记录通过对其主配置文件的分析,将VO转换为POJO,从而将每个读取的记录封装到一个通用的JAVA对象中,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三.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

1.理解Struts和Hibernate框架技术,可以用于软件开发。

2.系统中一些报表的设计及如何与数据库交互导出。

3.系统中每个对象的权限设置和分配由用户、不同的医生和管理员来区分,并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

4.软件性能问题。考虑到体检系统可能有大量用户和大量访问,可能有大量用户同时使用该系统。可以认为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硬盘上,由线程操作。

四.毕业设计的完成进度和预测进度

(根据学校日历计算)

第一周至第三周:毕业论文的背景调查和数据收集,撰写开篇报告

第4周到第6周:学习相关的开发工具,并查阅相关的设计论文和材料,以分析该设计的需求。

第7-8周:根据分析阶段获得的相关文件进行软件设计,初步编写各模块的相关代码,以满足中期检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2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来处理关键资料,并且逐步摒弃字纸处理方式,因而整个社会中电子档案信息的激增。如何去维护这些电子信息的安全,防止其泄漏和损坏也同时越发的引起关注。另外随着移动存储设备尤其是USB设备的快速发展和便捷,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起来。本课题主要针对研究Windows下通过USB方式转移资料的行为进行监控,确保电子资料通过USB传播的有据可寻,以便于安全审计和统计。

由于USB总线较高的接口速率和灵活方便的使用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使用USB接口来接入计算机,如闪存盘、移动硬盘等。基于USB接口的存储设备已取代软盘,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换方式。但USB存储设备的广泛使用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1)窃密者可以在合法用户不在场的情况下,利用USB存储设备快速地将个人隐私、_或商业敏感信息取走,并且不会留下痕迹;

(2)合法用户的违规操作和逾权动作可以把USB存储设备作为中转媒;

(3)USB存储设备可作为病毒载体以及开机钥匙等。上述安全隐患都对主机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对USB存储设备的安全实施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保密单位在物理上禁用USB端口,这会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而一些基于用户态的USB存储设备监控软件很容易被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绕过,无法完成有效、实时的监控。本文采用基于驱动层的技术实现其主要的监控功能,相对应用层,更加安全和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1、Linux操作系统:

因其具有源码开放,稳定,可靠。安全等显著优点。在电子政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类应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内部网。据统计,80%的安全事件来自内部网。其中USB接口是内部网络信息泄密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USB设备种类众多且使用广泛。仅仅简单地禁用USB接口会使其他的USB设备(如USB鼠标、USB键盘、ikey等)无法正常使用,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文中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USB设备监控系统。可以根据管理员制定的安全策略分类禁用USB设备。以便管理员对网络中各主机的USB设备进行细粒度的管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的相对于应用层程序而言。其可靠性高并且很难被用户破解。

2、USB监控基本情况:

Linux的USB子系统分为USB客户软件、USB核心层和主控制器驱动程序3个层次。

USB客户软件是特定设备驱动程序的主机部分。主要完成设备功能驱动,为了和设备正常通信,它通过10请求包(IRP。I/ORequestPacket)向USB内核发出数据接收或发送请求。USB内核则为客户端驱动程序层和主机控制器驱动函数提供了一套函数集。HCD(HostControllerDriver)与主机控制器合作完成USB各种事务处理[”对于USB设备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向USB设备发送相应的IRP完成的。本系统将拦截所有发给USB设备的IRP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USB设备的设备类型,如存储类设备、USB集线器类设备或者厂商自定义设备等。然后根据安全策略文件来决定是否允许这个设备使用。USB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IRP拦截。判断设备类型以及对厂商自定义类设备的管理。

3、IRP拦截技术:

为了实现数据传输。USB内核提供了一个数据结构称为URB(USBRequestBlock)。一个URB由执行任何一个USB事务信息、分发数据信息和回传的状态信息组成。URB中具有USB数据传输的所有信息,包括传输类型、传输方向、数据缓存区、数据传输的设备、端点、返回信息及指向传输完成的处理函数的指针。从图l中可以看出。所有的USB设备I/O请求最终都由总线提交函数usbmit_ttrb(structurb*urb)发送到USB总线上。因此可以通过拦截usb_submiturb函数。对所有的URB数据包进行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对USB设备的控制。目前。Linux(所支持的主控制器主要有OHC(OpenHostController)和UHC(UniversalHostController)种控制器的驱动程序分别是ohci。0和uhci。o。usbsubruiturb函数就是由这两个模块提供的一般情况下。一台计算机只有一种控制器。Linux考虑了有多种控制器的可能性并为将来扩展更多的控制器提供了方便。

因此,拦截usbsubmiturb函数就是要拦截内核模块的导出函数。Linux采用整体式内核结构。如果要对内核功能进行修改或充。必须重新编译整个内核。这给扩展内核功能带来诸多不便。因此。Linux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动态可加载内核模块内核模块将一些需要扩展的功能先单独编译成一组目标代码。该代码是核心的一分。但并没有编译到内核里面去。可以根据需要在系统启动后动态地加载到系统核心中。当模块不再需要时,可以动态地从系统核心卸载。核心符号表中维护着一个核心资源链表。在加载模块时。它能够解析出模块中对核心资源的引用某个模块对其他模块的服务或资源的需求类似于模块对核心本身资源或服务的请求。不过此时所请求的服务是来自另外一个已加载的模块每当加载模块时核心将把该加载模块输出的所有资源和符号添加到核心符号表中21核心符号表中包含模块导出函数名、变量的名字和其相应的地址通过更改函数地址值的方法可以对函数调用进行拦截。

但这种方法在拦截模块导出函数的时并不适用。如前所述,模块在加载的过程中会使用核心符号表中的信息对引用的函数和变量进行重定向。这种访问是一次性的。系统在内核级中执行时,访问了大量的寄存器,而很多寄存器值是由上层调用者提供的。如果改变这些寄存器值。系统会变得不稳定。很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因此使用hook函数的最佳原则是:在hook函数中调用原函数时。所有寄存器的值与被hook前的信息一样普通的C函数调用都提供了函数堆栈切换操作。而在funl和fun2中要使用原函数的堆栈来获取传人的参数地址。因此这两个函数必须用汇编语言编写这里分析一下拦截代码的稳定性在整个操作系统运行期间。系统服务会经常被调用。当一个进程调用了被hook的系统服务。这时如果发生了进程切换,则另一个进程再次调用相同的系统服务时。就会出现此次调用没有被hook的情况虽然可以通过关闭中断方法加以避免。但对系统性能影响比较大USB子系统的数据传输通常不是提交一次URB就能完成的。

偶尔漏掉了一个URB并不会影响对数据传输的禁用效果。所以这里完全可以忽略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测试和使用中没有出现禁用失效的情况。

三、监控系统应用价值与基本方法

监控系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误差控制、大块数据处理、地形简化等算法和实现技术进行了改进。包围盒进行LOD误差处理,大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该算法已经应用到研制的某卫星网管仿真测试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算法使用的是存储在本地的地形数据,未来有可能通过网络使用实时的真实地形数据,此时内存映射文件将失效,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有效地加载和传输来自网络的数据,从而实时显示真实的地形。另外,使用C++语言实现算法和地形显示,可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的效率。基于USB的CAN总线系统监控平台的开发成功,为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和诊断提供了得力工具。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工业现场,开发人员都可方便地将CAN网络与计算机互联,实时监控系统的总线状态。以此为基础,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其上位机应用程序,丰富其监控的现场总线种类,使其成为基于CAN的多种现场总线的监控平台。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是由Intel、康柏、微软和NEC等公司共同推出的串行接口。它支持即插即用和带电热插拔,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不会出现与其它外设资源冲突的情况,软件安装也很方便;其通信速度为1。5、12和480Mb/s,突破了传统计算机串行通信接口(如RS一232)与高速外设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速度“瓶颈”;接口还可以提供最大5V/500mA的总线电源,小型USB设备无需外扩电源,简化电路设计。USB接口已经成为PC的标准接口。为了便于携带使用,在下位桥接器设计中均采用体积小、功耗低的平面封装器件,这可以减小体积、充分利用USB总线供电。另外,在下位桥接器设计中还设计了数据缓冲和CAN总线通信错误识别功能,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系统监控数据的丢失,并且能在CAN总线通信出错时提供详细的状态记录信息,提高平台的监控性能。

一个USB设备插入到计算机USB端口上时,操作系统硬件管理程序将会发现设备,然后查找该设备的驱动程序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系统加载驱动程序,然后给USB设备分配盘符等。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如果要阻止USB设备在计算机上使用,至少有两个方法可以使用:

第一种方法是修改设备驱动程序,在设备驱动程序里面加入对设备进行判断的代码,从而阻止非授权USB设备在系统上的识别;第二种方法是不修改驱动程序,而在USB设备枚举完成后,立即把设备卸载,从而在系统中无法使用该设备。

上面两种方法中,第一种需要熟悉驱动程序开发技术,难度比较大;第二种原理比较简单,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本文将采用第二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的原理是:当插入USB存储设备时,应该立即获取该USB设备的信息,然后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是经过授权的,如果非法,立即调用卸载函数卸载该USB设备。系统可以分为三部分:USB存储设备的检测、USB设备信息的读取判断、设备的卸载。

四、小结

总之,面向端系统的行为安全监控系统是针对Windows平台的。随着Windows平台在电子政务中的日益广泛应用。面向Windows平台的行为安全监控系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课题设计提出的USB设备监控技术不仅可以对USB设备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还同样适用于对并口设备及光驱类设备进行监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此课题具有可以成功解决保密要求较高的个人和单位只能在物理上禁用USB端口、使用不灵活的问题。软件关键功能的实现,可优先监控到USB储存设备,不易被恶意程序绕过,软件资源的占有率低等优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3篇

所以本文将首先从科学学角度详细阐述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对以往新媒体产生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信息技术发展是如何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催生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这一核心问题。

由于WEB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媒作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正成为新媒体不断涌现的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与网络技术(WEB)结合产生的WEBVR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网络社区、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电子地图等诸多领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硬件的发展和网络带宽的提升,网络三维互动技术,尤其是智能化的网络三维互动技术,将成为未来涌现网络新媒体形式的重要源泉之一。

本文第二部分将首先研究基于WEBVR技术的网络社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认识和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需求,提出基于乃至的未来智能化网络社区的可行性系统架构,详细阐述各模块、各系统之间的工作机制和互动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进步了,技术性瓶颈没有了,如何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媒体形式、如何体现媒体价值、如何能更好的实现虚拟社区与真实社会的良性互动,将是我论文第三部分的重点内容。以WEBVR为例,通过分析随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新媒体形式及其特点、核心、本质,得出以WEBVR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在未来促进新媒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这一中心论题,并将WEBVR技术与新媒体产生的内在联系、如何在网络社区中体现媒体价值作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

最后一部分,我想通过对现有媒体的一些缺陷的分析,展望一下未来新媒体出现的形式、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及可能出现新媒体的技术领域。

论文提纲

一、科学学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和新媒体

1、从科学学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发展规律。(1)科学学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2)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3)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从VR到WEBVR。

2、从科学学角度分析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1)新媒体的定义。(2)新媒体产生的背景和条件。(3)新媒体出现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4)网络是怎样由于技术进步,成为中国社会主流媒体的 。(5)WEBVR社区是计算机技术进步产生的网络新媒体。

3、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催生新媒体。(结合分众等案例,网络新媒体实现案例)(1)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有临界点,当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性能提升等变化跨越了这个临界点,新媒体就开始出现并日趋成熟,用分众传媒的例子说明。(从电梯到公交车,主要是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2)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传统媒体冲击和融合。信息技术进步使新媒体涌现新势力。(手机报纸、电子杂志)。原有媒体出路:融合成为趋势。(以纽约时报的新媒体之路为例)

二、以WERVR为代表的下一代新媒体技术实现

1、简介,从虚拟费城到Secondlife,为什么称虚拟社区为新媒体形式。

2、技术实现及未来智能化网络社区系统框架。(本文的技术核心部分,要体现技术创新点)(1)、概念(2)现有的WEBVR社区提供的服务。(以Secondlife 和网络三维数字地图项目为例)(3)目前技术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瓶颈。(硬件和网络带宽)(4)在WEBVR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提出未来智能化网络社区系统框架。◆个人终端与网络社区的互动。◆定制服务、IM技术、WEBVR,WEBGIS、在线直播等。

三、由于WEBVR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体形式分析(本文的新媒体核心部分,着重阐述信息技术,尤其是WEBVR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新媒体出现的新的模式、新媒体价值实现形式以及变化发展等)。

1、未来基于WEBVR技术的网络社区及其出现的新媒体形式。

2、技术进步与这种新媒体产生的必然联系。

3、如何体现媒体价值。

4、虚拟社区与真实世界的互动案例(网络三维虚拟城市、新加坡电子市民中心)。

四、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1、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深度检索。◆缺乏有效的服务架构和支撑体系。

2、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追求为目的,展望未来新媒体出现的形式和特点,以及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实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4篇

一、选题依据

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二十一世纪,全球已掀起一股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作为其雏形,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相连的计算机已近达数千万台,全球有数亿人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交换和各种业务处理。Internet上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涉及人类面对和从事的各个领域、行业及社会公用服务信息。成为信息时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地。

校园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许多网络新技术也是首先在校园网中获得成功,进而才推向社会的。另一方面,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的学校,知识、人才的资源十分丰富,比其他行业更渴求信息、希望能有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来促进自身在研究、学术上的进步。

正因为网络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从1994年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与国内几百所学校相连。为广大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1998年10月,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到2000年二期工程完成,除达到连接1000所大学的目标外,对有条件的中小学也提供接入上网服务。的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已经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校园网上的应用还不丰富,与学校原有一些计算机业务系统还没有充分发挥,应用水平的低下是对校园网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提高校园网上的应用水平,才能切实提高学校各项业务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目前,在国家教委211工程的支持下,全国各大专院校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同时,地方所属的专业/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的校园网建设如火如荼。因此,如何规划、设计、维护校园网是当前各个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高效、充分地利用校园网的资源关系到校园的整体价值。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校园网建设的原则、目标;

1、系统设计原则:

(1)实用性: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使之达到使用方便且能发挥效益的目的。

(2)先进性:指采用当前国际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采用业界相关国际标准。设备选型要是先进和系列化的,系统应是可扩充的,能够便于进行升级换代。

(3)安全性: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安全运行。安全包括4个层面: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

(4)可扩充性:指采用符合国际和国内工业标准的协议和接口,从而使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实现与其他网络和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并可以在网络的不同层次上增加节点和子网。

(二)网络设计目标:

主要用于多媒体教学、行政办公、学籍和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共享、视频点播、WEB服务、电子公告、科研和技术交流以及Internet应用等。

2、校园网总体框架

使用作图工具,画出整个校园的平面图和网络结构拓扑图。为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校园网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校园平面图和网络拓扑图,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4、校园网的应用系统设计

根据学校教学及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校园网应该有以下应用系统:

(1)、电子邮件功能及OA

校园网信息平台应有功能强大的邮件系统和OA系统,可以为每个使用者建立自己的信箱,和OA账号,安全保密又极大地方便了通信。许多事务处理均可以通过邮件和OA提醒,高效便利。

(2)、电子图书馆

有了电子图书馆以后,所有资料可以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入大容量服务器中,

通过网络向图书馆内、甚至教室、办公室或宿舍内的客户机开放,这样师生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查阅所需资料,同时实现了同一资源的多人共享;

(3)、视频点播

VOD(VideoonDemand)是视频点播技术的简称,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当您打开电视,您可以不看广告,不为某个节目赶时间,随时直接点播希望收看的内容,就好像播放刚刚放进自己家里录像机或VCD机中的一部新片子,但是您又不需要购买录像带或者VCD盘,也不需要录像机或者VCD机。这就是信息技术带给您的梦想,它通过多媒体网络将视频节目按照个人的意愿送到千家万户。对于校园网的用户,学校可以开展多媒体视频点播教学服务。通过把好的课件放到VOD服务器上,让学生们进行点播,可以灵活的开展教学服务,把枯燥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为丰富的媒体服务。

(4)、无线网络

一般来说,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操场、食堂、校园园区等地方一般是不可能布设太多信息点的,但是随着学生中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现代化教学的普及,上述场所往往在同一时刻有大量的电脑,而目前的有线校园网没有办法使学生们在这些区域都能够上网。采用无线方式,在有限的信息点上连接无线接入器,就可以轻松从一个信息点扩展到成百上千个信息点的应用。

(5)、宽带上网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已经把网络当成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源泉,而WEB应用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通过浏览WEB页面来获取新知。校园网应该是宽带上网的前沿阵地,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知识,增加与其他学校学生,甚至其他国家学生交流的机会。

5、校园网的安防设计

根据学校的经济能力可以有选择的采用防火墙软硬件的安装以及一些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来共同完成。

(1)、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功能

各种认证和包过滤。例如PPP协议的认证:PAP、CHAP

(2)、安全措施

a、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技术

b、日志功能

c、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d、IP地址—MAC地址绑定技术

e、动态路由协议认证技术f访问控制

g、防ARP攻击

(3)、主机的安全

保持操作系统和防毒软件的及时的更新;安装适当的经过测试的补丁程序。

6、校园网系统预算。

整个校园网的建设费用都必须在学校财务能力的承受范围内,并且尽量的提高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校园网的规划设计关系到整个校园的老师的教学,校长的办公管理,师生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规划设计好校园网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解决校园网的如下问题:

1、校园网的功能设计

需要实现主要功能有:多媒体教学、电子图书馆、内部信息的共享以及能够满足学校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2、校园网的布线设计

根据学校的环境及学校的经济能力合理的选择所需的`各种线缆。为了实现网络高带宽传输,骨干网将采用万兆以太网为主干,千兆光纤到楼,百兆带宽到桌面。

3、校园网的安全问题

校园网络特别是已与I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络,对于网络的安全防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次的恶意破坏或管理人员的错误操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及使用者的技术培训及有关法律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软、硬件的监控、防护体系。

4、校园网的维护问题

要想保证校园网的稳定运行,日常的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网络系统进行备份和更新主要通过以下手段解决问题:

1、在整个网络划分VLAN,这样既方便管理,还能增强网络的安全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也就是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之上的,通过将局域网内的机器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网段,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的技术。

2、子网划分,可以更高效的使用每类网络的寻址,解决了地址浪费的问题。

3、地址转换,我们一般只能从ISP获得有限数量的公有IP地址,这些地址是远远不够用的,要满足所有师生的网络需求,就必须进行地址转换。即把用户分到的私有地址转换成共有地址,从而能够访问Internet。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

[1]于凌云。陈斌斌。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胡能生编著。Novell网络组网指南。北京:人民每电出版社。

[3]陈名法编著。倪朝改编。NOVF2网络实际操作基础篇。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4]蒋理。计算机理论网络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李克端。沈伟民。基于VLAN的校园网[N]。电脑教育报,429期

[6]高传善。马文启培训教材。海洋出版社

[7]镣培南。陈福民。郑邑。计算机局部网络。同济大学出版社

[8]顾隽修。王履。荆信圣。段玉平。计算机局域网络原理与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5篇

论文题目:批量到达的云中心性能分析模型

一、选题背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型。用户通过网络向提供商申请计算资源,例如申请操作系统、运行环境或者软件包等资源。其实用户被分配资源的时候,并不清楚真正的运行环境和分配的具体细节。也就是说云就是用户和计算环境之间的一层抽象。在1969年,曾说过,计算机网络还处在初步阶段,但是随着它的壮大和成长,我们就会看到与电力系统和电话系统一样的“计算服务”,将会在个人家庭和办公室全面的使用。这种基于“计算服务”的观点预测了整个计算工业在21世纪的大转型。云这种计算服务模型已经和其他基础设施服务一样按需服务。云计算己经成为继电、水、煤气和电话之后的第五个公共基础设施⑴。目前,客户已经不需要在构建和维护大型而复杂的IT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和财力。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只需要支付他们使用的计算服务的费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三层:设备即服务(laaS),设备就是指硬盘、内存、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平台即服务(PaaS),其中包括一些计算平台,比如说带有操作系统的硬件,虚拟服务器等;软件即服务(SaaS),包括软件应用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应用。云计算的定义并不唯一,其中能够较为准确描述其特征的是于20xx年提出的,“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运算领域,物理设备,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按其需求的服务。”[2]这个定义阐述了云计算的几个重要特点。

(1)大规模基础设施。以超大规模的硬件设备为底层的云计算平台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各大全球知名的企业,如roM、亚马逊、微软等,均拥有数十万台服务器的云服务平台,而谷歌的云计算平台中服务器的数量更是超过百万台。即便是普通的私有云,一般也会购置数百甚至上千台的服务器。

(2)基于虚拟化技术。用户从云计算平台中获取的.资源均经过虚拟化的。从运行端而言,用户将应用程序在云中托管运行即可,而无需了解程序运行的具体位置。从终端来讲,用户可以在任何位置通过终端设备获取所需服务。简而言之,用户始终面对的是一个云平台的使用接口,而不是有形的、固定的实体。

(3)高可靠性。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技术、计算节点同构互换策略等来确保云中心的可靠性。云计算这一级别的可靠性是本地计算所无法比拟的。

(4)通用性。云计算并不会专门针对任何一个具体的应用而提供服务。事实上,一个用户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创建多个不同的应用,而一个云计算平台也可以运行多个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

(5)易扩展性。云计算平台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缩和扩展,从而满足平台请求大小和使用用户数目的变化。

(6)按需服务。用户所应支付的使用费用是根据其使用计算资源的多少进行计算。多使用多付费,少使用少付费,不使用不付费。这样完全可以减少闲暇时用户资源的闲置。

(7)成本低。通过采用容错技术,可以使用大规模廉价的服务器集群作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平台,这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而言,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对于用户而言,以少量租金换取了原本需要高昂价格投入才能获得的计算资源,并且无需考虑软硬件维护的开销,亦是十分划算。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有的云中心物理机模型通常都是面向单任务的,而面向批量任务的服务模型,其性能评估和指标的变化目前正属于初步的研宄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模型。因此,本文采用ikT/G/m/w+t排队系统对面向批量任务的云中心进行描述,使用嵌入式马尔可夫链法对+排队系统进行建模,从而实现了对云中心进行准确的建模和分析。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排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等待公交车时需要排队、去医院看病需要排队、在食堂打饭同样需要排队等等。排队现象的出现需要两个方面同时具备,排队的个体需要得到服务并且存在服务的提供者。而所谓的排队论就是仿照这样的排队现象,先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体系。显然,排队论研究的是一个系统对用户提供某种服务时,系统所呈现的各种状态。在排队论中,通常将要求得到服务的人或物称为顾客,而给予服务的人员或者机构称为服务台。顾客与服务台就构成了一个排队系统。尽管排队系统种类繁多,但从决定排队系统进程的主要因素来看,它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顾客到达,排队过程和服务过程。

(1)顾客到达:顾客到达过程描述了顾客到达时候的规律。顾客到达的方式通常是一个一个到达的,此外还有批量到达的,也叫做集体到达。顾客既可能逐个到达也可能分批到达,同时顾客到达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也并不唯一。但是到达总会有一定的规律的。这个到达规律指的是到达过程或到达时间的分布。顾客到达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便包括相邻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怎样的概率分布、该概率分布的参数取值如何、各到达时间间隔之间是否相互独立等。

(2)排队过程:在排队过程中,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排队的队列长度,另一个是排队的规则。排队的队列长度分为有限和无限的两种。队列长度的大小不同,讨论问题的难易和结论就不同。很多情况下,队列长度容量设为无限大来处理问题。排队规则中又包括有队列形态和等待制度两个部分。队列形态包括单队列,并联式多队列,串联式多队列以及杂乱队列这四种形态。并联式多队列就是允许在多个窗口的每一个窗口前形成一个队列。到达顾客可根据队列的长短在开始排队时选择一个队列进行排队。串联式队列顾名思义就是指多队列串行形成多个队列,顾客在一个队列接受服务后,再去下一个队列排队接受服务。杂乱队列就是指串联并联队列会杂乱无章的分布。

排队模型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服务设置和服务的对象之间的最佳的配置,使得系统具有最合理的配置和最佳的服务效率。马尔可夫过程是研究排队系统的主要方法。马尔可夫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过程,它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其状态空间是有限的或可数无限的。这种系统中从一个状态跳转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仅取决于当前出发时的状态,与之前的历史状态无关。马尔可夫链作为研究排队系统的重要工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排队系统都可以抽象成严格意义上的马尔可夫过程,因此随着排队过程的发展,马尔可夫链也有了许多的扩展模型和再生方法使得马尔可夫链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例如嵌入马尔可夫链、补充变量法、拟生灭过程等。本节首先介绍一下最严格意义上的马尔可夫链,按照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离散时间的马尔可夫链和连续时间过程。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政府的立场考虑,围绕如何成功地将REITs应用于公租房建设融资,结合国内相关形势与政策和现有的国内外经验启示,以REITs在公租房建设融资中应用的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论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2至5章,共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国内外REITs的应用经验及其与保障性住房结合的成功经验,国外主要考察美国和亚洲的典型国家与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国内由于经验很少,主要考察中信一凯德科技园投资基金和汇贤产业信托这两个典型的案例。第二部分,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公租房REIT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必要性分析指出REITs是拓展公租房建设融资渠道和提高公租房建设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可行性从经济金融环境和法规政策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目前国内公租房管理现状,详细阐述了目前REITs在公租房建设融资中运作,包括REITs的基本模式和运作流程,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REITs内部参与各方的权责关系和利益分配,从而提出了代理人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值得指出的是,此时政府除了担任REITs补贴的支付者,更主要的,政府还是REITs投资人的代表身份,在REITs运作的不同阶段,政府以不同的身份参与REITs的内部博弈。第四部分,从政府作为监管者的角度,针对REITs在我国公租房建设融资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当健全REITs和公租房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一套针对REITs的全方位的监管制度。

五、写作提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6篇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计算机的普及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显得有点逊色了,所以正确运用erp全方位的控制企业,使得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合理高效的运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对erp并不陌生,并且有很多企业在运用它,然而效果却有些不尽人意。其中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去解决它,才会收到实施erp真正的效果。由于去年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冲击很大,由此我想到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要改变思路,摒弃旧的思想,大胆的改革创新,正确合理的运用erp,找到自己企业适合的erp。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提高管理信息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企业人员共同的努力,肯定会开创出适合我们自己的erp。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必将带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通过写这篇文章,让我自己对erp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同时我相信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erp,让我国的企业在浴火中重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

二、参考文献资料

1、郭海佳、erp在中小企业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非公经济,XX年第9期

2、周玉请、erp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第一版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准备从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企业与erp的关系,从而引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erp存在的一些大众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建议如何正确实施erp。

希望能通过写这篇文章能够让自己对erp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给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帮助。

四、论文大纲

1、概述

2、erp的概念

3、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4、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

5、解决思路

6、总体思路

7、如何正确实施erp

五、研究方法

初步打算采用因果论证和理论论证,并采用实证和规范分析对文章进行构思,在资源和效益追求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

六、总体安排与进度

本论文将利用14周的时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第二周确定论文题目,并完成开题报告,与老师进行交流。

2、第三周—第七周根据题目和开题报告搜集相关资料。

3、第八周完成初稿,并交于老师批阅,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4、第九周二稿完成,并交于老师批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7篇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WAMP架构即Windows+Apache+MYSQL+PHP的组合。是比较常用的PHP开发环境。Windows系统本文选用了WindowsServer2003。它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安全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高度可靠的平台。WindowsServer2003系列增强了群集支持,其可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WindowsServer2003系列的可伸缩性通过由对称多处理技术(SMP)支持的向上扩展和由群集支持的向外扩展来提供。Apache是世界上非常流行的WEB服务器。由于其的开源特性,所以不断有人来为它修改原来的缺陷、开发新的功能、新的特性。Apache的特点是性能稳定、简单、速度快。它的特点如下:

(1)拥有简单而强有力的基于文件的配置过程;

(2)支持通用网关接口;

(3)支持多种方式的HTTP认证;

(4)支持基于IP和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5)集成代理服务器模块;

(6)提供用户会话过程的跟踪MySQL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MySQLAB公司开发,目前属于Oracle公司。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MySQL所使用的SQL语言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最常用标准化语言。MySQL软件采用了双授权政策(本词条“授权政策”),它分为社区版和商业版,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一般中小型网站的开发都选择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由于其社区版的性能卓越,搭配PHP和Apache可组成良好的开发环境。

与其他的大型数据库例如Oracle、DB2、SQLServer等相比,MySQL自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少它受欢迎的程度。对于一般的个人使用者和中小型企业来说,MySQL提供的功能已经绰绰有余,而且由于MySQL是开放源码软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Mysql的特性如下:

(1)使用C和C++编写,并使用了多种编译器进行测试,保证源代码的可移植性。

(2)支持AIX、FreeBSD、HP-UX、Linux、MacOS、NovellNetware、OpenBSD、OS/2Wrap、Solaris、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

(3)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这些编程语言包括C、C++、Python、Java、Perl、PHP、Eiffel、Ruby和Tcl等。

(4)支持多线程,充分利用CPU资源。

(5)优化的SQL查询算法,有效地提高查询速度。

(6)既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应用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环境中,也能够作为一个库而嵌入到其他的软件中。

(7)提供多语言支持,常见的编码如中文的GB2312、BIG5,日文的Shift_JIS等都可以用作数据表名和数据列名。

(8)提供TCP/IP、ODBC和JDBC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

(9)提供用于管理、检查、优化数据库操作的管理工具。

(10)支持大型的数据库。可以处理拥有上千万条记录的大型数据库。

(11)支持多种存储引擎。

PHP(PHP:HypertextPreprocessor的缩写,中文名:“PHP: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C语言、Java和Perl的特点,入门门槛较低,易于学习,使用广泛,主要适用于Web开发领域。PHP的特性包括:

(1)PHP独特的语法混合了C、Java、Perl以及PHP自创新的语法

(2)PHP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的执行动态网页——动态页面方面,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PHP是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去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要高许多;PHP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所有的CGI的功能PHP都能实现。

(3)PHP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

(4)最重要的是PHP可以用C、C++进行程序的扩展!

PHP的优势:

(1)开放的源代码所有的PHP源代码事实上都可以得到。

(2)PHP是免费的和其它技术相比,PHP本身免费且是开源代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8篇

一、 课题任务与目的

主要完成的任务有:

1)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基于C/S架构的系统;

2) 运用瀑布模式开发编写相关文档;

3)完成本系统基本功能:入账登记管理,定期维修检查管理,查询、统计管理,

设备报废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后台提醒管理;

4)设计底层数据结构,构建数据库;

5)Java和数据库技术综合应用、连接池或者其代替方法的运用。

主要体现在JDBC的javabean包装类上。

连接池或者其替代方法是为了防止过多客户端发来申请或者其他相关请求时发生拥堵。

6)编程算法运用-时间换算,jdk中封装的DES加密解密算法类的运用。

本系统将要达到以下目标:

1)对用户输入错误的数据都有提示,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2)对于系统的重要数据都有密码保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用户的封闭性较好,用户能够根据提示完成信息的输入,并且需要提供详细

的设计文档。

二、 调研资料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选题 第9篇

Ⅰ.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中,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高,这些要求都体现在了线路的建设与维护上。线路即整个通信信号传递的路线,是保证通信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将投资的重要部分正是移动通信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移动通信线路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目前对于线路的检测与故障处理,仍存在以下两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1)线路故障处理及时率始终停留在一般的“现场看、现场查”的水平,对故障线路的必备相关参数知之甚少,不能做到“先了解、后查修”,造成故障查修时间过长而影响了该线路覆盖区域下的很多用户的感知。

(2)对于线路基础维护工作周期、项目一概而论、不分等级,无差异化、针对性的维护,造成主线路的巡检周期过长、巡检内容过于简单,为重要线路日后出现告警而影响大批客户埋下了故障隐患。

因此,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线路的智能巡检系统应运而生。

同时智能手机的流行,使我们开始将应用联系到智能终端上,以实现便捷移动性。所谓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而Google公司开发的Android平台更是为智能手机开启了一片新天地。现今,Android是世上最为流行的手机平台,他掌控了数百万的手机,平板电脑,和许多其他的设备并且将Google和网页的功能带到了用户手上。同时,用户可以定制你自己的安卓设备。窗口工具让你能够直接通过你家的电脑屏幕联系到你最喜欢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增加或者调整日历,邮箱,提醒,使得生活中的重要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Android拥有全球合作和大规模已安装数据库,创建在在开源的Linux架构上,拥有大于300个硬件软件和载体合作伙伴,使Android迅速成为了最快速成长的手机系统。现在,世上有超过20亿的安卓设备,并且每天都有在137个国家地区超过550,000的新设备被激活使用。

1、Android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来研发任何能想象到的应用程序,同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市场空间将产品展示给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不管你是做生意,还是仅仅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安卓拥有平台,工具和设备来使之成真。

2、Android的快速创新持续推动着硬件和软件向前发展,为用户和开发者带去新的功能,Android技术的快速革新使开发者一直站在多样的强大的应用面前。

3、Android的强大的开发环境,为开发者提供所需一切来构建顶尖的应用体验。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模板,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开发者可以在很多设备上运用自己的程序,从手机到平板电脑等等。在所有设备中,Android都为你提供持续的强大的APIs来管理你的UI组件并使你充分运用每个设备上得硬件资源。

对于Android开发者而言,安卓重新塑造了人们通信的方式。使通信是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你手腕上,在你车里,在电视中,在相机里,在家中,在商店里,这是没有限制的全新风景。

Ⅱ.研究现状

现下,已有不少公司进行巡检的研究与开发。其中以接触式和感应式巡检系统为主,对巡检的智能性和移动性的兼顾尚有欠缺。

(1)接触式巡检管理系统

接触式巡检系统由信息钮、巡检器、通讯座、计算机及软件等组成。巡检人员佩带巡检器,在巡检过程中用巡检器触碰信息钮。信息将自动存于巡检器中,管理人员将巡检器插入与计算机串口相连的专用通讯座中,通过计算机内的应用软件将巡检器的巡检数据读入计算机中存档。

(2)感应式巡检管理系统

感应式巡检系统由感应器、巡检器、数据传输线、计算机及软件等组成。将具有不同编码的感应器隐蔽安放于被巡检的设备或线路上(无需布线),并将感应器编码对应安装地点存于计算机中。管理人员将巡检器通过传输线与计算机连接,通计算机内的应用软件将巡检器的巡检数据读入计算机中存档。

各地移动线路的检测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移动线路分布于城乡各处,高山平地,地形复杂,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的方式使很多时间浪费在爬山,走路的过程中,导致工作效力非常低,已经不能适应移动通讯业务迅速发展的需求。

(2)巡检反馈时间长,信息不足,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从而有效的监控,不能动态地、实时地显示,致使无法有效进行决策;

本次毕业设计即研究开发具有较好移动性智能性,并以当下最广为使用的Android手机为巡检终端的线路智能巡检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并利用GPRS/3G等数据网络,通过定时跟踪与手动上传,实现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及监控,这样移动线路监管维护部门便可以及时、 真实的了解线路现场的环境情况,有效保障了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Ⅲ.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了解Android的系统架构,掌握Android的基本开发技术,熟悉巡检系统业务流程,基于此业务设计流畅的用户交互界面。使用Android各种UI控件,完成各个页面之间的跳转和数据传输;完成终端各种参数的设置,并能给用户良好引导和提示;完成在主流Android手机上的调试,能够在各种主流Android手机上正常使用。

本次毕业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基于Android的Java语言对用户交互模块进行设计并联合各模块能够协调工作。其后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设计语言和设计思路,美化交互界面,提高用户模块的可移植性,并进行系统优化。

Ⅳ.研究方法和手段

主要在MyEclipse环境下,使用Java语言进行Android的程序编写和调试,对Android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交互模块进行仿真,并能在终端上运行并实现预期的效果。同时了解其他各模块接口与主要实现方法,与各模块协调运行,在终端上实现整套巡检系统的功能。

首先需要学习Android开发手册,了解各种UI组件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以建立人机友好的交互界面。同时广泛涉猎Google官方资料,并进行文献翻译,同时阅读最新的相关文献。学习并跟随发展潮流,不断优化模块功能。

Ⅴ.设计(论文)提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需求分析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第五章 系统测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资料及译文

Ⅵ.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

3月初至3月中旬:了解课题要求,准备相关资料,熟悉MyEclipse开发环境,学习Android架构,熟悉巡检业务。

3月中旬至3月底:学习Android界面开发,学习Android UI控件,动手实践。

4月初至4月中旬:继续学习Android UI控件,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设计终端界面。

4月底至5月中旬:设计终端界面,制作demo,与其他模块进行整合并在手机上联合调试,并进一步简化程序优化设计。

5月中旬至5月底:完成系统开发、毕业论文初稿及相关事宜。

6月初至6月中旬:完成系统测试、毕业论文及相关事宜。

Ⅶ.查阅的主要文献

[1] 李刚.疯狂Android讲义 .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2] 盖索林编著.王世江改编.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指南(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3] 韩超,梁泉.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

[4] 余志龙等.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xx

[5] 吴亚峰等.Android编程典型实例与项目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

上一篇:毕业论文没过延迟毕业(汇总4篇)
下一篇:毕业论文考勤图表(汇总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