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33
2024 / 07 / 23
随着我在电脑上敲下论文的最后一段话,博士生涯的四年时光,也渐渐浮现出句点的影踪。上个月,我度过了自己28岁的生日。在过去的27年中,求学的生涯,占据了整整20年的时光。从一个穿着棉鞋在操场上做操的小孩子,到一位背着厚厚的论文从华盛顿机场回国的年轻人。白驹过隙,其实想来,不过寥寥数语。
谈成长总难免被时间耻笑。年轻几岁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吓这个世界一跳,到头来,还是赶上20岁的末班车,匆忙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一路走来,我不断尝试选择不同的姿态与这个世界交谈,我演过话剧、码过歌词、写过小说、出过诗集。最后,阴差阳错却命运使然地选择学术。我想,这并非因为学术比艺术高尚,甚至想想看,甚至也不能说,学术比其他的表达方式更加精准,我所做的,不过是在不同的年纪,选择尽量适合自己的位置,并承担这种选择的结果。
我一直在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个问题若隐若现,成为伴随我成长的一条线索。一路走来,我为自己许了很多愿,有些做到了,有些搁置了,这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否找到了那个我想成为的样子,那些我想完成的梦想。编剧史航说过一句话,深得我心:“我很早以前喜欢的东西,比如戏剧,我现在还喜欢着。我有时候可以拿它变点钱,有时候变不成,但是它硬硬的还在。”
整篇论文,十万余字,我在讲述一个传播学的经典假说,心思又并非放在某个理论之上,或者说,我希望讲述一种知识分子在这个世界中的坐姿,讲述宏伟的他人,实际上也在讲述渺小的自己。我最后的博士论文,已经与入学时的设想大相径庭,因为种种现实的考量,我做出了这样的妥协,如此说来,这篇博士论文,对于我的思考来讲,更像是一个漫长的前奏。那些我想写的东西,依然在心里,不偏不倚,今天它们不能发光,那么,就改天吧。
博士论文的过程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磨砺。当然,我并不能声称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有多么了不起。努力地过程中,自然没必要感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反而才是这个过程中带给我最多的东西。说来可笑,我一直在和自己较劲,深知自己能做的事情着实有限,而欲望一旦超过了能力的界限,痛苦和无措便会迎面而来。幸好,勇气给我做加法,反思给我做减法。生活就在近处,像一把不怎么舒服的椅子,由我们选择坐姿。
在几年前,我曾经为自己写下一段话,如今在论文的结尾,也要重新说给自己听:学会承受读书的寂寞。不要着急表达,你不必赢得琐碎的追捧,也不必在意无趣的嘲讽,那不重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务必切记。
[1] 唐睿. 天麻素的天然产物制备及含天麻素制剂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2] 李霄. 贵金属-多孔硅芯片对MALDI-TOF-MS的信号增强作用及其应用[D]. 浙江大学 2015
[3] 侯翔燕. 微波辅助样品处理技术在芦荟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4] 王亚军. 食品储藏用冰箱异味成分分析及除味探索[D]. 浙江大学 2015
[5] 周齐. 微波合成用于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D].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6] 齐韬.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氢化可的松[D].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7] 张帆. 超声波及微波辅助萃取鬼箭羽中黄酮类物质[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8] 郭宝晶. 以BS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9] 张春梅.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尿酸、肌酐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10] 李昕. 以卟啉为探针毛细管电泳分析蛋白质方法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3
[11] 石美. 二氧化硫被动采样器的研究及基于溶胶-凝胶的简易分析装置的初探[D]. 北京化工大学 2002
[12] 孙晓薇. 同位素衡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甘油三酯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5
[13] 程军. 膳食丙烯酰胺巯基尿酸加合物的同步检测及体内化学防护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4] 姚丽清. 电喷雾质谱中离子/中性复合物中间体介导的氢迁移及裂解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15
[15] 王玲娜. 基于LC-QTOF/MS的儿童性早熟代谢组学研究[D]. 苏州大学 2014
[16] 李义坤. 芳香酰胺化合物的气相重排及两种原料药中未知杂质的结构鉴定[D]. 浙江大学 2015
[17] 吴春玲. 固相萃取在线富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在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D]. 浙江大学 2015
[18] 王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低合金钢中Pb Sn As Sb Bi[D]. 天津大学 2014
[19] 马如平. 碰撞反应池技术研究与实现[D]. 天津大学 2014
[20] 徐赐贤. 人体生物材料中重金属的ICP-MS分析方法研究[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
[21] 龚雁. 磷脂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和测定方法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22] 陆珂. 以DNA和RNA为键合配体的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23] 周瑞林. 以聚苯酰亚胺树脂微球为基体的树状间隔臂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D].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24] 张志胜. 树枝状大分子修饰的毛细管电色谱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5
历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毕业论文的写作终于接近尾声。回顾两年多来的研究生生涯,也不禁感慨万千。从研一对各门课程和管理理论孜孜不倦的学习,到研二以来亲身参与多个企业的管理咨询项目,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从去年11月份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到进行课题论证,共同探讨文章研究的意义,从对国内外文献的深入研究,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每一个过程都凝聚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每一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导师悉心的指导。翻阅论文前后,回顾无数个灯下奋战的夜晚,激动不已。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xx老师。蔡老师无论在课程学习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上,无论在项目实践中,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给予了我很多的教诲,这些影响都将会使我受益终身。没有蔡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就不会有我两年多来的成长,更不会有这篇论文的完成。
另外,我要感谢我的同门xxxx,以及我的师兄和师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都一起探讨和交流,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最后,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我的学业和未来付出了很多心血,我所努力的动力也大都来自于他们。我要把我硕士学业完成的喜悦与他们一起分享。
曾几何时,我对研究生充满了向往,对学术充满了敬畏。三年前,我在不顾家人、同学、同事的强烈反对下,毅然决然的辞去从教十年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然而,三年下来,我的理想与现实拉开了很长的一段距离。招聘会上别人的冷眼,几乎让我斯文扫地;发表论文所需的版面费,更是让我大跌眼镜。这也许就是时过境迁,这也许就是残酷现实,而自己却没有与时俱进。
这些外在因素也许一时难以改变,但这三年的生活,自己毕竟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是自己掌握了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如选择研究空白作为课题、围绕课题搜集相关资料、以撰写促查阅、边撰写边发表等方法。其次是自己掌握了一些撰写论文的技术性方法,也就是运用电脑与网络为撰写论文服务的方法。众所周知,撰写学位论文需要庞大的资料为支撑,我们除大量阅读纸质资料外,更要发挥网络的强大搜索功能,然后按图索骥,下载包括ExE、PDF、CAJ、TIF、DJU、PDG等文件格式的电子书籍及论文。这里除ExE文件格式的电子书需要同纸质文献进行校对外,其余几种格式的电子书几乎都保持了纸质文献的原貌,它们完全可以当作文献资料来使用。再次是同门学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使自己受益匪浅。同门学子,包括同一届别和不同届别的,通过不同的场合与途径,进行切磋与交流,无疑有益于某些问题的探讨。特别是同一届别的之间相互评阅论文,更是对论文修改大有裨益,这也正符合“论文是修改出来的”法则。
所以,我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导师xxx先生!是他的言传身教,让我踏进了学术殿堂的第一步,懂得了一些学术的基本法则,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感谢xx等先生的教诲!他们深厚的学识、做人的态度、敏锐的思想,对我已经并将继续将产生重要影响。
感谢同门的师弟师妹们!我们在一起相互讨论的光景,是我永远留恋的一段美好时光,它将永远珍藏在我人生的履历当中。
感谢我的家人!在入学前,他们对我虽然持反对态度,但入学后却通过种种不同方式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成为我完成学业的强有力的后方支持。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关心过我、鼓励过我、支持过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们!他们的些许关心,能让我无比温暖;偶尔鼓励,能让我信心倍增;默默支持,能让我看到希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即将走完大学生涯的第四个年头,回想这一路走来的日子,父母的疼爱关心,老师的悉心教诲,朋友的支持帮助一直陪伴着我,让我渐渐长大,也慢慢走向成熟。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爱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导师杜老师,班主任老师、仲老师,专业课聂老师、汪老师、曾老师,学院黄老师,党政办汪老师。谢谢你们这四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从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做人。
其次,我还要真诚地谢谢人资的小杰同学、小晗学姐,在这四年当中,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在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你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你们。
再次,我还要认真地谢谢我身边所有的朋友和同学,特别是金融的小方同学、小杰同学,营销的小黄同学,人资的小琪同学,谢谢你们,你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精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没有人比你们更爱我,你们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
时光荏苒,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画上句号,这段学习经历使我收获颇丰。如果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是浑浑噩噩,那么研究生阶段使我更加清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在这段学习生涯中,我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如今,我即将结束在学校的日子,迈入社会这个大学堂,未来我会经历更多,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这段时间的积累对我的人生是一种激励,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此,我要感谢那些传授我知识和在我困难时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张副教授,在我刚刚推免为研究生的时候,最先认识了我现在的导师张老师。当时由他带着我还有师兄、师姐们一起做事情,我很髙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学习,那段时间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很充实。后来,也许是缘分,很幸运的成为张老师的学生。感谢老师每一次认认真真的给我修改论文,当我把论文发给老师邮箱的时候,老师总是很快的给予我回复,小到标点符号都用红字给我标出来。这些点点滴滴,我都铭记于心。两年多来,老师做学问严谨的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深深影响了我,真心的感激老师。
同时也要感谢周教授、朱教授、范教授、李教授、汪副教授等经济学院全体老师,在研究生生涯中,帮助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真诚的感激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细心教导,使我能够茁壮成长。
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们。平时遇到困难,师兄师姐成了最直接、最容易获得帮助的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解答我的疑惑。当老师布置任务时,师弟师妹们尽力辅助我完成任务。在此,感谢你们,有你们的陪伴,使我的研究生生活更有意义。
最后,我要把感谢送给生我养我的人,我的父母。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近20年的读书生涯,是他们供我读书,让我能够走进高等学府。
这么多年,他们无私的奉献、默默的支持,让我知道背后还有你们这么强大的后盾。感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在这里,祝福所有的老师同学,祝愿大家事业蒸蒸日上,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