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完整版(实用10篇)
44
2023 / 11 / 24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constructive advice and helpfrom many persons.
First and foremost, I wish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in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Professor Ran Jijun, for his great advice andguidance on the content and format of this thesis, which is critical for revision.
Without his academic guidance, I could not have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my teachers in the EnglishDepartment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especially to Professor He Yinghong,Professor Guo Liqiu, Professor Sun Jisheng, Professor Zhang Lei, Professor SongAiqun, Professor Wei Lamei and Professor He Qun for everything I have learned fromthem during the two years at this university.
Also, the emotional support from my parents and my husband is no less importantthan the academic assistance.
In the e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my colleagues who helped collectuseful reference books and materials for me.
我校是“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承担着“教育部英语科研课题实验”。我们借此有利资源,不断开展英语教学研究。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我们把艺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并能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
把艺术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易使学生对教育目标产生强烈的感悟作用。
一、运用艺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性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毫无疑问,学生是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主体,把艺术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教学过程就是充满美感的过程,它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状态而达到教学效果,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从根本上保证主体活力得到空前的激发。
(二)有利于实现教育艺术化
教育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讲究教育艺术,就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进行审美性学习。
(三)有利于发觉教育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实践证明,教育方法如果缺乏创造性,必然流于僵化、枯燥。“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创造,把艺术教育融于小学英语教学,能改变传统的僵死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创造性地教,必然会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力量的价值和兴趣,学生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运用艺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向
(一)营造美的环境,建立民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都是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一种趣味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阶段。因此,优美、有趣的教学环境能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英文字母的装饰品,在黑板上张贴一些充满艺术趣味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或者在课上和课间播放英文歌曲,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融于浓厚的气氛之中,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课堂上,我总是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走进教室我习惯于亲切地对学生们说“Howareyou!”孩子们总会面带笑容地回答:“Fine,thankyou。”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微笑着倾听,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会走到他面前轻轻问一句:“CanIhelpyou?”课余时,我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师多鼓励,多与他们相处,师生的心理距离才会越近。
(二)挖掘审美的、情意的因素,感悟美的主体。
美育的主要内容是情感教育,情感性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美育的突出优势。它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的幽默与技巧、板书精心巧妙的设计、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甚至连教师的穿衣打扮等等无处不存在美育。因此,教师应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一般来讲,小学生初接触英语,比较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很高。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优势,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美的感受,使他们形成正确、高尚的艺术审美观。对此,我们做了很多探索,有的设计出精美、实用的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有的设计出新奇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把音乐、美术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学生长期耳濡目染教学的美,必然会引起其对美的热爱与追求
(三)讲求教学方法的审美化、艺术化,精心设计美的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
组织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2、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参与形式上,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一个机会可锻炼,可自我展示。
3、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四)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创造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将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根本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说中创造美。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型结构,训练学生创造美。
2、唱中创造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音乐和英语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好动、活泼,喜欢唱歌、跳舞。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就尽量多编、多教英语歌曲,借助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节奏进行英语单词和句型的教学、巩固。如在教句型单词monkey,duck,panda时,把单词溶入歌曲之中,学生边唱边表演。这种做法,不仅能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趣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画中创造美。学完有些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画一画,更是激励学生创造美的好途径。小学生特别喜爱这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
4、演中创造美。英语课本中美的对话内容,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教学口语交际时,就要放手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通过虚拟情景表演创造出行为美、语言美。
5、仿中创造美。在写字教学中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写漂亮字,虽说始于幼稚的模仿,但这却是美的创造。
教学中学生创造美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收集谦虚的名言、谚语,办英语手抄报等。这些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启发和引导了学生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只要教师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就一定能组织好创造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创造出美。
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与艺术教育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运用艺术教育进行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赏,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主动热情地投入审美创造,并感到乐在其中。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支撑着毅力,激化为认知,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上,还是从英语歌曲中所透露出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上来说,通过歌曲来学习英语都是一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首先,音乐是一种让人享受的东西。一首歌曲是歌词跟旋律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旋律,会让他们有不同的享受。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控制抽象思维,右半球控制的是记忆,语言,音律等形象思维。通过听歌曲可以把我们的左右大脑一起利用起来。因此,将英语歌曲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英语歌曲中有大量的词汇。一首歌曲中有很多的歌词,也就有很多的词汇,记住了一首歌曲,也就记住了整首歌中的全部单词,即使小学生不能把整首歌的歌词都记住,但是一首歌中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他们也会记住这些重复的部分。通常小学生记住了一首歌是很难忘记的,同样里边的歌词也就很难忘记了。最后,一首英语歌曲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化。通过歌曲,学生不只是可以学到单词、句型等,还可以学到歌曲所在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几乎不会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顺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应该怎么将英语歌曲运用到教学中呢?
二、教学中怎么运用英语歌曲
首先是英语歌曲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只有一点点,他们会的英语单词也很少,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歌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旋律比较好,单词容易记,适合小学生听和学的歌曲。其次是英语歌曲怎么运用到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遍选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下来,学生可以跟着旋律哼歌。然后就是将旋律跟歌词配合,在这之前,教师要将歌词中的每个单词都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学生先跟着教师唱几遍,熟悉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唱了。在理解了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会比较的容易。一般,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时,会提前跟学生解释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歌曲的大体意思。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手和脚的运动等来引导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英语歌曲的作用
歌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既不用去看枯燥的英语书,也不用去学习单词和句型,只要坐下来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在他们心中,唱歌不是一种学习,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一首英语歌曲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
让小学生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让小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学习歌曲有兴趣,他们喜欢这件事。当学生学会了一首英语歌曲,不论是在课堂上唱,还是回家唱给家里人听,都会得到夸奖,在得到夸奖的同时也会更加有继续唱下去的欲望。
对英语歌曲有了兴趣,自然对英语也就有了兴趣。其次,英语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英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组成的,有的单词很难记忆,有的单词很容易忘。如果教师能够将难记忆的、容易忘的单词跟英语歌曲相联系,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听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听英语歌曲是一种练习听力的好方法。跟听力材料相比,英语歌曲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有兴趣。
最后,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开口说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开口说,我们的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特殊的发音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歌词一遍一遍的重复,英语口语也就提高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口语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I would like to grant oceans of thanks to all my respected teachers and friendswho have offered me cordial assistance during the two and a half years.
First and foremost, I owe a special debt of gratitude to my respected supervisorProfessor Li Changbao, for his patient guidance, insightful suggestions and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my thesis. Without his and invaluable suggestions, it would really be a difficult task for me tocomplete this thesis by myself.
Special thanks should also go to all the excellent professors who have taught mein this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for leading me into the field of researchwork, and giving me tremendous inspiration, courage and confidence during my studyhere. Their insightful lectures have made my study delightful and enjoyable.
Finally, I am also deeply indebted to all my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for theirencouragement which inspires me every time when I have no motivation to continue.
I must mention all my roommates, who give me a comfortable atmosphere to studyand do me a lot of favor when I need help.
引言
20xx年1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颁布,小学英语作为国家课程在我国正式开设,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从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到20xx年,我国学习英语课程的小学生已经接近9000万,到20xx年,全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小学英语的平均开课率已达到了100%。可以说,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世界外语教育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面对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争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小学生英语学习群体和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中,特别是在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相对不足的客观条件下,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必然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如何解决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和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健康发展寻找出路。
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目前,小学英语的课程价值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小学英语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开设,我国小学英语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然而,在这种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中,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不少困境和危机,这些困境和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健康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干扰。笔者认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目前主要面临以下三个必须要摆脱的困境。
(一)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并未完全确立
小学英语作为国家课程,具有义务教育的全体性和强制性特征。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小学英语的开设必需面向全体学生,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学者指出,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小学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强制性开设。
由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也长期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目前,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差异,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率和开课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率早已经达到100%,甚至不少地区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尝试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在许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到现在仍不能完成从三年级开设课程的要求。甚至在一些师资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一些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不同学校“走教”来上课,要完成规定的课时量也就面临重重困难。据估计,到20xx年,小学英语的全国平均课程开设率才达到60%~70%。20xx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英语全国每周平均课时只达到2。84,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时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小学英语开课量不足和不均衡的局面,无法体现其作为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全面性与强制性特征,说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义务教育性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这种不均衡局面直接导致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出现城乡两极分化。在城市,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优越,小学英语的开设率和课时量能得到保证;而在农村,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不足,小学英语的开设率和课时量无法保证,但是课程标准规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到六年级毕业要达到二级。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他们在初中甚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我国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如果不能得到完全的认可,不仅会影响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质量,而且会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二)小学英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依然存在
小学英语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小学阶段大规模开设英语课程导致师资需求量急剧增加,针对当时小学英语师资严重缺乏和不达标的现状,不少学者曾公开质疑我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为了完成开课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招聘力度。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做法是,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在职小学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后,转岗从事小学英语教学。这种做法使得当时有一大批其他学科的小学教师走上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岗位,造成目前在一些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大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岗位都是由非英语专业的转岗教师担任的局面。小学英语转岗教师本来是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的特殊现象,它不应该是构成我国小学英语师资的主体。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局面依然存在。笔者20xx年在广东省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该地区的转岗教师人数占小学英语教师总人数的65。4%。这一数据说明即使在小学英语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的广东省,小学英语转岗教师仍超过半数。
据统计,到20xx年,我国整个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已经接近30万人,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数量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观。然而,由于小学英语转岗教师问题没有解决,小学英语师资在质量上离课程实施的要求还很远。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学英语师资数量匮乏、师资构成以转岗教师为主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有学者指出,全国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数量占整个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超过50%的局面,给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探索不足
现有的研究表明,小学外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灵活运用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决定课程能否成功开设的两个关键因素。我国小学英语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小学生特点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建构仍处在探索阶段。由于可借鉴的本土实践经验不足,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仍停留在对国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引进、移植和模仿阶段,本土化探索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英语成为国家课程后,20xx年开始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借鉴国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掀起了一股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和研究的浪潮,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盲目跟风现象。另外,一些从国外引进和移植过来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我国个别教学条件较好的地区的部分小学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教学试验,取得较大影响的有浸入式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等。例如,据统计,到20xx年全国已经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xx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双语教学实验。然而,将国外的教学模式直接运用到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它们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同时,我国广大的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当中许多人没有只满足于对这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引进和移植,而是立足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例如,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颇有影响的攀登英语教学模式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就是立足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构上的创造性尝试的代表(王文静、董奇,20xx;包天仁,20xx)。但是,目前这些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教学试验范围及规模还不够大,理论总结不足,影响力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在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独特性,我们在借鉴国外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由以下三对矛盾引起。
(一)高度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平衡的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高度一致的课程标准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挑战。由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课程目标和要求高度统一的小学英语教学如何面对不同地区和各类学校极不平衡的状况,成为一个难题。可喜的是,最新修订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特别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师资条件和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而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很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对这一矛盾还没有系统的应对策略。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家外语政策并没有体现区域性差异,也没有/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指定区域性外语教育政策,而是承认当前的这种差距,允许有差距的发展,如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允许没有条件的区域暂时不开设”。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要想办法尽快解决高度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平衡的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矛盾。如果允许小学英语教学的地区差异长期存在下去,将会导致新的城乡和区域教育不均衡发展。
(二)国际接轨的课程目标与薄弱的师资队伍之间的矛盾20xx年版课程标准除了强调语言技能层面的工具性目标,还明确提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育人目标,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提高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高度。卜玉华评论道,“英语教学价值定位比以往更加全面,使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与世界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保持一致”。然而,担负起实现这种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教育目标的是一支年轻而且专业基础薄弱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还很年轻,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反思总结能力不强。从英语语言知识技能水平和小学英语教学能力方面来衡量,许多转岗教师还达不到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小学英语转岗教师问题,建立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标的师资队伍。
(三)培养兴趣的课程目的与日趋严重的应试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国家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规定: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与这一课程目的相配合,我国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课程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有学者无奈地指出,“我国上千年的考试文化和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教学观并未真正建立,因此出现新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宋乃庆、程广文,20xx)。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的教学评价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当前的小学英语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只是目前的高考、中考模式在小学阶段的翻版。另外,在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小学英语考试已经成为生源竞争和选拔的手段,使得小学英语的应试倾向愈演愈烈,完全违背了国家课程政策中倡导的小学英语课程目的。如果小学英语教学的这种应试倾向得不到遏止,必定会影响与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阻碍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小学英语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我们再争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显得于事无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要积极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积极寻找对策。笔者认为,影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
(一)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
回顾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十多年来的历程,有专家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持续发展要面对的首要瓶颈问题,就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与性质在一些地方和学校没有明确的界定,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要求各级政府从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尊重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权威性,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保障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的开课,尽早完全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
(二)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
要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建立一支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必须抓紧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上岗标准和淘汰机制,加强对小学英语转岗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防止更多的转岗教师出现,尽早从政策层面解决制约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的转岗教师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设法完善小学英语新教师的补充机制,要特别关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问题。政府应适当增加农村学校的英语等紧缺学科的小学教师编制,加大师范生实习支教、小学英语特岗教师计划和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和范围,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的小学英语师资结构。没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师资队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将缺乏基本的保障。
(三)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其功能的发挥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这就决定了任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在外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到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之间徘徊。我们在将西方的英语教学模式移植和借用到中国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践中这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勇气。然而,在对如何将这些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进行检验,将它们上升到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方面,我们却缺乏应有的自信、积极的态度和探究的热情。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就是这样不断从外国理论到中国理论,再从外国新理论到中国新理论的生态圈里循环往返”。
因此,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实践探索,不仅要向外看,更重要的是要向里看。我们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我们开展的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儿童英语教学实践,我们的自我意识首先要体现在我们理论创新时的自立和自信精神上,本土意识首先要体现在我们理论创新时对英语教学国情和实践条件的深入分析上。只有立足国情,敢于创新,我们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不同的实践条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英语教学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本土实践经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上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要达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式这一目标,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然而,我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英语教学的最优越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小学英语学习群体和教师群体,因此应尽早确立小学英语的国家课程地位、尽快完善小学英语教师的补充机制、深入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土化实践探索,从而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体系。
摘要:游戏教学法已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的运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师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掌控英语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不断完善游戏教学的形式、方法等。通过游戏教学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本文将从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游戏类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几个方面来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把单调枯燥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它将教育和游戏很好的结合起来,其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从广义上看,游戏教学是以得胜利为目标的一种竞争性的练习,游戏者必须运用所学知识或技能促进练习并追求胜利。从狭义上看,教学游戏也指建立在计算机与网络基础上,能启到教育作用的游戏软件。而教学游戏是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
一.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类型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游戏也会锻炼不同的能力,有的是锻炼反应,有的是锻炼记忆,有的是锻炼想象力。但是,再好玩的游戏也会有玩腻的时候,所以这要求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使学生保持教学中配合的积极性。
1.组合词汇。教师在课前准备好52张卡片,准备一个抽取箱。每一张卡片写一个字母,保证26个字母写两遍,然后放进抽取箱,将同学分成几组,每组选个代表,抽取10张卡片。要求学生用这15张卡片组合词语,哪个组组合的单词最多、最快就获胜。这种游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他们对学过知识的回顾。
2.听说游戏。听说游戏是指教师给每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一个简单的句子,让他们依次往后传,在传到列尾时再检查是否变样。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允许学生有一些动作配合。这个游戏的结果往往是动作被改得千奇百怪,十分有趣,同时这种活动也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分角色表演。教师如果单一的介绍某一个句型或句子,学生虽然理解其表面意思,但不能将其正确的使用在适当的'场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这样会使他们对词和句子的理解更加容易。例如教师在讲解新生入学大家互相打招呼时的会话时会提到I’mTonny,在这是教师应该提到打电话是不可以说I’mTonny,应该说ThisisTonny,并且对此进行对话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不同情况下语言的使用。
二.游戏教学法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重游戏,轻学习。在大多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不断地说教,如果游戏过程中下面比较嘈杂,教师就会暂停游戏来组织纪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指令被动完成任务,这必然就失去了游戏原有的功效。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游戏方式和设计游戏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避免让学生失去了继续游戏的兴趣。
2.游戏自身的问题。游戏自身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所选游戏难度与学生能力不符和游戏的科学性有待探究。有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将教学目标设置的过大,给学生压力,更达不到学习知识的效果,这样的游戏不会被学生接受,甚至会让一些学困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另外,有些游戏设计的并不具有科学性,教师会提出一些学生不了解的东西,并把那些东西任意想象,这样的话会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3.游戏素材不够,内容缺乏创新。随着教师教学意识的逐渐加强,授课时往往会加入一些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何选择、如何设计和怎样进行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缺乏游戏素材获取的途径以及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繁忙,使得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案例不够丰富,游戏也显得单调重复,学生的兴趣不高。虽然教师能够熟练地进行游戏,然而却缺乏新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主动地搜集多方面的游戏素材或创新游戏。让学生对新游戏产生期待,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4.学生参与度不高。传统的课堂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虽然游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仍然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在游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说“Whowantstotry”来找游戏的扮演者,但通常举手的都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他的同学仍然坐在下面听,这样慢慢做久了,这些同学会觉得游戏与他们无关,就会走神、分心,没有真正参与到游戏中。另外,有些教师为了让游戏正常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往往会选择英语好的同学参与游戏,那些不爱举手发言或者害羞的同学就会失去参与游戏的机会。
三.结语
总之,运用游戏教学法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或者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参与度也大大提高了。但是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应坚持发展智力的原则,还应讲求多样化和趣味性。教师应该设计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游戏,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