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35
2024 / 07 / 23
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他在《与人书十》里,谈到有两种书:一种是收旧钱称做废铜来铸新钱,既是粗制滥造,又毁坏了好的旧钱。一种是开山采铜矿来炼铜。他的《日知录》,一年来“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毁旧钱来铸新钱,大概指把旧书剪剪贴贴编成新书,开山铸铜,大概指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假使说,采花酿蜜主要指文艺方面的研究说的,那么开山铸铜主要是指学术方面的研究说的。这里引《日知录》中的《正始》条。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
《日知录》写的读书笔记,称为开山铸铜,往往引了不少书,从中取得一个结论。要是把所引的书都抄上,太多,不合适,只好节引一个结论。顾炎武从不少材料中得出这个结论。他说的“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所以只是那个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个朝代的官号要考虑的,“肉食者”指官吏。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初稿)
一、 期刊论文概述
二、 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
选择1-3篇个人认为观点好的论文进行深入阅读,总结、分析其论证过程(可以用图)。
三、 重要方法及其运用
选择1-3种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法或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做如下小结:
(1) 研究方法概述
(2) 研究方法在论文中的运用
(3) 研究方法述评
四、 尚待学习的.问题
列出一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或者其他问题
五、 思考与启发
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引起的思考,比如:某些论文的延伸研究思路、某些方法的借鉴、某些观点的深化思路等,这些可以成为将来研究的问题。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毕业论文摘要是毕业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 ~ 5个。
⑴ 摘 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⑵ 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左对齐)
(空一行)
⑶ 关键词:词1、词2
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
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
(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
(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
2、评注式笔记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
(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
(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
(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
(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
(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
(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
读书笔记
(一)摘录(写在本子上)
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时用。它要求准确无误地摘录原文的语句段落,还要注明出处,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摘抄原文
摘抄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作为日后引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按照原文的内容自己标上一个分类的题目,便于资料的归类和日后采用,在引文后面要注明出处。
2,摘抄观点
将原文的主要观点、结论摘要或写出。
(二)随笔评论(直接在书中写即可)
1.批注,比如生字词、成语等,直接在书中写即可
2.评论
评注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在书中评论批注即可,最好是随笔评论。
(三)心得(写在本子上)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就是写读后感。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准备几个用来贴剪报的本子,或者把一个本子分成几个部分,把语文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等内容分别贴进去。
(2)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即剪自哪一种杂志或报纸,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免不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一些书,或者我们自己有选择性的去读一些书,在读书的时候,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做读书笔记,或者我们自己为了让读的书更加的有意义,能够对我们日后,学习有帮助,我们也会主动性的去做读书笔记!
那么怎么样去做读书笔记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种就是列提纲式的,我们读了一本什么书?大概提纲是什么?大概有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简单的,简单的写着写什么内容?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记录下来,只要以后打开读书笔记,就可以知道简单的.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种就是摘抄式的,我们读一本好书,里面有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落,我们可以拿个本子记录下来,有一些特别出名的词句,我们也可以抄下来背熟,以后就是在写作文,或者写一写周记里面都可以引用,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还有一种就是仿写式的,我们读一本好书,刚看到,其中里面有一些篇章写的特别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仿写,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仿写一段话,那么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收获!
最后一种就是评论式的,我们在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总有自己的一些讲解和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写下来,可能有一些我们写的并不是专业的,但也是我不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收获!
其实说到读书笔记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从所读的书中有一定的收获,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或者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来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只要能够达到我们有所收获的目的,学以致用,那么就可以了,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格式!
当然,如果你还有关于读书笔记更好办法的话,也可以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
(一)摘录式
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时用。
1.索引
索引笔记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
2.摘抄原文
摘抄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作为日后引用的原始材料。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中学物理教材的基础知识,都是以实验为先导,逐步总结出定理、定律等规律性的.知识,这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不能忽视。今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二是根据实验原理和选用实验器材来进行物理实验,三是正确分析和处理有关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或验证相应的规律。
3.观点摘要
观点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的主要观点、结论摘要或写出,报刊杂志上的“论点摘编即属此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包括实际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四个部分。
(二)提纲式
1.提纲
提纲笔记要忠于原书或原文的框架体例或段落层次,对原书或全文作轮廓式的勾勒。
2.提要
提要与提纲不同。
(三)评论式
评论式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
1.书头批注了一颗钻石,不料失足跌下山崖,粉身碎骨,小人又出现了,它的名字就叫——诱惑
体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做人不能太贪心,得脚踏实地
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摘抄、归纳和心得体会的文字,都叫读书笔记。这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都应重视写读书笔记。
作读书笔记必须在认真阅读之后,因为作读书笔记不是抄书,必须以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为前提。阅读后就要好好想想究竟哪些内容值得记,应该记。这样,就不能只看一遍,而且要看两遍、三遍,通过作笔记,又促进了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入理解。特别是有的学者主张 “博览、精摘、勤思”,把一些带有哲理性的警句、精彩的锻炼摘录下来,不经过反复、多次思考,不对所读的内容透彻的了解是不成的。
所以,作读书笔记是一种读书与思考过程的产物。通过做笔记,可以促使阅读者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重点和实质,这又可以锻炼判断和概括的能力。通过作读书笔记,头脑中模糊的问题可以变得清晰起来,零乱的东西可以变得有条理。
总之,作读书笔记,是加强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也是加深理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例如直线、曲线、括弧、三角、问号……等等)勾划出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这种笔记,就是符号式笔记。
符号式笔记使读过的书上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一目了然,这就为提纲笔记、摘录笔记等其它形式的笔记作好了准备。
批语可以是对书中一段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体会,或者是对书中某一个问题没有看懂所表示的疑问等。
做符号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图书馆的或借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
(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优美的词汇,用“”表示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用“?”表示尚未弄懂的问题等,以后看书,就都要按自己的这个规定去使用这些符号。
(3)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4)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