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网站毕业论文(推荐7篇)
138
2024 / 07 / 23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在吉首大学图书馆和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资料室以及通过登录中国知识网以及论文网,百度等等途径,收集有关中小学运动损伤文章30篇,为本题的研究做好基础理论准备。
问卷调查法
通过自己设计和请教专业老师的基础上设计《吉首市一中小学生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调查问卷,并检验其效度和可信度。然后于2011年12月下旬在吉首一中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并回收问卷。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和演绎法对调查所获得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2、技术路线
收集。整理资料
设计调查问卷、并检验其效度及信度
申请开题
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调查问卷
统计和分析数据
撰写论文初稿
论文定稿
论文答辩
3、可行性分析
在吉首大学图书馆和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资料室以及通过登录中国知识网以及论文网,百度等等途径,收集有关中小学运动损伤文章很多篇,对目前小学生损伤也查阅了相关大量的资料,为本题的研究做好基础理论准备
通过自己设计和请教专业老师的基础上设计《吉首市第一小学生课外活动运动损伤》的调查问卷,于大四课余时间,请吉首第一小学的代课老师随机向吉首市一中的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并回收问卷,保证数据来源可靠性和真实性。
关于运动损伤的研究课题虽然比较多,但是研究小学生损伤的却比较少,特别是在吉首第一小学学校里面的学生,几乎没有人研究,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是可行的。
中医的哲学方法论我们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中医用自己的哲学观念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中医的哲学方法论。西医用它自己的哲学观念来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西医的哲学方法论。中医的哲学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中医的智慧;西医哲学方法论同样体现了西方人的智慧。今天我讲中医和西医两家的哲学方法论,目的是使大家明白这两个医的核心思想,它们各自有各自认识疾病的方法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你学医时可以相互借鉴,可以有选择地融合,提高自己的学业。不是学医的朋友,你对两个医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对你选择健康也是很有意义的。
西方医学的世界观是什么?医学的世界是生命世界。西医是怎样认识生命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就是西医的世界观。认识生命的方法和改造生命的.方法就是哲学方法论。西医怎样认识生命?西医从微观世界中去认识生命。这可能要上溯到两千年以前,西方人的祖先在牧畜生活中,从解剖畜牲开始,在人体的解剖中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西医在数百年以前就从解剖人体认识人的生命改造人的生命。这就是西医的解剖学与外科技术的渊源。西方进入工业社会,显微技术出现,西医借助显微镜进入了人体的微观世界,从器官组织的分割到细胞与组成细胞的更细的物质。为了进入人体生命的微观世界,必然用分割的方法。在人体生命微观世界中的物质量变,直接表现看生命的常态与变态。也就是有没有疾病,疾病的进退变化。西医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人体生命微观世界,发现了物质的量变与人体生命疾病的有无进退,西医走向了成熟。因为西医在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的世界里,形成了完整的哲学方法。 在微观世界中对生命的物质量变取得的认识,建立了一套认识疾病的物质量化标准。同时为西医的对抗方法提供了疾病的“靶的”。如血糖、血脂、蛋白、抗原体等等,都是为对抗方法提供的根据,尤其对致病菌与病毒,区分的非常精细。到今天我们可以说西医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方法论:对抗哲学。用分割的方法认识生命中的量变、认识疾病,用对抗的方法改造生命。这就是西医的哲学方法论。就是西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我们必须承认,这是西医对人类的贡献。如果没有西医开拓生命微观世界这条路,到现在人类还处于生命微观世界中的盲者。
西医有没有不足之处呢?西医和中医一样都有不足之处,而且西医的不足之处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必然的。西医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呢?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治疗无力。这为什么说是必然的呢?因为哲学方法论是在微观世界中去认识生命,所以必然要用分割的方法;看到的是物质的量变,物质量的变化只能为对抗方法提供靶的。至于生命过程,如人体的功能运动,人体的生存本能系统的活动,并不在微观世界,而在生命的宏观世界中。在微观世界中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的西医看不到生命的功能性运动与生存本能系统的活动。西医改造生命的对抗方法是以物质的量变为靶的,无法了解到物质的量变是人体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对人体功能性在认识上的不足,当然在治疗上只能是局限在与物质量变的对抗中。
药源性疾病的不可避免,与医源性疾病的不可避免都源出于对抗疾病的微观认识与对抗治疗理念。比如;高血压降压,高血脂降脂、高血糖降糖。。。这种对抗治疗,即使把物质量变降低到正常值,然而病仍不会痊愈。这是为什么呢?血中葡萄糖浓度增高,血中脂肪浓度增高。。。等等物质的量变增高并不是疾病本身,导致这些变化的功能性活动的改变才是疾病的本质。但微观世界中只能看到物质的量变,看不到功能活动疾病本质。而且,西医的分割方法,不是简单地用刀来解剖,而且用生物化学的分解方法来打开生命微观世界的。要改造这个有病的生命世界,也只能用化学的方法合成对抗的物质,改变物质量度。结果是病不能治愈,年复一年吃化学药。越吃药病越多,吃药也越多,药害日深,肝肾损害不可避免。诸如此类的化学药,能不吃吗?除非有病不治,只要治,化学药不能拒绝。这是药源性疾病不可避免的原因。仍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心脑血管“搭桥”、“支架”这类手术,在有些人心中,认为是高科技的救命手术。其实并非如此,心脑血管病不是卒然而来的,是从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脂肪性硬化而来。这期间有很长一段吃化学药的过程。心脑血管病完全可以用传统医学治愈的。“搭桥”术留下一个大创伤;“介入”法要长期吃化学药加抗排异的药。病人体质要大折扣了。至于其他的器质性病变的切除治疗,特别是扁桃体炎用切除,胆囊炎、或结石用切除,脾用切除~~~~造成医源性伤害。这一切都是西医的不足之处。
中医不可能进入生命的微观世界。中医是怎样治病的呢?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这话有人反对。说两千年前中医开始从经验医学走进了生命科学,到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中医在生命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已趋向成熟。伤寒论中用汗、下、清、利小便,破瘀血等法来治疗外源性疾病,明显是顺势利导的排异法。这表明张仲景已经认识了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生存本能系统,并利用本能系统祛除疾病,保护生命。伤寒论对内源性疾病以扶正的方法起死回生。这表明张仲景对生命的自主性运动系统的调节功能的认识和利用。这是中医由经验医学上升到生命科学的高端,我想这不仅在当时(东汉),即使在21世纪在医学领域也是超前的成就。可惜,近两千年来,竟无人对这个伟大的发明加以诠释!
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情景以及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XX)、cowan(1 9 8 9)、head&ries(1997)、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XX)、riehardson(1999)、saggi&肠ldiz(XX)、丫idiz(XX)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XX)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1998)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XX)、王一(XX)、蒋泽中(XX)、张秋生(XX)、吕薇(加02)、李光荣(XX)、魏江(XX)、王长征(XX)、魏成龙(XX)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XX)、《中国并购报告》(XX)以及《中国并购报告》(XX)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XX)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韩世坤(XX)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成果就更加多了,如陈彪如(1987)、冼国明(i994)、陈飞翔(1995)、潘英丽(1997)、谢康(1997)、蒋殿春(1998)、张纪康(1999)、唐勇(1999)、金芳(1999)、金润圭(1999)、杨建龙(XX)、鲁明汉(20()0)、毛蕴诗(XX)、杨大楷(XX)、_江(XX)、程新章(XX)、陈左(XX)、唐海燕(XX)、吴先明(XX)、王志乐(XX)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对并购问题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都很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却不多,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松动,江娟、桑百力l、冼国明、陈佳贵、王巍、刘志云、蔡红、潘爱玲、程新章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对策这两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还没有。
2选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一)我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松,XX年11月,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XX年2月,_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3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XX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
XX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XX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XX年4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正式实施。
在此期间,另外还不断有各种配套的规章或文件出笼。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涉及具体产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规,如XX年11月民航总局等部门制定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等。
透过越来越密集的时间间隔,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外资并购由排斥转为认可、进而转为积极推动的演变轨迹。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过全球化大潮洗礼后的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冷静和成熟。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新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2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重要性
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尽管己比较齐全,却仍突出存在着两大弱点:一是“层级低”,绝大多数法规属于行政性规章,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二是“散乱”,各种法规之间互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离建立一整套权威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一般应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而我国目前只有公司法以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部分行业法律有零散的相关规定,而这些法律又都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如公司法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银行法等只适用于特定行业),难以形成体系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促进国内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产业垄断,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垄断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在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种种限制都已经取消,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必然会影响外资在华并购活动的展开。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会带来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提出、主要内容(提要)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主要内容(提要)
1、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3、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
5、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
6、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垒。
7、研究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制度建设问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方法;本文的创新及预期成果)
本文的创新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竞争力、国际收支等宏观层面以及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外溢、技术转让和提升、资产价格形成、公司治理等微观层面的效应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些细致的剖析对于全面理解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后果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这些剖析也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基础。
2、对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面临的主要壁垒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需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我国外长在华并购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
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曾经辉煌过,但如今其发展举步维艰。在面对大量国外优秀动画片冲击的现状下,笔者认为,国产动画电影不但要在制作技术等方面“师夷长技”,凸显特色,在传播策略上也应不断地完善,不断创新,以寻找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
本文拟通过对国产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其发展策略。
论文提纲:
一、国产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现状
(一)国产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现状
(二)国产动画电影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如国产动画电影中给青少年看的专题动画中,大多数的内容不够切合我们青少年的趣味。
2、传播渠道单一
3、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
4、动画技术不够成熟
5、动画制作传播人才紧缺
二、国产动画电影传播策略
(一)做好受众的目标定位
(二)拓展传播途径
1、充分运用新的传播媒介,如手机,网络等等。
2、动漫电影和动画杂志的结合
3、动画电影和动漫游戏结合
4、动画电影和其他网络原创作品的宣传结合等等。
(三)挖掘本土优秀文化
(四)注重人文精神表达
(五)加强动漫制作技术
喧嚣过后,一切归于宁静。这篇拙文的写作过程如是,我的三年读研生活亦如是。今日,论文已近定稿,相伴母校的时光也所剩无几。在这宁静的子夜,我的思绪不禁纷飞开来,回首在龙山脚下的三载春秋,唯有感恩二字。感谢母校,感谢恩师,感谢益友。
母校安庆师范学院,宽容大度,有好生之德。在我最低落的时候,是她敞开胸怀接受了我的调剂申请,彼时激动之情至今难于言表。入学以后,我在惊叹于母校旖旎风光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众位授课老师的个人魅力。方锡球老师的博学、梅向东老师的沉稳、汪祚民老师的风趣、魏远征老师的和蔼、汪长林老师的洒脱在我心头烙下了永恒的印记,毕业临近,即将与各位恩师分别,在此说一声感谢,感谢恩师教授的一切治学与做人的学问。读研三年,文学院与研究生处对我青眼有加,为我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籍此平台,我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此一并谢过。
导师胡祥云先生博雅。入学之初,我即为先生超然尘外的气质所倾倒,遂萌生追随之意,后蒙先生不弃,成为他的开门弟子。自入师门,先生对我要求甚为宽厚。拙文草创之初,先生即拿出心爱藏书借我查阅,黾勉之意可见一斑。我本天资驽钝,论文写作于我实为难关,然而先生不辞劳苦,悉心指导我的拙文写作。每遇难题,他总是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为我详细解答。拙文初稿完成后,先生翻阅数遍,大到论文结构,小到遣词造句,他都详加批注。最为可贵的是,标点符号的错讹之处,他也一一修改,细致之心,于此可见。不惟治学,先生对我的工作生活亦颇多关照。考博就业,先生为我四方_,良苦用心,我惟有感激。作为先生的开门大弟子,我仅拿出这篇拙劣文章作为毕业论文,实在有愧师恩。
同窗诸友秉性各异,我读研三年的学习与生活受他们恩惠颇多。龙飞师兄阅历丰富,我工作中每遇困境,他都为我指点迷津;永生师兄、书宾师弟勤奋好学,与我毗邻而居,学习上为我答疑解惑不少;室友旅佳师弟,与我寝则同室,食则共案,朝夕与共三年,生活中对我眷顾有加。不惟此四人,同窗师兄弟师姐妹十八人于我均有关照之处,在此一并道声感谢。
春秋寒暑,岁月荏苒。转眼间读研生活即将结束,三年结束我虽离登堂入室尚远,然亦可谓受益颇多,于我心足矣。快乐的三年时光,是母校、恩师、益友的馈赠,此刻,再多的话语也道不尽我的感恩之情。最后,让我再一次真诚的向这片学习生活过的土地和人们道一声:谢谢!
题目: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姓名:XX
学号:XX
指导教师:XX
学院:XX
专业:XX
职称:XX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XX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成了新的时代课题。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因此,现代化教育对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何克抗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①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②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③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④信息利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掌握相应的幼儿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时,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完善自身,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主要内容:
引言:现代化教育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要求
一、信息素养的及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二)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
(三)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目标
二、幼儿教师信息素养问题
(一)分析调查问卷
(二)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三)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分析
三、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讨论
(一)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途径
(二)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对现今的教师整体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思路:通过对现代化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了解,分析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提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及培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