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共9篇)

个人学习 4 2024-04-19 20:30:45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1篇

摘要: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家庭、学校、教会生活的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我是如何生活到现在的,我的现在如何,以后怎么发展,回答好这些问题,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很重要。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

(一)发展史之高峰低谷

个人发展史的过程为:

1、开始对社会、人文、科学等有一个简单的接触,学会了基本的知识,了解了基本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基本的道德准则的选择等。

2、开始规划并努力实现梦想、愿望,并懂得如何正确地选择生活方式。

3、发展潜力和提高专业技能;尽量多方位发展个人能力,在挫折和成功中学习并提高自己。

4、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个人精神生活,丰富个人情感等,包括注重在健康、文化、家庭、朋友、特长、交流和沟通等方面的个人发展。

5、增强自我认知,取得个人生活的控制力和自我智慧的实现。 我想我的发展史高峰是在初中阶段吧,那时的我已经慢慢地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辛,了解父母的难处和不容易,不再和父母斗嘴,不再

叛逆,不再惹他们生气,学习也更上一层楼,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到如今,自我感觉低谷就在高中阶段了,那时的我从熟悉的地方搬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面对不一样的新世界,完全不知所措,迷失了动力和目标,尽管最终的努力使自己找回了状态,但始终都觉得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点遗憾,这也使自己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和成功。

(二)意识到自己成为成人

开始意识到自己成为一个成人最初的感觉是在初中阶段,当时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现在已经快16岁了 ,应该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吧。当时一听这话瞬间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长大了,该懂事了。其实真正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成人的时候便是自己18岁生日的时候吧,说也奇怪,仅仅一天之隔,18岁前和18岁后就是不同的两种感觉,从此肩上无形地多了一种压力,不,是责任感。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再也不要让父母为我操心,我给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安心、放心、舒心、宽心、关心。而体现我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完成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敢于竞争,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能克制自己冲动的想法和行为。感情明确,热爱家人,朋友,懂得谦让,不会随情绪办事情等等特点。

(三)最好的五个品质

我觉得应该是积极、乐观、有耐心、幽默、虚心。

在我看来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乐观的心态,在经过人生最低谷之后,在我看来,一切的问题都不值得一提,自然,这就造就了我乐观的心态,成为了我最引以为豪的优点。我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情绪比较稳定,

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乐观地应对。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会固执己见。活泼好动,为人幽默,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

(四)心目中的英雄

在个人兴趣爱好上,我喜欢音乐,但只是喜欢,从其中获得快乐,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和梦想,我认为一个人喜欢一种东西,并不是极力地去追求和崇拜,而是从中获得一种心灵及精神上的养分,从而获得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有两个偶像,一个是拥有亿万家产却始终靠自己努力奋斗的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林峯 ,一个是新加坡歌手,_大天王之一,金曲奖歌王——林俊杰。毋庸置疑,他们都有惊人的天赋,而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他们光环背后的努力奋斗和一次一次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最终功成名就。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是谣言的光环,而是一种坚忍不拔,勇敢向前的毅力和决心。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但最终走向成功、“功成名就”。

(五)基本人生观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到,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好处,

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集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自身不足、他人的批评意见

自身的不足:一、没有自信,很多时候开会时,都要求大家尽力地想出办法和方案,即使我想出一个方案,但由于没有自信,也只能默默地听别人在那儿侃侃而谈,这就导致了朋友都说我仅仅是去凑数的,在我这里没有寄予多大的希望。二、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特别表现在考试前。现实中,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压力,反而产生了副作用。自然,这些不足我已经慢慢在改进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就能逐步摆脱他们,使自己更优秀。

最后来个总结吧,我认为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其实这个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我还是有收获的。我一直觉得,我的心理很健康,尽管进入大学以后,各种问题都涌到了面前,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在一次次困难挫折面前,学会了如何坚强,所以在短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发现并解决了自己原来的心理障碍。发现问题总是比憋在心里不知道,不疏导好。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与人相处中,知道了该如何来发现,疏导,防范这些心理障碍,快乐地度过这四年以及以后的时光。不过我知道我还只是学了些皮毛,懂了那么一点点,我更想知道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实际方法和一些关于人际交流的实践性的技巧的知识。这些实践性的知识很实用,也能和理论结合。最好多点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示例来加强理解和应用。非常感谢同学朋友的关心和老师对我的教导,我也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2篇

去年的八月二十七号,平凡又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我来到的我曾经上初中的学校上班,十年前作为学生在这里念书,十年后作为教师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再次踏上这片沃土,当时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是我终于成为一名教师,终于能看见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忐忑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好多曾经中学时教过我的老师,即使自己成为了教师,但是看见了自己当年的老师们,内心仍旧是充满了“敬畏”。

早上十点左右校领导召集我们进小阶梯教室开会,确定自己的搭档和所教的学科、年级,抓教学的领导先宣读了每位老师任教的年级以及学科,当听到孟老师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四年级时,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要跟自己的老师成为搭档了,但是我仍然怀着激动的心情听领导念完,最后我真的和我初一以及初三的英语老师孟老师成为了搭档,这真的是一种缘分。

说到孟老师我就要和大家好好介绍介绍了,当年我上初一的时候孟老师是一个年轻漂亮可爱的英语老师,她留着一头笔直乌黑的长发,瘦瘦的,圆圆的脸很是好看。孟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所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有点儿怕她,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们那一批学生从小学升初一时几乎所有人都提前上了补习班,但是我没有上,所以在上初一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我刚开始听的是一头雾水,第一次月考英语考了50分,从此以后更不想上英语课了,但是孟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总是耐心的教我,终于在期中考试中我的英语考了88分(百分制),英语考了班级第一,所以我很感谢孟老师,并且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也仍然向孟老师学习,不放弃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只要教育方法得当,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没有孟老师当年耐心的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感谢我的英语老师孟老师。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3篇

在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个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老师就像一棵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老师就像一本知识丰富的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我与老师之间就发生过许多令我记忆深刻永远烙在我心底感人的事情。

肖老师,是一位责任心强的好老师。我前段时间,当上了学校的小主持人,由于“六一”演出多,我经常去排练,有些时候还耽误上课。有一次,是肖老师的数学课,当我排练完要回教室时,同学告诉我肖老师很生气,我心里就像有一只小鹿在“咚咚”乱撞,生怕老师会批评我。果然,站在教室门口,我便感受到肖老师的怒气,被罚到教室外站。我心里很委屈,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像洪水爆发似的涌了出来,感觉同学们都在看我的笑话。下课了,老师见我冷冷地说:“你整天去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以后,干脆就别学习了!”说完后,还小声地对我说:“放学后来我办公室。”我惊了下,心想:难道骂得还不够?放学后,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办公室。肖老师让我坐下来,拿出课本,开始给我讲今天数学课上的内容。我这才明白,老师是要给我补落下的课程呀!顿时,眼泪在我眼眶里直打转……

肖老师,当我春风得意时,您提醒我别居功自傲;当我萎靡不振时,您帮我重振信心。老师,您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4篇

老师是一本厚厚的字典,会纠正你所有的错别字,老师是一把严厉的戒尺,会纠正你所有的坏习惯,老师是一位育人的讲师,会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从开始上学到现在,我在学习当中遇到过很多的老师,其中有一位老师,她对我的悉心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永远铭记,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还记得上二年级时,我的左手腕骨折了,手背上打着厚厚的石膏,脖子上系着一个绷带,左手放在绷带上搭着,我觉得我就像一个残疾人,有点点自卑,生怕同学们笑话我,所以在骨折后上学的第一天我站在教室的门口迟迟不想进教室,忙碌的李老师突然看见在门外的犹豫不决的我,瞬间就明白了我不进门的原因,她来到我的面前,轻轻地对我说:“王嘉翌上课了,还不赶快进来,玩的时候受伤了,没关系,同学们不会笑话你的。”她的话给我很大的勇气,我马上走进了教室。因为我的手不方便,所以李老师专门安排我的同桌蔡依芸及田子立在生活中帮助我,蔡依芸帮我打饭、洗碗,田子立帮我叠被子,还有其他的同学经常扶我上厕所,很快地我的伤就好了,我的左手终于恢复如常。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这样一位有爱心又很细心的老师,而且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互帮互助,我们班级特别就像一个温暖大家庭。

我现在四年级了,李老师依然是我的班主任,她陪伴着我成长,她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我敬爱我的李老师,希望她一直陪着我长大。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5篇

仿佛从生下来就开始喜欢怀旧,懵懂不知人世的时候,潜意识里怀想着那些遥远不可知的从前。当一切清醒明了的时候有怀想着生活过往的点滴痕迹。一路风尘地行走,落下一地的记忆,而这些记忆让我无数次的反复想要去拾捡。今天拾捡昨天的记忆,明天又拾捡今天的记忆,年华就这样的拾捡中匆匆流去,倘若说是蹉跎岁月,倘若说是消磨时光,倘若说是耗费青春,都不重要,因为,即使我一直在怀旧,我还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向往明天。

我和我的老师认识七年,这七年当中,大大小小的过往在平日的琐碎事情中早就消逝的所剩无几,分离也显得那么自然,自从前年我远离家乡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那张熟悉的脸孔。而对于喜欢怀旧的我,更不能割舍对老师的那份情意,回忆时刻浮现于脑海,有时想起他是在吃饭的餐桌上,有时想起他是在上学的路上。

两千零六年,我在乡下高中遇见老师,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毕业不久的帅气教师,那天在校园里遇见他让我心里有一种难以预言的感觉,从那以后,我总幻想进入大学校园的美好情景;在大学杨柳依依的河畔踏青,在雕花的窗棂背后叹息,在潺潺的流水间回望,在啾啾的鸟声中阅读,在朗朗的风月中谈一场甜蜜的恋爱。我的老师,因为我的老师,我想变得优秀,我憧憬大学的一切。

可是当我感觉清灵的时候,梦想也带来了青春的惆怅与忧伤。

七年了,前三年他是我的老师,后四年,他是我成长路上鼓励我前进的润滑剂。一路走来变了的是岁月蹉跎后异样的脸庞,亘古不变的是我心灵最柔软处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还有七年间一连串美好的,惆怅的,回忆。

人的一生当中,动人的美丽都会随春光消逝,没有什么会走到永远。而今想来,从前那样青涩的生活,让今天的我好生留恋。

我并没有一颗高傲的心,并没有太多奢华的愿望,我自认为禁得住世俗中纷呈的诱惑,只想像我的老师,拥有一份简单淡定的生活,然后再影响他的学生更多人生哲理,让他们更加优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的老师,在万千世界中,你让我寻兒,从和暖的季节,一直到人生的秋凉,寻兒一种不言弃的信仰。

我和 我的老师,我的记忆。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6篇

1、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与发展

4、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

6、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7、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诊断与改进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问题探讨

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应用的创新模式研究

10、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策略研究

11、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2、幼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3、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人本主义理论和方法研究

14、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5、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及提升策略探究

16、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

17、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文化融入

18、高职新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探析

19、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0、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1、高校音乐表演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研究

22、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

24、高校计算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25、系统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26、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27、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28、军校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29、长治市中学生抑郁情绪与学校教育相关因素分析

30、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

31、高职生消极学业情绪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的探析

32、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

33、近三年某军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34、医学院校三本学生心理资本与自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包头医学院为例

35、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3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37、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意义

38、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9、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0、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

41、当代大学生网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

42、大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43、职业中专学生社团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44、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45、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特点分析及对策

46、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47、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剖析与引导教育方式研究

48、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49、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解

50、浅谈新形势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51、护理本科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分析

52、医学生实习阶段心理素质培养的探讨

53、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5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55、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56、高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运行机制的多学科对策辨析

57、中小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58、成都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59、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对比研究与应对策略

60、心理弹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1、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62、校园安全视角下对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辅导员工作案例:走出抑郁症的迷雾

63、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6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65、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构建

66、抗逆力理论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7、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6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管理与实施

69、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思考--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契合探讨

71、浅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结合原则

72、家庭因素、母亲角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7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元论

74、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政效果的研究

75、科学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研究

76、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77、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78、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策略和方法

79、网络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策略

80、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81、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与对策

82、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83、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84、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前的心理状况分析

85、军校学员消费心理及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浅析

86、幸福教育视野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87、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88、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89、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90、某高校医学生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调查

91、团队心理辅导对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干预

9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

93、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价值中立策略探析

9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95、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研究

96、当前大学生人格障碍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97、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创新培养研究

98、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与干预措施分析

99、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100、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01、石油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体系的构建

102、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相关性

103、大学生手机使用和学业倦怠关系研究

104、体验式心理咨询教学对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影响的研究

105、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施

106、从存在主义谈免费师范生积极健康人生的构建

107、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宿迁学院为例

108、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10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分析

110、浅论心理预警视角下高职新生心理约谈模式的构建

111、积极心理资本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112、大学生无聊倾向干预机制研究

113、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114、校园欺凌与暴力是社会之殇

115、西部某高校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116、大学生隐性自杀行为的概念辨析、识别工具及方法

117、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途径

118、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

119、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高职生心理健康预测方法

120、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121、文化的多元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

122、音乐教育对引导重构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123、自我效能感在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4、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浅析

125、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研究

126、浅谈书院制模式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肇庆学院为例

127、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局与多重突围

128、聚类分析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29、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130、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

131、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框架研究

132、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3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本投入及其效益探讨

134、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135、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6、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

137、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现况及相关性研究

138、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及扶助策略研究

139、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引导与校园暴力策略--以民族高校为例

140、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14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回顾与展望

142、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与方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

143、新媒体下高校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构建及功能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7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1外部因素

(1)社交网络的盛行。21世纪无疑已经变为网络的时代,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捷已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和快乐。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正是伴随互联网兴起一同成长的,无论相同的还是不同款的手机,每个人的客户端中可能都包括几种社交网络软件应用。显然当代大学生已然变为了低头族。课余、饭后、闲暇时只见他们总是拿着手机,柳a是棚醒、補人賊#小说。当然手机本身带来对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辐射,但在社交网络的普及和流行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在悄然的浮现了。

(2)生活环境变化。大学生,即迈入了社会且具有一定社会责任的青年群体。在以往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这需要学生自己来处理一切生活上的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和人际交往等复杂问题。环境的改变使学生心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能否适应也取决于学生个人。

(3)教育模式改变。大学教育与以往教育方式不同,除必修课以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修的课程,也可按照自己意愿加人丰富课余生活的社团。大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特长,这与以往寒窗苦读十余_?

1.2内部因素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经历了奋战苦读,每一个学子都是自己中学年代中的佼佼者,他们进人了完全陌生的环境,发现周围充满着才华横溢能歌善舞的同龄人,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自卑,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会选择接受这种变化,努力适应眼前这个与之前平淡学海生活截然不同的校园环境,他们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他们所热爱的活动,他们选择参加学术竞赛、参加社团活动、参与文艺汇演,门门成绩优异;相反,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欠缺的同学则会选择逃避,他们将自己封闭在没有社交活动的世界里,他们甚至患有社交恐惧症、注意力不集中症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满足于这种生活安逸的状态,选择停步不前;就业率的降低显然没有唤醒大部分学生,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可实行的职业规划,认为大学毕业文凭是自己的保护伞,所以将自己沉浸在抽烟酗酒、网络游戏、社交网络等亚健康状态中,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2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措施

2.1针对学校措施

(1)鼓励大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综合性大学常常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学习实践等,这要求学校开展问卷调查,按照学生主流意愿方向开设相关选修课,做好前期宣讲工作,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投人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比如喜欢志愿者服务的同学为他们成立志愿者工作部,医学院校可以成立急救员小组。

(2)鼓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相关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据一些在校大学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巳然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每年会开展相应的心理调查问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教育讲座旨在提醒大学生客观意识到自己心理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应对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

(3)建议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和精神心理科。成立心理咨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提供了方法。有关人际关系、亲情、爱情、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提供一种好的办法和途径,解开学生的烦扰和困惑,免于学生陷入迷途。心理咨询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学生可以前往学校的心理咨询处咨询老师,有的学生不愿意泄露隐私,也可以采用互联网、书信的方式与专业老师沟通。

(4)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是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学习、食宿、运动、娱乐、休闲等多功能的场所,在这里不仅需要容纳百人学术报告厅,还需要设备齐全的体育馆、干净卫生的食堂餐厅、多功能大学生活动室等设施去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大学生,这为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埋下了良好的铺垫。

2.2针对大学生自身条件

(1)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信仰。有了目标,便不再迷茫;有了信仰,便不再孤独。当代大学生有很少的人能够在早期就确定好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着变化,他们停步不前,原地彷徨。心理专家建议大学生早期树立人生规划,其中包括职业规划,只有前期工作准备好,学生才会有更坚韧的毅力与更饱满的热情把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2)培养优良的品质。面临毕业的本科生即将褪去大学青葱年代的稚嫩,迈人真正复杂的社会环境,第一个问题就是考研与就业的压力。这种压力连同期末考试、论文答辩等过程是富有极大挑战的,有的学生发挥失常,学业进行地不是十分顺利,此时需要学生自己心中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我能行;这次虽然没有成功,下次我多了一些经验,我的胜算更大!!”等。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被称为“低头族”、“夜猫子”等,皆因不健康的作息方式造成。如之前所述,社交网络的盛行使学生花费了更多时间在电子产品等互联网产物上;学生偏向晚睡晚起的生活模式,早已打破“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模式;课堂教室晨读的和操场上晨跑的身影更是少见;甚至很多大学生酗酒、抽烟、逃课、聚众、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这些现象已经不算罕见,高等院校也采取了很多规章制度制止此类行为,但效果都不算好,学生应当从自己真实想法出发,唤醒自己心中被理想充实的地方,遏制贪图安逸的贪恋,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梦想彼岸才会到达。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8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的不就是张老师您嘛!您用您伟大真诚的心面对每个学生,也在幽默风趣中,把一个个知识和人生道理传授给我们。

在幼儿园少言寡语的我,头一次走进您的课堂,就被您独特的教学风格深深吸引了,入了迷,突然从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变得亲切许多,又在您温暖的鼓励下变得大胆起来,举手次数一次比一次多了,每当听到其他班在一遍一遍读,一遍一遍背那个陈词滥调,这时我心里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因为张老师您总是把每一篇文章扩展开来,告诉我们好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实在太美妙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不仅懂了,也会背了,听了还想听,总感觉下课铃来得太快了。

期末考试是所有人最紧张的时候,可恰恰相反,复习是我们最快乐轻松的时候,与其他老师相比,张老师更看重的.是我们的品德。每到期末时,她不仅作业布置的少,还会津津有味讲《增广贤文》给我们听,每一篇都是一个历史故事,要知道我最喜欢历史了!总期待着下次期末快来呀!不过我们也没放松学习,在快乐、轻松中完成了漂亮的答卷!

张老师不仅在教育上匠心独运,也特别关心同学。记得有一次,我手坏了,缝了三针,一动也不能动,张老师一会儿嘘寒问暖,“疼不疼啊!要不要紧啊……”;一会儿过来帮忙,比我还要关心我的手,上厕所时会陪着我,上体育课时留心着我,还帮我端饭……而她自己却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体。一年寒冬,张老师的脚骨折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从此我们换了一个临时班主任,大家开始不适应,直到……“同学们好!”那熟悉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我们睁大眼睛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大声喊“张老师好!”,掌声与欢呼声在班里响起久久不息!张老师担心我们不适应,她不怕冷,不怕疼,拄着拐杖提前来给我们上课,作笔记时,她跪在椅子上认认真真写着字。此时我心里酸酸的,虽然那次笔记很多,但我一点儿也不敢马虎。

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她有个不普通的心,那是一颗伟大、无私、真诚的心。张老师,谢谢您!

毕业论文老师生气怎么缓解 第9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上一篇:体育毕业论文答辩ppt(6篇)
下一篇:现代简约风格的毕业论文(共5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